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遵循自然的「道家」思想,老子與莊子如何過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因此許多思想家、哲學家在這時侯跑出來講幹話!(笑)
不是啦,是出來指引民間百姓,該怎麼在這種亂世當中求生存。而當中最著名,並且引響後世最多的便是「儒家」與「道家」思想。
因此今天要來講講「道家」思想,簡單的介紹、分享老子與莊子兩人的思想。
🔔 道家與道教發展史,思想簡介!
再正式進入道家的介紹前,我要先聲明一點:「哲學」這個詞彙在中國古代時其實是沒有的。一般來說在探討到西方的哲學時,我們會把宗教相隔開來。例如一聽到基督教,不會聯想到哲學,而是先想到宗教、神學。
但如果探討到東方,我們通常不會把這些分隔開。例如說到道教、佛教等詞彙,雖然其中思想也許能被歸類在哲學裡,但大部分人應該會先聯想到宗教對吧?漢語中的「哲學」這個詞彙,是日本啟蒙家西周(にし あまね)在 1874 年的《百一新論》一文中翻譯並引進的。
如果有機會寫到一些哲學史的部分,我會把這些重新拿出來講(不然篇幅會不夠長XDDD)
今天要介紹的是「道家」思想。
相信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吧?至少從小到大被台灣教育荼毒的不會不知道(誤)。而儒家思想在孔子、孟子的那個時期,其實只對於人類社會這方面有研究、解釋。但是道家比較不一樣,道家的理論從一開始便奠基於世界、自然、宇宙。
而道家當中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有三人:老子、莊子、列子。而後世也有其他研究的學者,但這裡暫不介紹。老子著名的經典有《道德經》;莊子則是有《南華經》。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經典,例如莊子《齊物論》。
道家的思想曾是當時社會的主流,後來則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但這兩個學派對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道家一開始以老子提倡的思想為主,後來則是與佛教、陰陽五行說結合,誕生了「道教」這個民間宗教信仰。
因為各種思想、文化的結合,導致道家思想已經難以獨立的方式存在,多半都有參雜其他學派的思想。
而剛剛說過道家從一開始便是以自然為基礎,因此道家提昌的思想,並不是像儒家那樣重視人類社會的想法,而是「遵循自然」。並不是要回歸原始,當個原始人;而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都學習自然的處世之道。
先介紹到這,接下來將以道家著名的二人老子、莊子開始,介紹他們的核心思想。
🌌 道家老子思想核心:「遵循『道』,得幸福!」
道家的主要思想家之一即是「老子」,他的全名有點複雜,因此我沒有要介紹他的全名,就叫他老子吧!
道家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字,即是「道」。什麼是道呢?老子說道有「不可言說性」,也就是不能用各種名號去稱呼道,不能為道命名。而道是無形的,碰觸不到的,也無法用任何方式看見道。道存於無形之中。
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老子到底在「公三小」,那就對了!因為「道」就是如此抽象之事物,甚至不是一種事物,也許只能透過「感覺」來理解道,是存於無形之中,非常抽象的。因此老子在這裡,使用「無(無名)」來稱呼道。
硬要說的話,我認為可以直接將道理解為自然。一般來說我們在說到大自然的時候,往往會想到藍天、綠地、海洋、樹木、花草等事物,而那些事物就是如此的「自然」。雖然還是有些抽象,但我認為用自然的方式去理解道,會是個不錯的方式。
而理解「道」到底要幹嘛,他能為我帶來錢財,還是能為我帶來什麼?道家的核心思想即在這,老子說明道在宇宙成形前便存在,他是萬物、無形有形事物的起始點,也是終點。就像是「宇宙大爆炸」的模樣,更甚至在這之前就已存在,或者不能用時間來去定位道。
而道就有如自然,會隨者時間變化莫測,一分一秒不斷在改變著。因此,老子認為人類社會的各種產物,例如文化、科技、藝術等各種人為生產的「價值」都是會改變的。同時也批判各種人類定義的「道德」,所謂的「真理」無時無刻都在變動,永遠沒有真正的真理。
老子說,只要我們不追尋人類社會的各種產物,遵循著「道」、「自然」過生活,那麼便能真正的自由,獲得真正的幸福,這才是人類理應追求的事物。畢竟,我們都是道的產物,終歸都要回到道,因此追求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一點用也沒有。
而面對社會的處事態度、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應該遵循著道、自然,這被老子稱為「自然無為」。
總的來說,只要理解「道」這一點,就會發現老子的各種思想都與道有關。例如提昌我們要學習哪種自然中的現象,就是一種追尋道、自然的過程,就是一種追尋自由、幸福的必要途徑。
🌄 道家莊子思想核心:「萬物齊一,心齋坐忘即能成『真人』!」
道家的思想在老子之後,則是由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並繼續發展下去。
莊子的思想與老子並不相同,他先是認同了老子的「道的不可言說性」論點,再來是發展了新的論點「萬物齊一」。
如同其名稱,萬物齊一指的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沒有善惡、美醜、強弱、胖瘦、對錯之分,你與我沒有差別,我與任何人事物也沒有任何差別。所有事物都是同樣的,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去看待。
莊子同意了老子的道思想(廢話,不然怎麼會是道家),但是莊子更注重道當中的創造性、可塑性、多樣性。他不只認為道能在自然中顯像出來,還將其套用在人類的生活、處事態度身上。
莊子提倡的兩個大觀點,即是「齊物」與「逍遙」。莊子的一些典故諸如「莊周夢蝶」、「朝三暮四」、「泥塗曳尾」,都不斷地在強調要用萬物是同等的方式來看待世界,並且要以逍遙、曠達的態度來生活。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
莊子不去計較太多,在各種人、事、物上都是如此,不去在乎各種名利、地位。他主張要以「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方式生活,任由自然給予他的生命什麼樣的際遇,都不去計較,泰然自若的生活著。
話說,莊子還提昌要實行類似冥想、打坐的方式,來讓心境達到「明鏡止水」的狀態。這樣的行為被莊子稱為「心齋坐忘」,只要不斷的練習,最終就能達到莊子所提昌的「逍遙自在過日子」。
而當達成這樣境界的人,則被莊子稱為「真人」。我讀到這個時,腦中只有一個想法:「靠邀,原來莊子也那麼中二啊!果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以上是對道家思想的簡單介紹,必須注意的是,道家是偏哲學的面向,而道教則是偏向民間宗教信仰。也請不要把兩者相提並論,因此提昌的觀點、理論其實並不完全相同。
而道家思想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我知道沒有人在乎XDDD),這篇文章也僅是介紹,沒有太多我主觀的想法,因此信不信隨你。之後會再詳細的說明。
話說,類似像「朝三暮四」這樣的思想其實時常被人誤解,有空再來介紹。
對囉,歡迎敲碗想看的題材,你敲碗的我一個也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