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在《明報》與另外兩名同事聯名撰文,提出「復常路線圖」,指目前本港有防疫屏障,應趁病毒傳播力較低的夏季,逐步放寬防疫措施讓社會「復常」,讓後疫苗浪提早出現。袁在文中重申,新冠不會如沙士消失,須「視新型冠狀病毒猶如流感般的季節性感染」。全文倡議非常接近「與病毒共存」,惟文章中並無使用相關字眼,而是使用「緩解策略」及「視新型冠狀病毒猶如流感般的季節性感染」等。

防疫政策近日再次引起討論,首先起自港大醫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以及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明報》撰文,認為不應再以脅迫性的政策向年輕成年人「谷針」,以及60歲以下人士毋須再使用「疫苗通行證」。

袁國勇《明報》撰文倡「復常路線圖」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聯同兩名同事龍振邦及薛達,今日亦在《明報》撰文,提出「復常路線圖」。文章中認同高本恩及陳德光文章中提及的已築起免疫屏障,指在第五波中本港實際感染數字為200至500萬,加上已完成基本接種的人口,認為有七至八成人口已具防重症的屏障。

不過袁國勇文章表示,即使曾經感染,中和抗體的水平仍然有限,比已接種三針為低,認為市民仍需按衛生防護中心建議,盡快接種疫苗及加強劑。

倡把握夏季機會實行「緩解策略」

袁國勇建議趁目前的高免疫屏障,令本港夏季「復常」,文中指夏季病毒傳播力較低,認為應把握機會,在夏季分階段放寬防疫措施,開放香港,「以緩解策略(mitigation)應付後疫苗浪」,並於往後視新冠病毒為季節性感染。文章以新加坡為例,去年8月10日放寬後,即使經歷Delta及Omicron兩股疫情,但因接種率超過八成,死亡數字極低,至今年4月26日已放寬大部分防疫限制,即便今日仍有三至四千病例,仍無阻新加坡人正常生活。他重申高免疫屏障與全面開放的時間不能相隔太遠,認為一旦錯失時機,長者或慢性病患者或需在冬季再接種加強劑,令市民陷入極度抗疫疲勞。

Untitled

指新冠將於人類社會繼續傳播如流感

文章重申,新冠不會如2003年的沙士般消失,原因包括新冠主要影響上呼吸道,有利釋放病毒,傳播力亦較強,而逾一半感染者屬輕症甚至無症狀。結論指新冠將於人類社會繼續傳播,猶如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文章重申,全港市民已「極度抗疫疲勞」,任何再收緊的防疫措施,只會延遲而不能阻止後疫苗浪,而後疫苗浪愈遲來臨,市民目前較高的抗體只會隨時間下降,讓夏季經歷復常前最後一浪,抗疫的措施亦可逐一解除,稱「屆時如沒有再出現比Omicron更強之變種病毒,及度過2022、2023年冬季流感高峰,便可放寬戴口罩之要求。」袁國勇亦有回應高本恩文章,他認為目前應維持「疫苗通行證」安排,認為有助增加接種動力,只限長者有違公平原則。

袁國勇今早出席商台節目,指自己的文章主要是希望解說市民關注的「復常路線圖」。他形容目前香港有一個「復常」的「黃金機會」,讓本港有一個自然、低度的病毒傳播率,令大部分市民在冬天「安全」。袁國勇指,政府在防疫上政策正確,但時間把握不好。

袁國勇:無可能永遠消除病毒

他重申「呢個時候你唔做呢,你又錯失咗一次」,袁國勇表示去年本港近七個月「基本上消除咗個病毒」,但指「呢樣嘢無可能永遠做落去」,本港需與國際及內地通關,並減少社交距離措施,「社會先運作到」。

袁國勇指目前可取消熔斷機制,如病毒沒有變種,隔離日數甚至可減至三日或安排家居隔離,但他稱接種率最好達95%,其他防疫措施亦可放寬,但現階段配戴口罩及「疫苗通行證」除外。他提到已經三年沒有急性流感性病毒,免疫力已下降,一旦全面解除口罩令會出現爆發。至於「疫苗通行證」,他稱「唔係為咗要迫人」,而是要保護未接種的人,「佢惹到真係會死嘅」,「大家唔好搞錯,我哋唔係為咗脅迫人哋」。

9C1E68B9-7764-42B5-AE8C-B4B7CDD7D1F9

袁國勇:每日確診個案數字不再重要

文章中提到不需每日公布確診數字,袁國勇指這個數字已不再重要,最重要是入院、重症及死亡數字,並按此決定防疫措施。袁國勇表示確診數字已不準確,輕症者不測試或不呈報,認為追蹤個案及污水檢測「完全不準」,當局根本無辦法實際知道感染數字。他重申,確診數字增加並不重要,更重要是防止醫療系統崩潰,指新加坡每日數千宗,亦因為入院人士少而未影響醫療系統。他形容以確診數字決定防疫措施已經「過時」。

IMG_2159

陳肇始報章撰文為「疫苗通行證」辯護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亦在《明報》撰文回應高本恩,指疫苗可預防重症,對防止感染仍有一定效用,而感染或接種後的抗體,會隨時間下降,故需按時接種第二及第二針疫苗。她又提到,個別人士或認為接種疫苗效益較低,認為是典型的「個人考慮與公眾利益的矛盾」。對於豁免部分人士使用「疫苗通行證」,陳肇認為對已接種市民不公,亦再次降低接種意欲,並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