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南農業園第二期 有議員形容「世界稀有」耗資大
(獨媒報導)政府在新界東北收地,影響不少農耕用地,為回應民間訴求,當局在2016年《施政報告》推出新農業政策,在古洞南收地設置農業園,讓受收地影響的農民優先租用。第一期工程已於2020年展開。當局向北區區議會提交農業園第二期文件,有區議員形容農業園計劃是「世界稀有項目」,認為農業園耗資極大,局方應公布產量目標,才能符合成本效益。
蕉徑農業園第二期佔地約82公頃
農業園第一期佔地約11公頃土地,其中約7公頃是農地,斥資約1.7億。農業園第二期的規模較大,佔整個項目提供的農地面積約八成。根據文件,第二期佔地約82公頃,約115個標準足球場大,當中68公頃為農地。第二期工程包括進行土地平整及修復荒置農地、建造長約1.2公里的新道路和行人路、擴闊部份蕉徑路路段及路口、提供污水處理設施、灌溉系統、農耕貯物設施等,以及興建泵房和鋪設水管以提供灌溉用水。當局表示,第二期工程不屬《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所指定的工程項目,而初步環境評估顯示擬議工程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
農業園推出後,一直受到部分農民質疑,例如園區內本身有常耕農地,涉及收回私人土地,關注成員及農民組成的蕉徑長瀝關注組亦多次請願。至於受其他發展項目、可優先租用農業園耕地農民,亦對獲批的農地面質及質素存疑,並關注園區的運作及管理安排,包括入園準則、租約安排及農耕貯物設施,以及農民最期望的「耕住合一」。
北區區議會周二(6月14日)討論,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形容農業園為「世界稀有項目」,指鮮有其他國家斥資大規模收地設立農業園,認為其產量及就業人數須符合指標,確保合符成本效益。他又促署方提供銷售平台以供農民出售農作物,指若「農民自己搞返(銷售),同宜家有乜分別」。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農業)馬惠忠表示,政府有持續農業發展基金,最高資助三萬元予農民提升器具,農業園亦能為小農戶提供長期穩定的租金及租約。他又提到,漁護署支援下的農對園生產力有望增加50%,農民的收入亦能增加一倍。此外,農業園會預留地方設立合作社,亦會在北區批發市場及錦田菜站設立包裝中心。
北區區議員侯福達則稱,部分受第一期收地影響的農民尚未收到補償,稱在解決前會反對第二期工程。地政總署稱因仍在審查部分地契,待完成後便會即時發放補償。
去年3月,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指農業園第一期工程中,有農地被碎石及瀝青覆蓋,工地亦發現珍稀植物野生紫花油麻藤群落,有灌溉水源被油污污染等。羅庭德批評媒體報道後當局才「臨急抱佛腳處理」,漁護署在會上回應則指會吸取第一期的經驗,並承諾會將損失減到最低,確保植物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