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想面對一週年又100篇這個事實。

上週與作者群開會,總結了經營「在帝國邊陲講故事」訂閱計劃一年下來的心得:

「設想100%,完成度5%」😅

這種半桶水風格與出品,專業點好像也可叫「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推出內容再說,直接尋求回饙改進。

下圖很符合我們心境:

結果跌跌撞撞也還是寫到100篇,期間還在《端傳媒》、《轉角國際》、《故事》、《論盡媒體》、《澳門平台》等兩岸四地媒體發過文章,合辦了個系列講座叫「學人噏馬交」、也參與了一本專書出版叫《澳門政經二十年》

不過說了但沒有完成的也不少。Podcast永遠是只聞樓梯響(首集終於錄完!)、工作坊仍然在規劃階段、說好給訂閱爐友更多優惠活動,好像也沒很多(抽書辦過三次、講座有優惠票這樣)。

無論如何,一週年是開心的,所以我們為爐友設計了些慶祝項目與活動;一週年也應該做個檢討覆盤,坦白一些問題;最後,嘗試提出我們的改進方法。

幻想有爐友參加的活動

活動1:將十年後給澳門人的話寫進區塊鏈,共同記憶,永久保存

從熟悉的人與物,過去一年我們不斷在熟習說再見。因此我們想邀請百多位爐友,留下想給十年後澳門人/社會的文字或圖象,由我們將此存放於Matters新推出的區域鏈功能Logbook

讓失去的或懷念的無法再被修改,永久保存。

(相關詳情看後續活動文章或留意FB專頁)

活動2:抽書活動

(詳情同樣在之後公布)

講完正經野,接下來是自我揭露部份。

覆盤檢討:惡性循環

以幾乎全年無休,每週兩篇科普文章至今(執筆時)運行11個月的表現來說,也敢說對得起原計劃的三個價值理念。

而如果以課金訂閱成長來衝量成果(如圖),以兼職寫作來說,也已經是盡力在經營。

但還是遇到了瓶頸。

簡單將瓶頸總結為公式:

創作內容漸趨乾涸 + 時間不足 + (自找)工作量漸大 = 內容質量難以提昇。

之前也對爐友說過靈感缺乏的事,希望嘗試其他題材,但有爐友回應指覺得澳門的故事都還未說完,似乎不應急於跨界。

想要跨界(或目前沒有更好辦法)因為有兩個硬傷。

第一,我們的創作主要是「知識轉介」,即用較輕鬆文字去介紹已經出版的學術研究。但好研究既是難求,太舊的可能不合時勢;太新的...喂!學術研究(還要是澳門題材)不可能每星期都有新野!

第二個硬傷更好理解,即我們是有4位作者,但大家其實都有守備範圍,選題範圍仍然有限(所以之後又出了徵稿活動)...

結果到後期,每次選題都讓作者群抓爆頭,開會變成劈酒。

開會=劈酒

另外工作量漸大也是導致內容難以提昇的原因。

基本上,我們這年在寫作的同時亦搞了收費學術講座、有時還有學術諮詢、幫忙宣傳本地研究新書等,畢竟這些都符合想要推動「知識有價」的理念。

將知識傳播途徑多元化,自覺也是值得的,因為從後台數據看,其實不是每篇文章都有人讀!

當然文章質量可能是個問題,但一年下來的互動加數據觀察,估計不少課金爐友大概是純支持理念,無時間看完每篇文章。

基於此,我們才想搞講座和Podcast,提供另一個接收內容的途徑。

結果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既想要有穩定文章產出,又想要搞其他知識傳播方式,加上不自量力以為大時間搞,最終導致「文章有出到就好,質量次要」的惡性循環

例如我們其實也頗久沒有再在《端傳媒》和《轉角國際》寫文章,目前已累積百篇內容,其實可以加工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文章,但,催稿的留言又響起了。

而坦白說,文章質量無法提升,似乎也直接反映在閱讀時數與近期訂閱趨勢上...

過去一段時間,FB互動次數和新增訂戶看似有正向關係(統計上亦是如此),但最近看來該變項似要失去解釋力了...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有的,是個險招。

險中求勝術

第一,既然問題主要出在「無時間+寫作量過大」,減少工作量以換取質量便是必要。

=從5月開始我們將把文章產量由固定每週2篇,即每月8篇,調整為每月4-6篇的量,即約減少4分1(25%)。

其實原初計劃也是說以每週1-2篇為主,後來我們狠上來硬是每週2篇,最後搞死了自己,現在則是讓產量調回。

第二,與此同時,我們希望將多出的時間既寫好文章,也搞好Podcast。預計每月1-2集Podcast內容,主要是將寫作內容轉換為聲音內容,如此應不會比創作一篇新文般困難(吧)。

然後Podcast內容我們不打算上鎖或收費。

當然,說是「險中求勝」,風險即是作為訂閱制內容,任何對內容產品的更改,都可能觸動用戶(金主)神經,導致退訂。

我們也希望所有修改都在獲得訂戶共識後再進行,這是最理想狀態。但今次是牽涉生死存亡,所以毅然決定改版再前進了。

100篇過後,我們繼續寫作,傳遞價值。

#文章篇數:1️⃣0️⃣0️⃣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的故事|📁 文章目錄|👍 臉書專頁📣 徵文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