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敦道190號或遭拆卸 團體指涉抗日歷史 促古諮會評一級建築保留
【獨媒報導】現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彌敦道190號戰前洋樓,去年被揭拆卸圖則獲批,或面臨清拆。民間團體及學者今發布研究,指該建築不僅是本港極少數位於街角的戰前唐洋樓,時任屋主家人更為英軍情報人員,於日佔時期觀察日軍行動,後被揭發而喪命,反映抗日歷史。團體促古諮會重新評級為一級歷史建築。
彌敦道190號位於彌敦道和柯士甸道交界,在2018年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據政府資料顯示,建築物約1937年以前落成,屬於戰前樓宇;自70年代起,由已故著名商人馬錦燦及其家族擁有,具地區性文物價值。惟及至去年中,業主被揭向屋宇署申請拆卸整幢樓宇,圖則已獲批准,建築或難逃被拆卸的命運。
古諮會18年評級未提抗日史 研究指前屋主二戰任英情報人員
「活現香港」、城市研究團體「考城學社」及學者今日發布民間《彌敦道190號文物價值評估報告》,循古蹟辦六項準則評估。
古諮會在2018就該建築評級時,僅稱建築1941年為下舖上居。惟團隊翻查文獻並訪問首任屋主後人,發現古諮會未提及建築的抗日歷史。團隊發現,時任屋主劉松娣在地下經營的西式餐室,在日佔時期被日軍佔用,而屋主的兩名兒子則為英軍情報人員,在居所天台觀察附近日軍行動,包括被日軍所佔的威菲路軍營;二人其後被日軍捉拿並喪命。
古諮會2018年評級文件中「組合價值」一欄,指彌敦道190號及鄰近不少建築均為西式建築。有份參與研究的歷史學者蔡耀倫認為準則過於狹隘,190號作為全港唯一僅存有關日佔時期英軍情報行動的民間建築,能反映香港日佔時期的歷史脈絡,甚至是整個華南地區的社會歷史。
多層長廊露台直角轉角戰前唐洋樓 全港僅存三棟之一
據1940年港英政府的人口及房屋統計,港九約有二萬幢唐洋樓,惟如今僅剩餘約160幢,位處街角的戰前唐洋樓更不足30幢。研究指出,彌敦道190號不僅屬直角轉角戰前唐洋樓,其多層長廊露台設計更是全港僅存的三棟樓宇之一,非常罕有。
研究提到,彌敦道190號外觀上糅合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及新古典主義,在當時民間建築實屬罕見。現時地下舖為口罩公司「Mask Lab」及鞋店,對於建築近年發展成商舖或影響原真性,團隊稱其外型和整體格局仍大致完整,部分已改變的地方屬「可逆轉的改建」,證其仍可呈現原有面貌。
促古諮會重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指出,不少與日佔相關的建築均評為一級,包括曾作日本戰爭司令部的半島酒店,曾為民治部九龍地區事務所的九龍英童學校更是法定古蹟,認為古諮會應重新審視評級,將其列作一級歷史建築。現時彌敦道190號向屋宇署申請拆卸的圖則已獲批,惟工程尚未可開展,陳智遠表示,將提交研究報告予古蹟辦參考。
在現時保育政策下,即使建築評為一級建築,私人物業的業主仍有權申請拆卸,而彌敦道190號業主在2018年便曾就評級提出反對。陳智遠指無人能阻止業主的意向,惟盼業主能重視建築背後的文化價值,「佢哋唔係負累,而係最好嘅文化資產。」
「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則指,現行保育政策缺乏考量私人物業發展權,以致業主往往須以「犧性」換取保育。他認為政府可考慮設保育基金收購歷史建築,以公私營合作營運,並向業主提供經濟減免,在業主收益和保育之間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