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平台北開飛地書店:將養育她的香港精神「活出來」
(獨媒報導)創辦端傳媒、Matters的著名傳媒人張潔平、聯同香港學者梁啟智,在台北市開「飛地」書店,4月23日正式開業,台灣作家胡晴舫、馬華作家林韋地、香港作家陳慧和鄧小樺等都有到訪。張潔平形容,開業以來市民反應熱烈,遠遠超出預期,讓她感受到香港社群在台灣的潛在力量。
書店的名字也是與香港有關。張認為,香港在過去近百年的意義就是一塊「飛地」,在文化及政治上包容不同看法、海納百川。她認為,近年政治環境急劇轉變,香港擁有的特性漸漸消亡;同時促使她覺得不安,認為居住在香港不再那麼理所當然。
目前,她因為工作關係住在台灣。她希望透過飛地書店,將香港精神散播:「它養育過我,我想把它活出來。」
兩段前身皆移台港人開的書店
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170號,飛地書店前身原本是「電光影裡書店」,由移居台灣的香港電影研究與評論者蒲鋒打點;後來由另一移民來台的港人Carver接手,改名為「意念書店」,專賣港版書。直至去年12月底,Carver宣布關閉書店,舉家遷移去英國。
在結業前最後一週,張潔平到訪,認為這個空間在幾年內切換了不同主題、不同主人;唯一不變的,卻是跟香港社群的緣分。眼見意念書店結業,她感到百般婉惜和不捨,便決定把書店接下來。張形容,接手書店的過程就像領養:「突然有隻貓向你走來,你沒能力拒絕。」
與張潔平合伙的,還有五至六人,包括來自台灣和香港的。她希望書店資金獨立,不想拿大機構資助或者「太複雜的錢」。員工方面,也有台灣和香港人。將來,書店計劃有更多作家對談及講座活動,旨在促進各地文化和知識的交流。
香港學者梁啟智也是股東之一。他曾任香港大學地理學系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學系兼任講師,去年十二月移居台灣,在國立臺灣大學擔任訪問學人。到台後,梁啟智探訪張潔平,並來到空空如也的店面,他馬上提出入股要求。梁形容,「在臺北開一家書店」是他人生十大浪漫瞬間清單的一位,體現藝文青所嚮往的理想主義。
「飛地」寓意海納百川 成文化薈萃之地
張潔平在中國出生並居住了廿年,在2005年移居香港,去年再定居台灣。她認為,香港是被歷史造就的一塊可貴飛地:「位於中國與世界之間,既是政治、文化中間的地帶,又能超越一定的政治紛爭。」她認為,「飛地」代表了香港人很特別的精神,於是為書店取名「飛地」,希望能海納百川、成為文化交薈之地。
梁指,「飛地」是一個地理學的概念,意思是「既不在其中,卻又在其中」。他指,這個字常用在離散社群的研究當中,例如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小索馬里、芝加哥的小烏克蘭、及數之不盡的唐人街----這些地方都是某種意義下的「飛地」,存有多重身份和意義。對梁啟智而言,「飛地」除了是一個物理形態,更是一種心境:「很多香港人這兩年生命軌跡遭逢巨變,在精神上都需要一塊飛地;走遍千里,才發現只能以心為家。」
近年香港社會急劇轉變,出現大規模移民潮。張潔平承認:「香港作為飛地的特性愈來愈少,如果還是有的話」。她認為,不論是中國企圖拆掉這扇窗口,抑或它不再被需要,事實是中國用政治方法使香港「落地」。
書店英文名字被超譯成「Nowhere」,既可理解為「no where」(無處可去),也可以是「now here」(此時此地)。她相信,如果把香港放在歷史軌跡裡看,仍有許多可能性;除了物理空間,香港也是一種精神。她感恩在香港的經歷:「它養育過我,我想把它活出來。」
「飛地」書店裡,與香港有關的書籍佔了書店三分一;另一大選書主題是科技與未來,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社交媒體等對人的影響。張潔平認為,這些討論關乎到全人類共通的民主危機,卻被華文世界忽略,希望可以鼓勵更多人深入了解。
至於未來的期望,張潔平指自己沒有想像太多,只是先做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