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指快測三日好處大:晚上有堂食啦,多啲見下親朋戚友啦
(獨媒報導) 今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不連任以來,第一次舉行「十一點抗疫記者會」,她今日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重點講述周五(4月8日)起一連三日的全民自願快速測試。被問到市民憂慮確診將被送隔離中心而不作申報,她稱看不到這種擔心,反指有多項好處,包括可令政府掌握情況後,如期在4月21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我相信大家都希望盡早可以用下消費券啦,晚上有堂食啦,多啲見下親朋戚友啦,亦都希望自己啲小朋友去番學啦。」
市民近日出行上升
林鄭月娥開場時先分析本地疫情,指每日確診數字下降至每日約3000宗,而核酸檢測及快速測試確診的數字接近。她指雖然數字相對安心,但比過往高峰每日約150宗仍屬高企。污水定點檢測方面,她指方法獲日內瓦發明獎肯定,而污水指數近日亦下降了四分之三。圍封檢測發現的個案亦持續下降,由半個月前約5.5%,下降至4月4日的0.45%。強制檢測方面,目前每日檢測量約八萬,確診比率亦有約7%下降至2%。入院篩查的檢測確診數字,亦由半個月前54名下降至最新的4人。
港大研究的新冠病毒感染時點患病率方面,由半個月前的1.82%下降至昨日的0.31%,即1,000人中有3人感染,至於有效繁殖率則有高峰的5至6人降至0.6129,但數字比低位(0.3859)有所上升。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每日乘客人次方面,半個月前有478萬人次,至4月1日已達544萬,她呼籲市民維持社交距離措施。
民政過去三星期派發逾8.3萬物資包
林鄭月娥早前籲市民於4月8至10日全民進行三日的快速檢測,又在記者會播放即將在電視台播放的短片。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指,已派發265萬個防疫服務包,其中11.6萬為逐家逐戶派發予基層家庭,料於今日完成派發270萬個,比預定早兩日。他表示如未收到的市民,可於全港89個服務站領取,需要更多測試劑的市民亦可到服務站領取。
陳積志表示,民政熱線1833019會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食品或日用品支援,指民政系統在高峰期間每日派發逾7,000份物資包予超過2,300個家庭,過去三星期則合共派發逾84,000多份用品包。民政總署與康文署亦組成「愛心派遞特遣隊」,可以即日派發。
衛生防護中心:輕症及環境合適可在家隔離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籲市民在早上進行快速測試,準確度會較高。如檢測陽性需立即向測試劑拍照、留在家中及在網上平台,或致電1833119申報。
他表示如狀況嚴重或出現警告徵狀(持續高燒、溫度太低等),需立即前往急症室求醫。至於沒有病徵或輕症人士,而家居又適合隔離,將安排其與家人在家居檢疫。徐樂堅提醒市民申報電話號碼十分重要,將用作傳送文件及讓衛生署人員聯絡。
至於何謂合適居住空間,徐樂堅包括是否屬劏房;有否獨立房間供隔離;有否確診者專用的洗手間,如否則會問及能否每次於使用後清潔;以及有否高風險家人。
平台目前每小時可處理6萬宗申報,亦設有排隊系統,而市民申報後約3分鐘,便會收到短訊。市民可按短訊提供的連結上載所需文件,上載完成後便可獲取隔離令。徐樂堅又提到,有市民望於電腦下載隔離令,目前中心已容許市民在30內再開啟並下載和列印。
鄧炳強播「方艙」真實的短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經衛生署評估需進入社區隔離設施的市民,會被發出隔離令。保安局會根據隔離令指示以電話通知市民,消防處則安排專車接送。他重申隔離令是有效法律文件,市民必須入住設施,違反隔離令需承擔法律責任。
他提到消防處會向所有檢測陽性的人士發出短訊,「善意」提醒未被安排入住隔離設施的市民,亦可按其需要自行要求入住。
中央援建的設施方面(「方艙」),目前共有六個。他在記者會上播放短片,稱有人對設施作出惡意抹黑,故展示其真實的一面。鄧炳強重申局方是以「人性化」管理,目前隔離人士會有獨立房間,不會與其他人共用。
市民怕入隔離中心不呈報?林鄭:睇唔到
對於三日全民快測的目標參與人數,她表示整個行動皆屬自願,只能不斷呼籲。目前社區亦有不少康復者,徐樂堅表示直至4月5日錄得核酸檢測共73萬宗,快速測試則為43萬宗,他們無須再進行測試,但如出現徵狀亦可再次進行測試。
有市民不願入住隔離設施,故不作呈報。她稱衛生署就感染者「分層分流」,而保安局亦已澄清設施的負面報導,「我就睇唔到因為你𠴱個擔心而唔去呈報」,亦望今日記者會後消除市民擔憂。林鄭月娥續指市民申報可讓政府掌握病毒傳播,令4月21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復課,「我相信大家都希望盡早可以用下消費券啦,晚上有堂食啦,多啲見下親朋戚友啦,亦都希望自己啲小朋友去番學啦」,形容「咁大嘅好處」只需市民在周五起連續三日快測。
她又表示,相信市民皆望每日了解健康狀況,亦可為社會日後更廣泛應用快速檢測作準備,而呈報後獲發的隔離令, 亦等如是病假紙,認為是「幾具體嘅誘因」。
復課安排方面,林鄭月娥重申不會以有否接種疫苗,決定是否容許學生回校上課,僅會是在某些活動上有分別,詳情待教育局發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