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俊業(思匯政策研究所和HK 2050 is Now氣候變化及夥伴合作主管)、陳樂澄(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分析員)、楊敬雯(思匯政策研究所助理營運經理)】

由於東江上游降雨減少,粵港澳大灣區遭遇六十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據廣東當局指出,去年降雨量比往年偏少23%,東江來水偏少七成,引致海水倒灌,而廣東全省供水缺約9億立方米,直至今年3月24日廣東進入汛期,才宣告旱情結束。

數據顯示,於2019年,香港高達72%食水供應來自東江,故其持續乾旱定會影響香港供水,但許多市民尚未意識到此問題。歷年來,香港均從東江穩定輸入淡水,加上雨量充沛,為香港提供看似無窮無盡的水源,令大眾以為香港水資源非常充足。然而,氣候變化令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日趨嚴重,鄰近城市水資源競爭加劇,公眾須在為時已晚之前認清現實,積極面對並處理各種供水問題,以加強水資源安全。

珠江三角洲供水壓力增加

東江每天為廣東省逾40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珠江三角洲有7個主要城市依賴其食水供應,其中包括香港。香港政府於1965年與廣東當局簽訂東江水輸港協議,使香港自此與東江建立連繫。現行協議的支付方式為「統包扣減」,按實際東江水取水量而扣減水價。

儘管粵方聲稱即使極端乾旱也能保持可靠供水,但東江水的長遠供水量能否充裕仍難以確定。受氣候變化影響,自1950年代以來,東江流量一直下降,令人擔心其未來可能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珠三角地區水資源需求。此外,研究預計到了2079-2099年,珠江流域的河流流量可能會與1979-1999年平均水平相比減少達24%。

香港水塘總集水量較去年減少8%

香港過於依賴來自廣東的淡水資源,政府又未有積極革新供水系統,對其水資源安全構成危機。香港本土天然的淡水水源其實比中東及非洲部分地方更為匱乏,若現時發生有如1963年大旱的天災,每四天才供水一次的情況或有機會再次來臨。

本地淡水供應主要則來自收集各區雨水並儲集於水塘之中,但其集水和存水量取決於降雨分佈和頻率。目前年降雨量約有50%落在集水區內,但由於香港降雨集中在短時期出現,且易於超出集水區的容量,全港水塘僅能收集其中約10%雨水。過去30年中,所有水庫平均僅使用了一半容量。據水務署數據顯示,現時香港水塘的總集水量較去年同期減少8%,為香港水資源安全帶來另一個隱憂。

香港供水系統的主要問題

*水管滲漏:由於供水網絡管理不善,單在2017年就有近23%的食水在政府以及私人物業中維修不善的水管滲漏流失,未能輸達用戶。
*用水無度:儘管香港大部分地區以海水沖廁,研究發現香港仍是全球人均用水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食水耗用量比全球平均值高出21%。
*用水資料欠缺公開透明:水務署未有全面掌握住宅和非住宅用水的用途、效益和流失情況,無法執行有效措施。
缺乏合理水費定價:自1995年以來,每個住宅用戶可每四個月獲得免費供水12立方米(即12,000公升),如用水超出此限額,用戶需要繳交的水費是已發展地區中最為低廉,只佔成本不足60%。

香港自1995年起水費亦沒有隨成本上漲而調整,本港實有必要檢討和改革水費系統。政府應恢復用者自付的原則,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的政策支持。調整水費結構可以改變市民輕視此稀缺資源的觀念,促使大眾改變浪費食水的習慣。

訂立更長遠進取的目標

於2019年,香港政府已檢討並修訂2008年推出的《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旨在令香港的水資源組合更多樣化,並考慮氣候變化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為其提供更全面的應對方案。然而,縱使實行多項新措施,解決香港長遠水資源安全問題仍進展甚微——香港仍然過於依賴東江水。

政府應制定更積極進取的中期目標,冀望在2030年把政府水管滲漏率從15%減低至8%,以節省7,290萬立方米的淡水,即等同於每年超過540,000名香港居民的耗水量。與此同時,市民亦應節約用水,可嘗試訂立進取目標,在2030年前把用水量減少50%,把每日人均用水量降至110公升,可助每年節省2.947億立方米用水,達到柏林和馬德里等國際城市的水平。

香港必須立即加強水資源安全

多年來,香港都在處理相同的基本用水問題——作為大城市,香港用水量持續高企,但現行低廉的水費結構扭曲了食水價值,數據不足使當局對最需要維修水務設施的地區一無所知。近年,香港政府已不斷維修並減少政府水管滲漏率近100%,同時亦制定多項計劃,以教育公眾節約用水,並研發技術以加強檢測水管滲漏或不尋常的耗水情況。

然而,要締造一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系統,亦取決於其願景以及如何與其他共享水源的城市合作。香港的消費模式浪費食水,同時又欠缺積極的節約用水計劃,加上水管長期滲漏,不僅浪費珍貴的水資源,甚至禍及後代以至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

要邁向智能用水的香港,須從科技、政策和行為改變。技​​術方面,香港應推廣應用自動讀表系統和智能水表,以實時監察用水量和收集用水數據,並應考慮使用海水淡化和循環再用水(包括回收雨水、重用中水和再造水);政策方面,香港須改革並制定充份反映真實成本的水費系統;行為方面,香港須教育培養大眾節約用水的意識,改變社會風氣,從而保障香港水資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