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深水埗配水庫檢討報告:水務署以「水缸」稱呼令古蹟辦誤會
【獨媒報導】水務署於2020年12月清拆逾115年歷史的前深水埗配水庫,期間發現羅馬式地下蓄水池,引起市民要求立即停工保育,加固後暫舉行公眾導賞團。發展局今日發表檢討報告,工作小組認為水務署與古蹟辦的溝通及員工認知不足,包括水務署以「水缸」統稱不論規模大小的保養構築物,令古蹟辦誤會。
水務署統稱保養構築物為「水缸」
《前深水埗配水庫事件檢討報告》中共有6項評論,包括水務署與古蹟辦的溝通存有問題及員工認知不足。工作小組指,水務署於2017年4月根據文物影響評估機制諮詢古蹟辦,並引用署方沿用的術語,把配水庫稱為「水缸」,令古蹟辦以為是一個普通水缸。古蹟辦職員亦不理解水務署對所保養的構築物,不論規模大小均稱為「水缸」。
工作小組認為古蹟辦及水務署能各自多行一步,與對方作出澄清或尋求對方確認,例如古蹟辦應以格外審慎的態度,向水務署索取進一步資料,以免不慎遺漏一些看似「普通」但具有潛在文物價值的項目。
水務署未提供配水庫橫切面及拱頂圖則
工作小組又指,水務署及古蹟辦在處理事件時,已按技術通告的要求完成諮詢的工作。惟技術通告並沒有就工務部門須向古蹟辦提交資料的種類和細節,訂立明確指引,令水務署向古蹟辦提供了不完整或不合適的資料。
另外,水務署亦未有向古蹟辦提交另一份可展示前配水庫橫切面及拱形頂部設計的工作圖則,未能反映前配水庫內部的建築特色。
倡定期舉辦聯合研討會
工作小組提出2項短期及3項中期措施。短期措施包括修訂技術通告,闡述工程代理及古蹟辦處理尚未列入「文物地點」名單而又具潛在文物價值的項目的詳細要求,包括工程代理須向古蹟辦提交的詳細資料,及在有需要時安排實地考察,並應發出指引,當工務部門在工程中涉及可能具有文物價值的地下構築物時,諮詢古蹟辦及處理。
中期措施則包括定期舉辦聯合研討會,讓古蹟辦及工務部門職員瞭解在文物影響評估機制下的責任及角色;盤點水務署及渠務署所保養的老舊地下構築物,以及透過保育歷史建築基金,研究不屬於尋常類別「建築物/構築物」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