「决策的过程中,大人总是凌驾小孩。“我(小孩)的角色是等待和接受。”」

端传媒实习记者 叶家润 发自新加坡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幼童院舍“童乐居”位于太子,在泥灰色高墙内有个户外儿童游乐场。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幼童院舍“童乐居”位于太子,在泥灰色高墙内有个户外儿童游乐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4月25日,幼童院舍“童乐居”职员涉虐儿的案件开庭。案件被揭发至今4个月,共有34人被捕,当中27人被落案起诉“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并上庭;2名正被还押的被告,在庭上获准保释。

保护儿童会辖下幼童院舍“童乐居”,位于太子闹市,在泥灰色高墙内有个户外儿童游乐场。几个月前,有居民目击幼童被职员掌掴、打头、扯头髪,甚至被“抛在地上”,遂向院舍管理层告发事件,并要求他们报警处理。

2021年平安夜,传媒首次揭发童乐居虐儿事件,引起社会哗然。警方翻查逾6万小时的闭路电视,发现合共40名儿童(占童乐居幼儿名额近四成)涉嫌被虐,年纪最小仅1岁;案件被揭发时,院内有61名职员,至今有逾一半人涉虐儿被捕,警方相信虐待情况早于2021年11月出现。

平安夜当日,碰巧是刘靖儿(化名)预约探访她姨甥的日子。她早上看过新闻报导后,忐忑不安。她趁着每月一、两次可接姨甥外出的日间时间,把姨甥带回家,立刻为他检查全身,发现他身上有几处伤痕,包括额头左边的瘀伤、屁股上指甲抓成的伤痕、手掌的水泡、背脊尾龙骨瘀痕。其实此前一星期,她已发现姨甥尾龙骨有瘀伤,当时职员解释是小孩玩耍时弄伤。事发时,她姨甥未满2岁。

在香港,未满18岁的儿童因各种家庭原因,监护权暂归社会福利署,孩子会被送往各种儿童院舍或寄养家庭;而入住童乐居的幼童大多来自破碎家庭。

这些孩子生命中承受着分离甚至是被离弃的伤痛,心灵缺失的一块不但没有被填补,反再遭成年人践踏;院舍内最亲密的照顾者,也可能是加害者,或充斥着权力的失衡,但孩子无处控诉。当香港保护儿童的机制失效,孩子的声音还能被听到吗?他们长大后会被送往何处?

在他们心底里,何处是家?

2022年4月25日,幼童院舍“童乐居”职员涉虐儿的案件在九龙城法院开庭。案件共34人被捕,当中27人被落案起诉“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并上庭;有获准保释的被告离开法院时,都由同伴以雨伞遮挡记者拍摄。
2022年4月25日,幼童院舍“童乐居”职员涉虐儿的案件在九龙城法院开庭。案件共34人被捕,当中27人被落案起诉“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并上庭;有获准保释的被告离开法院时,都由同伴以雨伞遮挡记者拍摄。摄:林振东/端传媒

二重伤害

每次到童乐居探访,刘靖儿很少看到姨甥的笑容,“你有没有见过小朋友不喜爱玩具?他连玩具也不喜欢,逗他玩时会推开玩具。”姨甥对外界没有什么反应,唤他名字都不理人,“当时我跟姑娘说,担心他是哑的。”

事发后,姨甥被送往医院留医。刘靖儿到医院探访时,看到姨甥撞到金属婴儿床的支架跌倒,但他没有叫喊、没有哭,就照常站起来。后来她回想,“会不会他一直被虐待,习惯了,所以没有感觉?”

传媒揭发事件10日后(1月3日),香港保护儿童会就事件聘请独立调查委员会,于1月26日完成首阶段调查。委员会翻看仅918小时的闭路电视后,已经发现82宗疑似虐待事件、10种施虐行为,包括:掌掴、脚踢、扭耳朵、大力摇晃、将幼童抛向有软垫的墙,及用手指戳脸等等;虐待地点包括幼童睡房、活动室、游乐区。案件揭发后,该会总干事蔡苏淑贤及童乐居院长崔惠英请辞。

可是,究竟姨甥在何时、何地、被谁和如何被虐打?刘靖儿至今仍无从得知。她多次向童乐居询问案发过程,要求翻开闭路电视片段,但童乐居以“进入司法程序”为由拒绝透露详情,提议她在案件开审时,自行前往法庭旁听。可是,童乐居也不会通知她开庭的日子。

2020年7月,刘靖儿的姨甥还是一个4个月大的手抱婴儿,就被送往童乐居。对这婴孩来说,唯一接触外界的机会,就是每星期1次、每次限45分钟的家属探访。但扣除消毒、登记程序的时间后,刘靖儿只剩下20分钟,在探访室划定的区域内,与姨甥隔着口罩和保护衣相见。每月的探访次数只有4次,须1星期前通知院舍,若带小孩外出,更要预早约1个月申请,待社署批准。疫情更一度停止家属探访,姨甥1岁时,才恢复探访。

刘靖儿说,最初几次探访,姨甥都嚎啕大哭,不愿离开职员身边;大概半年后,姨甥才渐渐认得她,开始不怕她。姨甥很黏院舍职员,刘靖儿觉得是因为“就算被人打,但他身边只有这些人。”

“当如此高度信任的人成为施虐者,对幼童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最即时的伤害,就是出现情绪问题,包括创伤后压力症、焦虑症等。”注册心理学家程卫强对端传媒说,孩子可能会陷入情绪低落,更频常地哭闹。

程卫强解释,0至2岁是幼童建立安全感的关键阶段,主要照顾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这些需求分为生理和心理:生理需求包括喂食、如厕、生病时照顾他;心理需要则包括,哭泣时安抚他、抱他、与他玩耍等等。反之,如果照顾者动粗,便会破坏幼童安全感的建立,失去对人的信任。

刘靖儿的姨甥留院治疗期间,同房的5名小孩,据护士称都是来自童乐居。每次刘靖儿探访完毕、离开病房时,孩子们都会很激动地哭起来,“在走廊的尽头,也听到他们的哭声。”刘靖儿到过医院探访3次,每次也会通宵陪伴姨甥,但从没有见过其他家长探访同房的小孩;据她的观察,其他受虐儿童与她姨甥一样,较缺乏安全感。

童乐居是全港最大型的婴幼儿院舍,为有需要的0至3岁婴幼儿,提供24小时的住宿服务,合共有104个名额。据童乐居2019至2020年的年报显示,该年婴幼儿入托的主要原因为父/母为滥药者(60%)、怀疑为施虐者(19%)或有精神健康问题(5%)。同时,逾两成幼儿被评估为发展迟缓或有发展障碍。

身上的伤痕会脱痂,但在心理留下的创伤,却可能是一辈子。

刘靖儿(化名)的姨甥在身上的几处伤痕。

刘靖儿(化名)的姨甥在身上的几处伤痕。图:受访者提供

刘靖儿想起,她自己也曾在幼稚园时被老师体罚,留下心理阴影,从小到大都很防备老师。那时老师觉得她顽皮,就扭住她的耳朵,把她整个人扯高,拉到课室前面罚站。她现在仍记得老师的样子,“你想想这是我4岁经历的事,我现在30多岁,事隔那么多年,我的记忆仍很深刻,”所以她很担心姨甥会留下童年阴影。

程卫强估计,即使长大后,受虐儿童未必清晰记得虐待的细节,但仍会无形地影响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发展。长远而言,儿童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或会出现困难,例如无法信任别人、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事;过份保护自己;难以建立朋友关系甚至逃避社交,变得孤僻;此外,自我形象亦可能变得低落。“在3至6岁时,他们可能会发展一种内疚感,觉得自己做错事(所以被虐打)。”而且,他们或会因无法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Attachment),阻碍日后发展亲密关系,“可能会疑心很重,觉得对方欺骗他。”

没有光环的护理员

负责童乐居运作的保护儿童会于1月26日召开记者会,公布首阶段调查结果,执行委员会主席夏穆当时“解释”,虐儿事件与长期人手短缺有关。童乐居属于24小时运作的院舍,幼儿工作员需轮值早、午、晚3班,他认为员工值班工时长,更数又不固定,导致人手流失问题严重,前线员工的工作量大增。保护儿童会于4月更新招聘启事显示,夜班幼儿工作员的值班时间为晚上10时半至早上7时,每更工时为8.5小时。

童乐居每年受政府资助约8000万港元,人手编制亦须符合社署标准。据童乐居的年报显示,初生至2岁儿童的比例为1︰6,童乐居日间服务(非住宿)则为1︰8。翻查资料,社署规定0至2岁幼儿照顾的人手比例标准为1︰6,低于南韩的1︰3、芬兰和澳洲的1︰4。

2022年1月26日,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爆虐儿丑闻,独立检讨委员会发表中期报告记者会﹐香港保护儿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夏穆(左)向公众及有关儿童鞠躬致歉。

2022年1月26日,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童乐居”爆虐儿丑闻,独立检讨委员会发表中期报告记者会﹐香港保护儿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夏穆(左)向公众及有关儿童鞠躬致歉。图:端传媒

民间压力团体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执行干事黄惠玉则认为,事件最主要的问题并非出于人手不足,而是机构文化败坏。

34名被捕职员中,年龄最轻的只有23岁。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超过七成员工工作经验不足3年,大部分人欠缺照顾儿童的经验;新入职员工被旧员工告知,“不要善待幼童”,因为幼童会因此索求更多,增加工作负担;员工亦互相包庇。报告推断,当员工发现主管在附近时,他们会互相提示,以避开主管的监察。报告同时揭露,童乐居的管理层一早察觉事件,但未有即时介入,认为“粗鲁的对待方式不等于虐待”,并未构成虐儿。

刘靖儿觉得,职员“本质可能不差”,但认为如果受不住上级压力,大可以选择离职,他们却选择留下,更纵容事件发生。而且作为幼儿照顾员,理应爱惜小孩,不能因为小孩没有家长探访,或者不懂开口说话,就虐待他们。

除了机构内部的营运问题,黄惠玉认为,社会普遍视照顾员为较次等的工作,不论是照顾老人、弱能人士或小孩,觉得他们是“读书不成”,不受社会尊重和认同,无法从工作得到满足感。

“医生、护士的头上有光环,但他们(照顾员)没有。他们不以自己的工作为荣,好难有爱心地照顾。”黄惠玉续指,这类护理不被社会视为“专业”之余,工作较吃力,待遇亦较差,也较容易出现虐待事件。“他们的工作对社会很重要......我觉得社会是欠他们,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待遇。”黄惠玉概叹。

在香港,幼儿工作员的资历是要求修毕认可训练课程后,即可注册,课程最短只需1年。而且,幼稚园教师与幼儿工作员的资历要求统一,只要完成幼儿教育课程,可同时符合教师及工作员这两种资格,因此两种服务同时在竞争人手。由于幼稚园相对有更好的薪酬待遇和晋升阶梯,人手因此流向幼稚园,幼儿日间中心或院舍更难以聘请和挽留人手。

与其他国家相比,香港对于幼儿工作者的学历要求较低。例如在芬兰,幼儿工作者需修毕为期3年的学士学位,幼稚园教师需修毕为期5年的硕士学位。

“劳福局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照顾员制度,重新制订服务标准。”她说,单靠加薪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要提供更多职前、在职训练和考试;而考试不止是笔试,亲身的工作体验更为重要;亦应纳入服务使用者的意见。

增加人手比例、提高资历要求、改善薪酬待遇,在这些量化的指标背后,对儿童来说,人性化的照顾才是最重要。

2022年4月25日,幼童院舍“童乐居”职员涉虐儿的案件在九龙城法院开庭。案件共34人被捕,当中27人被落案起诉“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并上庭;有获准保释的被告离开法院时,都由同伴以雨伞遮挡记者拍摄。

2022年4月25日,幼童院舍“童乐居”职员涉虐儿的案件在九龙城法院开庭。案件共34人被捕,当中27人被落案起诉“对所看管儿童或少年人袭击”罪并上庭;有获准保释的被告离开法院时,都由同伴以雨伞遮挡记者拍摄。摄:林振东/端传媒

被困住的“家”

在童乐居里,刘靖儿说幼孩的生活颇机械化,只有吃饭、洗澡和睡觉。因为探访范围的限制,她从未看过姨甥睡觉和玩耍的地方,只有从机构募捐宣传的相片才略知一二。她不肯定姨甥隔多久才有机会到院舍的户外游乐场“放风”,晒晒阳光、看看风景,更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在高墙以外的地方活动。这种生活就像是一个困住的“家”。

童乐居网站称,机构会“按婴幼儿之年龄,安排多元化体能及智能活动,促进各方面全面发展。”

“童乐居的运作很流水作业式,感觉只是纯粹解决生理需要,确保基本的‘食、瞓、屙’(吃喝拉撒睡)。如果你吵闹,便对你不好。”黄惠玉认为,童乐居事件某程度上反映院舍式(Institutional)的照顾,对儿童的成长不理想——它只保证小孩的温饱和安全,但架设很多限制;而小朋友总有很多突如其来的想法,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些框架就会压抑他们的想法。

联合国的儿童照顾[指引][1]指出,这类院舍式的照顾不利儿童成长,建议3岁以下的幼童应以家庭为本的方式(Family-based setting)照顾,而各国政府应以去院舍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为目标。201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儿童权益[议案][2],全球应尽早结束孤儿院服务。

香港的儿童住宿照顾系统分为院舍和非院舍服务:院舍服务有留宿幼儿中心、儿童收容中心、儿童院、男女童院和男女童宿舍;而非院舍服务则有寄养服务,或是家舍形式、有一对夫妇担任“正家长”并与孩子一起入住宿舍的“儿童之家”。2015至2019年间,每年平均约3100名儿童接受住宿服务,其中接受院舍照顾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5%。

像刘靖儿姨甥这类幼童,若他们无法返回原生家庭或被领养,在婴幼儿院住满3岁后就会被安排转往其他服务,可能是规矩较多的院舍、家舍,或是自由度较大的寄养家庭。

曾入住儿童之家的林海欣。

曾入住儿童之家的林海欣。摄:林振东/端传媒

曾入住儿童之家的林海欣(化名)很讨厌家舍的规矩,尤其是出门的限制,总觉得被困住。她的父母离异,母亲因情绪问题无力照顾她,于2000年她就被送往家舍。她入住的家舍不容许小学生自行外出,中学生每个月外出的次数,由家人跟孩子“协议”,社工则作为中间人角色协调,但孩子即使可外出,也不能迟于晚上11时回去。她形容自己“本来也不是守规矩的人”,曾经因没有返回宿舍,两度被逐出家舍。

那年15岁,踏入青春期的她认识了一班新朋友,难得获批准放假可外出,她相约到金钟添马舰举行的嘉年华,誓要畅玩一番。那晚,她和朋友玩到凌晨12时,“那时知道自己做错事,有逃避心态”,而且家舍夜晚会关门,最后索性在朋友家过夜,睡醒后,吃过早餐才回家舍。

回到家舍,她发现家舍姨姨已报警,“因为他们不容许你擅自离家(在外面过夜),按程序是需要报警的”。之后,社工跟她说,院舍不再收留你,因为“院舍有决定权,如果违反它的规则,有权不再收留你。”

对她来说,唯一放假机会就在周末,但平常没有人来接她放假。她妈妈的控制欲强,时常反对她外出。假期时,她只好留在家舍。小时候,她与其他同学关系疏离,因为同学获准放假外出时,会相约游玩,自己却无法赴约。

“见朋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家庭不好,不想面对家人,自然觉得朋友比起家人更重要,想争取时间与朋友见面。”失去家庭关爱,社交生活是林海欣生活中的重要支柱。

于是,她经常在家舍安排下定期召开的家庭会议中,极力争取外出的自由。会议中,有社工、家长和小孩,讨论小孩的近况,包括外出的次数和时限。她形容每次都“嘈到拆天(闹得很大)”,但都失败而回,家长的决定凌驾小孩的意愿,“因为还未成年,家长不准许的话,你也没有权改变。”

被逐出儿童之家后,林海欣转往一所容纳30名女童的大型宿舍,重新适应陌生的环境,宿舍的规矩还更严苛。

宿舍的生活很规律化,强调纪律性,违规就会被罚。洗澡、吃饭、温习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晚上11点就会关掉电视机,夏天只能用冷水淋浴;家务由宿生轮流负责:煮食、清洁厕所、擦地,连衣服也要手洗。

放学回到宿舍后,林海欣就好像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因为宿舍会没收手机,直至外出才获归还。唯一与朋友联系的方法,就是宿舍的公家电话。每天晚上,30位宿生轮流使用一部电话,使用前需要预约时间,每次最多只有15分钟。每次致电给朋友,她只好“一轮嘴(一口气)”地倾诉。后来,她偷偷带电话潜入房。有次被舍监发现,就被罚做额外家务。

17岁那年,她再次因没有回宿舍,被院舍终止服务。那天,她出席朋友的丧礼,晚上赶不及回去,而且情绪也很崩溃,单纯的不想回宿舍。她说,“我们只是没有回宿舍,不是什么杀人放火,但因违反舍规,就要受惩罚”。最后,因为她将近成年,也没有继续住在宿舍。

“订立规则的原因,是要培养纪律。”林海欣认为,宿舍职员都是“按本子办事”,没有太大的爱心,也没有家庭温暖。“我的童年是不开心的,”她总结道。

黄惠玉道,外国的先进国家逐渐放弃院舍式照顾,取而代之的是寄养家庭服务。寄养家庭提供更开放的成长环境,“如果在家庭成长,小孩较容易沟通,弹性会较多,环境也较温馨。”她指,“小朋友不应活在规矩入面。”

入住寄养家庭的胡在石。

入住寄养家庭的胡在石。摄:林振东/端传媒

住过四个“家”的他

入住寄养家庭的胡在石(化名)看似比较幸运,不过成长意味着离别。在他的学生手册上,监护人一栏写上寄养姨姨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几年就转一次。

对他而言,家是流动的概念。他出生后,就被送往保良局的婴幼儿院舍。直至3岁,他转往寄养家庭居住。5年间,他转过3次寄养家庭。那时,他还在念小学,因年纪太小不清楚发生什么事,但知道是离别,“离别当然是不开心。”每次“搬家”,他都要重新适应。他还记得,搬进第二个寄养家庭的首天,甫进入家门,便哗啦哗啦哭起上来,因为新的寄养姨姨看起来“很恐怖”、样子不太温柔。

在小学三年级那年,他第4次“搬家”,也终于安顿下来,一住就是10年。

在第4个寄养家庭里,他与姨姨、叔叔,和另外2名寄养儿童同住,共“一家五口”。与院舍不同,寄养家庭相对能提供家的感觉。他很享受热闹的家庭,因为可与同龄小孩一起玩耍。那时,他们3个男孩躺在床上玩UNO、打电子游戏机。

姨姨的管教模式严格,对作息时间、外出、用手机有所限制。例如,家里11点就会关灯,“姨姨想我们早睡,夜晚会收手机,也不准我出夜街。”如果迟了回家或者考试不合格,便会被罚不准玩手机。

同样地,争取更多外出时间是胡在石与姨姨之间的一场拉锯战,他偶有胜出。

中三那年,胡在石开始接触街头健身,每晚相约朋友在楼下公园做运动,“那是一种反叛的尝试,我接触外界的一种渠道”。于是,他向姨姨提出夜归的要求。最初,姨姨要求他放学立即回家,不准他出夜街,他遂跟姨姨说要下楼做运动,渐渐去到晚上10时、11时才回家,姨姨后来也只眼开、只眼闭。

虽然姨姨管教严格,胡在石觉得不同家庭对于养育小孩有不同的理解和方式。他说,姨姨是属于保护型的家长。在成年前,他基本上没有进过厨房,因为全职家庭主妇的姨姨会负责家中所有家务,让小孩专注学业;饮食方面则每天也会煲汤,宠坏了他的胃口。

“我觉得寄养家庭像一个温室,保护我,过渡至成人。”

胡在石时常想,如果他没有住进寄养家庭,生命轨道很可能会截然不同,有机会“走歪路”。他想像,如果留在原生家庭长大,自己很可能自暴自弃,中途辍学。在寄养家庭,着重学业的姨姨起码确保他成绩平稳,也提供物质需要,令他安稳成长。虽然他感觉这10年经历不算特别好,因为严格的管教,“导致我性格比较懦弱、被动、服从性比较高”,与姨姨的关系也不算特别亲密,但他依然感激寄养家庭。

直至18岁,胡在石再度经历离别。因为按社署规定,寄养儿童成年后,将会终止寄养服务。搬离的一刻,他惊觉,“原来住了10年的地方,可以突然之间说走就走。”这些不稳定状态,一直伴随他成长。他渐渐意识到,每个地方只是过渡期,作短暂的生活,“我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走,或者将来某一天必须要走。”

无论留与走,小孩是最受影响,但决策的过程中,大人总是凌驾小孩。胡在石形容,“我的角色是等待和接受。”

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执行干事黄惠玉。

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执行干事黄惠玉。摄:林振东/端传媒

僵化的制度,被忽略的儿童声音

小孩在一个地方结交了朋友,与照顾者建立了关系,但因制度所订立的岁数限制,强行把他们分离。黄惠玉认为,“香港把18年的儿童照顾服务(Alternative care)斩得好碎”,令小孩的童年辗转在不同的服务之间流动,要重新适应环境。以保良局为例,它按年龄提供4类儿童住宿服务,包括0至3岁的婴儿组、3至6岁的幼童组、6至18岁的儿童组、4至12/18岁的儿童家舍。

转换过4个寄养家庭,胡在石掌握了离别的规矩,发现离别才是人生常态。他印象中最亲密的是第1个寄养家庭。大概4岁时他发高烧,姨姨无微地照顾他,连叔叔也让出主人床,好让姨姨晚上拥他入睡。但2年后,他便被安排转往另一个家庭。他推测,部分家长专门照顾幼童,当他们成长至某个年纪,便会终止服务。在决策过程中,他都没有话语权。

根据社署的《津贴及服务协议》,寄养服务每年有2次个案检讨,参与者包括寄养家长、寄养儿童、社工、原生家庭,讨论儿童的住宿情况和计划等。《协议》中,唯一有考虑儿童意见的服务指标,只有“接受照顾儿童的满意程度”一项,但这一项只有当儿童离开寄养家庭时,才有机会评分。而且,年幼或被认定为心智能力不足的儿童更不须填写。

儿童的意见有否纳入服务的考虑,是一大疑问。

黄惠玉批评,“在聆听儿童意见方面,社署辖下的保护儿童制度是做得相当差。”即使社署称“儿童的声音需要被聆听”,但它只是一个描述。她接触过很多儿童,均反映没有人倾听他们的意见,小孩的意愿往往不被考虑。

对此,林海欣的感受很深刻。每次召开家庭会议,她极力争取更多外出的时间但不果,甚至曾有社工“偏帮”她妈妈,劝她“乖一些”。她形容,“基本上是这些人指点你要做什么,然后把他们的价值观硬塞在你身上。”几乎每次会议,她都哭红了眼眶。因为除了哭,她甚么都做不到,无力改变大人的决定。

相对幸运的胡在石,也觉得主导权在大人手中,“你只能从他们提供的选项中选择,就好像现在的投票一样。你挑的A和B,是他们已经决定好的A和B。”现在19岁的他,希望拿回主导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列明,儿童有权就他们所关心的事,自由发表意见。黄惠玉认为,现时香港的法律和行政制度,无法提供一个让小孩发声的渠道。加上僵化的制度下,像儿童住宿制度规定了3岁要离开院舍、18岁要离开寄养家庭,就算孩子表达意见,也作用不大。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幼童院舍“童乐居”。

香港保护儿童会辖下幼童院舍“童乐居”。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政府成立儿童事务委员会,但成效成疑。去年,关注学童发展权利联席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受访者不知道有该委员会。黄惠玉指出,委员会是政府辖下的咨询组织,欠缺实权。而且,它的工作与非政府机构所做的高度重叠,例如是拍摄亲子宣传片、举办讲座、参观活动。

黄惠玉续指,瑞典、澳洲、加拿大等先进国家设有“强而有力”的儿童事务委员会,因为它独立于政府架构,由法例订明其法定地位,并获政府拨款,拥有实权,有效地推动儿童政策。例如为了预防虐待儿童,外国政府会建立很清晰的求助渠道,特地设立一条容易牢记的热线电话,让小孩知道如何求助。委员会是由儿童的权益出发,因为儿童专员通常是公开招聘,甚至有国家找来小朋友作面试官,测试专员对儿童的了解程度。

“但这个想像很难放在现时香港的处境,政府为何要成立额外的机构监察自己?”黄惠玉概叹,在现时的政治环境下,从事倡议工作“难过登天”。以往发生同类虐待案件,“(民主派前立法会议员)张超雄必定会召开立法会公听会”,儿童有机会在公听会上畅所欲言,那些官员纵使不愿意也得乖乖坐足全程;但童乐居事件发生至今,立法会仍没有召开任何公听会。

即使如此,黄惠玉仍坚定地说,“我们也担心不了太多,只要倡议是建基于证据,就会继续去做。”

(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刘靖儿、胡在石、林海欣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