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港面目全非,献礼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捧起“港乐”怀旧。吊诡的是,中国和香港流行音乐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小田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网上截图

(小田,业余撰稿人,关心中国的香港和香港的中国)

首播破亿收视、Youtube播放量超260万、香港TVB收视超一百万人,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甫播放便成为近两年来中国大陆最有回响的音乐综艺节目,在墙内外掀起一股怀旧“港乐”的热潮。

这个节目召集16组来自中港两地的歌手,包括资深一代林子祥、叶蒨文,六、七十后的杨千嬅、李克勤、李玟,八十后的周笔畅、刘惜君,以及千禧后的炎明熹等,以“旧曲新编新唱”的方式演绎不同年代的香港流行乐坛经典。在4月下旬至7月这长达三个多月内,《声生不息》每周播出,以造势“香港回归25周年”和营造“中港一家亲”的氛围。

作为回归献礼节目,《声生不息》必然不只是舞台高级华丽、歌者深情献唱的的纯音乐节目。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联办宣传文体部特别指导,经大陆“综艺巨头”芒果TV、湖南卫视和香港TVB联合制作,节目还未开播就收到超过6亿的广告收入。

这是个由国家宣传、雄厚资本和成熟文化工业共构的重磅主旋律节目,一边厢藉怀旧“港乐”意图“文化凝聚”中港两地人心,另一边厢又借机生产有关“香港”和“港乐”的宏大论述,承担官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宣传的任务。而在这些节目的操演中,埋藏的是中港之间回不去的鸿沟和裂缝。

何以“港乐”,为何“香港”?

《声生不息》诞生在简中舆论场“贬港”和“去香港化”的两股趋势中,是官方舆论在回归25周年前夕重建香港形象和重新“接受”香港的举动。

经历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和2020年以来的Covid疫情,香港的社会抗争和“免于清零”的防疫政策让自己“坐实”了中央“坏孩子”和“忤逆子”的形象。在意识形态部门的默许甚至推波助澜下,简体舆论场内的“香港”常常作为“中国模式”的异端而被嘲讽、贬斥、批判乃至仇视。香港的形象,可以说跌至八十年代以来的谷底。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找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录制开场白。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找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录制开场白。网上截图

与此同时,近年“香港”成为不能乱用的敏感词,而“香港”在大陆的呈现也受到“去香港化”的待遇。2019年中央颁布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官方便推动“大湾区”命名,强调港澳和珠三角九市之间的一体化,并以传播力甚强的娱乐节目推而广之(见孙小椒郭一路的文章)。因此,香港艺人虽然一贯在中国大陆娱乐节目登台,但“香港”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而以“大湾区”的面目出现。2021年的热播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香港艺人张智霖、陈小春、林晓峰、谢天华和梁汉文被称为“大湾区哥哥”,《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胡杏儿、钟欣潼、蔡卓妍也被称为“大湾区姐姐”,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亦在2021年首次播放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湾区升明月”中秋电影音乐晚会。相反,香港艺人若嘴快自称来自“香港”而非“中国香港”和“大湾区”,就可能在大陆互联网上遭到口诛笔伐

《声生不息》正是诞生于这两种舆论现象之上。当(官方有份造成)内地舆论贬抑香港已久,而官方要在回归25周年营造气氛,唱响“中港一家亲”的主旋律,那么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一种风靡全国的“非政治”文化产品,就正是值得被宣传部门追寻激活、凝聚两地撕裂民心的弥合剂。无论对宣传部门还是大陆民众,香港流行音乐都是一种香港的好,一种挑拨心弦的集体记忆,一种因当下现实不满而要捧起怀旧的“老好香港”。这样的“香港”,既满足全国人民的情怀,又似乎可以促进两地感情交流。

由此,《声生不息》和近两年言必称“大湾区”的娱乐节目截然不同。在节目中,“香港”这个命名被重新“接受”,可以被“光明正大”地言说和谈论,以此彰显香港的“独特性”,而并非一味强调和中国的“同一性”。显然,关于香港的称谓并非无关宏旨,而是精心考虑的权力操作,当中政权需要香港叫什么名字,香港就要被叫什么名字。这次政权需要突出“港乐”,“香港”这个旧词就能复活。当然,这也跟节目的献礼特质有关:毕竟回归25周年的是香港而不是大湾区。

“传奇国货”: 港人(不)参与的“港乐”叙述

在重用“旧词”的同时,《声生不息》也创造了一个新词:港乐,并首次将其形容为“传奇国货”和“中国制造”,从而为香港流行音乐贴上国家和民族的标签。

因为不符香港的语境,“港乐”这个新的说法是节目的争议之一。“港乐”在香港多指香港管弦乐团,而不是节目指代的香港流行音乐,后者在香港多被称为“粤语流行曲”或“广东歌”(Cantopop)。但节目还是采用“港乐”说法,似乎更贴合大陆语境,因为既类近“港片”和“港剧”的说法,也比“广东歌”更符合“香港回归25周年”的主题。

在这样的新命名下,也许是中国电视节目的首例,《声生不息》借机建立了一个关于香港流行音乐的宏大叙述。在节目近二十分钟的先导片中,一个“港乐”从萌芽到黄金时代的故事经主持人何炅颇为浮夸的旁白被这样讲述:

“在厚重的编年史上,香江的诗歌是‘归家’的引言。伴随著我们相同的脉搏声,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时刻,香港流行音乐将再度回荡在每一寸有华人的土地上。文脉赓续,血脉相融;湘香与共,掷地有声。2022年的这次歌唱,我们带著澎湃的心,开箱港乐‘传奇国货’,为中国制造摇旗呐喊,共著唱出来的港乐史,收藏听得到的中华情。”

随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突然”现身,大谈香港音乐是香港人美好的集体回忆,繁盛期在内地、台湾风行一时。其后,香港和中国大陆的音乐人和学者开始轮番上场言说,追溯港乐的起源是粤曲,然后在七十年代发生转变,不仅发展了叙说社会心态的通俗歌曲,另外也始终不忘家国,表现中国人的精神和思想和民族大义。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网上截图

先导片继而叙说,港乐经影视剧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在八十年代进入黄金期,九十年代风靡亚洲。最后,先导片以“港乐新篇章”作结,加插香港回归25周年的重要时刻(中联办易名、自由行、港珠澳大桥、国安法立法、中央支持香港抗疫)和林郑月娥的讲话,为歌手登场和节目拉开序幕。

这种港乐叙事至少有三处可议之处。

首先,论述强调香港音乐和中国音乐的同根同源,追溯香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举例而言,节目将港乐追溯到中国的地方文化粤曲之中,而填词人郑国江评价自己的词讲“中国人不怕艰难、很坚毅、对事物的包容”,卢国沾就有很多“民族大义”的歌(如《万里长城永不倒》),黄沾则“对唐诗宋词滚瓜烂熟,很容易传递(中国)最传统的各种思想”。在这一层叙事底下,片段和讲述却也分明显示,是香港和中国的“区隔”和“分离”(所以有外国文化影响),而不只是“文脉赓续,血脉相融”,才造就了香港流行音乐的荣景。这不便点明,但片段却很难完全掩盖这些香港流行音乐的真实历史。

其次,这种港乐论述的营造是有港人高度参与其中的,节目受访人物之“本土”、粤语使用程度之多,都是大陆节目所少见。香港研究领军学者朱耀伟、音乐人郑国江、郭伟亮(Eric Kwok)、刘卓辉和谭咏麟等人都主要以广东话言说香港流行歌的历史发展。节目大幅引用港人的话语,意在以香港人的声音,彰显香港流行音乐的独特性和辉煌历史。

但港人参与的叙述自然不是要导向一种挑战国家文化的“本土”文化认同。恰恰相反,节目试图视“港乐”为中国的地域文化,港人声音的出现是为了被筛选、剪裁、整合到更宏大的国家叙述里。也就是说,节目越是强调“港乐”的独特性,其实越是和中原文化和国家认同挂钩。此所以节目突兀地称“港乐”​​为“传奇国货”和“中国制造”。

不难想像,“港乐”的整体论述工作是湖南卫视和国家意识形态部门把关的结果,香港代表TVB并没有太大的论述主导权——就算香港音乐人和学者的访问由TVB负责。细阅文案,便知道《声生不息》颇有湖南卫视“百万文案”的影子。而王祖蓝亦在访问中称,湖南卫视对节目有主剪辑权。

有趣的是,就连部份国内观众也不买帐港乐的“国货”包装。《腾讯网》载有一篇名为《港乐是“传奇国货”?我不觉得,但愿意为这份回忆热泪盈眶》的文章,内文批评“传奇国货”的指代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因为“港乐可不算‘真国货’,多数歌曲是拿日本和欧美的歌曲改编翻唱来的。”

同样饶有趣味的是,在香港的语境里“国货”另有所指,将其套在“港乐”相当反讽。一般来说,香港的“国货”指左派背景国货公司出售的产品,包括中国各地特产、手工艺和名牌产品(如“回力”牌运动鞋等 )。这些国货虽然物美价廉,但予人老土过时的印象,以致国货公司由全盛时期七十年代的300多间大幅减少至现在只有数间挣扎求存。换言之,《声生不息》将“港乐”称作“国货”是类比失当,甚至完全跟节目主张的“生生不息”背道而驰。难道节目想说,“港乐”会像香港国货一样凋零?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

中国音乐节目《声生不息》。网上截图

只谈前世,不讲今生

在《声生不息》中,“港乐”论述的最大争议是整个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在90年代的“黄金年代”戛然而止。对于香港流行音乐在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发展,节目轻描淡写,对广东歌在近年的复兴,节目更只字不提。这个取向,同样表现在歌手的选歌上。

根据统计,至今五期节目共重唱55首金曲,当中出现最多的是1990年代的22首和1980年代18首,两个年代合共占去74%的选歌。与此相对,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歌曲分别只有8首和4首,没有一首歌出自2020年代。而从选歌的原唱来看,《声不息》同样以主流的旧明星为主,当中林子祥占4首(《长路漫漫伴你闯》、《蝶变》、《男儿当自强》、《我爱你》)、张学友占4首(《夕阳醉了》、《遥远的她》、《寂寞的男人》、《月半弯》)、陈奕迅有4首(《无条件》、《单车》、《最佳损友》、《Baby Song》、Beyond有3首(《大地》、《海阔天空》、《情人》)、张国荣的3首(《沉默是金》、《梦里蓝天》、《今生今世》)以及王菲的3首(《执迷不悔》、《爱与痛的边缘》、《梦中人》)。

由此可见,节目主力凭“回忆杀”贩卖情怀、感动观众。从流量和讨论热度来看,这个消费情怀的策略取得不俗成效。根据澎湃网的统计,4月24日上线当日,《声生不息》就拿下综艺日播量市场占有率第一。截至5月17日中午,芒果TV站内播放量累计达到12.57亿。微博上,#声生不息# 话题共获得阅读量22.9亿,网友讨论数超过338万;而每期节目播出当日,微博话题阅读量总能直线攀升至破亿。

讽刺的是,《声生不息》捧起八九十年代的金曲,也得小心翼翼,以符合最新的政治红线。尽管节目宣称致敬港乐,但对支撑香港流行音乐黄金年代的林夕和黄伟文却避之则吉:前者是一歌不选,后者虽然选了五首歌曲,却删走歌曲填词人一栏,极尽不敬之能事。

更令人反感的是,《声生不息》谐音生生不息,有复兴港乐的寓意,但节目却只谈前世,不讲今生,和香港时下最火热的流行音乐完全脱钩。在节目中,如今的香港流行乐坛一片沉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这显然不是事实。恰恰相反,2019年后香港乐坛破旧立新,改朝换代,涌现令人欣赏的新面孔,曲风、题材也较多样化。可以说,香港乐坛终于走出缅怀“黄金时代”的阶段,迎来另一个新的世纪:香港人再听广东歌,支持香港新歌手,买唱片看演唱会,关心颁奖典礼的赛果。而香港流行音乐亦继续诉说年代、贴近民心,很多歌曲或是唱出“香港大离散”的集体经验,或是言之有物(弦外之音)地诉说“美丽新香港”的种种情绪悸动。

这些真实的香港流行文化故事,正如近年的其他香港故事一样,是不方便、不允许被墙内听见和传播的。当《声生不息》藉怀旧金曲拉近两地民心的时候,中港民众对香港流行音乐的感知已截然不同:中国和“港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紧密;但中国和香港流行音乐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由此观之,无论《声生不息》的舞台有多五光十色、歌手表演有多厉害,中港歌手或新老歌手的合作多有火花,在很多人看来,整个表演都始终贯穿者一种抱残守缺的空洞繁荣。

余论:国家级“虚火”?

在香港最近一波的流行文化讨论中,名嘴陶杰曾指MIRROR的爆红只是“虚火”,实际上毫无内涵同深度。这个说法似乎更适合形容《声生不息》:一次国家、资本和文化工业堆砌出来的浮泛繁华。《声生不息》可以什么都好,但就是没有灵魂。

然而,这个节目对香港音乐工业的形塑未必就是“虚火”,更可能带有实质且深远的影响。乘著港乐热,中国大陆市场将可能(又一次)为香港的歌手打开大门,但这次的对象不是“再就业”的上一代的歌星,而是新生代的歌手,毕竟大陆观众对旧香港歌手可能太过熟悉,需要新的脸孔、新的刺激。《声生不息》便捧红了炎明熹和曾比特这两位香港新生代歌手。炎明熹是TVB选秀节目的歌唱选秀节目《声梦传奇》三料冠军,而曾比特则凭参加ViuTV节目《全民造星II》选秀出道,但声势比同期的Edan 吕爵安及MC张天赋相差甚远。《声生不息》是两位香港新歌手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登台,即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不但登上微博热搜和音乐榜,两人翻唱的歌曲《蜚蜚》和《初恋》亦在Youtube获得超过200万的观看次数,前途无可限量。

歌手曾彼特在微博上恭贺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歌手曾彼特在微博上恭贺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网上图片

可以说,《声生不息》开启了一条为TVB系统和香港乐坛新歌手在大陆发展的路径, 而连续4年亏损的TVB也可能借此路径寻求改善公司财政的方向。未来这种路径走得多远,将影响香港流行文化的版图。对中国的统战部门来说,这也是“广泛争取和团结香港文化界人士,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的大事。看一下曾比特在微博发文贺“五四青年节”,写道“#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

很多年前,在2014年初,中国大陆综艺也出现“香港歌手”热。那时香港歌手邓紫棋((G.E.M.))参赛《我是歌手》而声名大噪,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乐迷的新宠,而大众女神谢安琪则参加深圳卫视的《中国音超》节目,同样技惊四座。如文化评论人阿果所言,那时候香港人百感交集,一方面为香港歌手感到自豪,乐于见到她们在更大的舞台发光发热,为港争光,另一方面又怕两人跟内地音乐工业“行得太埋”(走得太近),最终离港人而去。

到了2022年,香港已面目全非,乐迷恐怕早已分成两个世界,不再有当时那种复杂的心情。不再有多少人计较哪位香港歌手可以唱响全国,更著紧的是谁更能唱出香港而此时此地的声音。而香港的乐坛,中国和香港的距离,已越发演变成两个平行的世界——《声生不息》不可能拉近,反而显露了这种鸿沟。

参考资料
1.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
2.阿果:《当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2012-2017》香港:突破出版社,2018。
3.阿果:《失声香港》香港:突破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