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Metoo 浪潮在西方社會慢慢發酵,好些不論是藉藉無名或是社會知名的女性,紛紛道出自己被性侵犯、遭遇性暴力的經歷。該年年尾,有香港女運動員亦在 Facebook 上公開了自己曾遭教練性侵犯的經歷,引起香港社會軒然大波,相關的議題也換來了公眾人士的更多關注。

女運動員的性侵犯案件雖然在後來進入了司法程序,可是結果卻未如人意,當事人面對著法律流程,亦備受著巨大的公眾壓力。2019 年反修例事件中,在警署、羈留中心裡,黑警對女抗爭者施暴的事件,亦時有發生,抗爭者在大學答問會上公開道出自己遭性侵的一刻,也是令人難以忘記的一幕。凡此種種,可見相關的問題意識,仍有很大的探討、改進空間。

性暴力案件在處理上,一直存在著不少難解的爭議。好些人會質疑,受害者沒有在遭到侵犯的時刻即時反抗,或向施暴者直斥其非,某程度上是默許了事情的繼續發生,而隔了那麼多年才去指責施暴者,亦可能有著其他的企圖。而在輔導、司法程序中,要受害者重新道出當日的經歷,或在法庭上展露自己的身份,也會對不堪回首的受害者構成二次創傷,而很多時候,性暴力案件因缺乏充分的證據,亦增加了蒐證的難度。

在香港提供性暴力支援的組織「風雨蘭」,於本年的婦女節正式發佈《倖存者言》一書,書中記述了九位曾遭性暴力所害的「倖存者」的心路歷程。九個故事裡,除了最後一篇,稍有留意時事的人也會知道是在說哪件事,其餘八個故事,儘管當事人的年紀相差了數十載,但不約而同,都曾經在童年時,遭受性侵犯,而施暴者,也都是自己的家人或親屬。

正因如此,中國人常說的哲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自己讀畢這本書後,很實在的感覺。

遭性侵的人,也許當刻會覺得有些感覺會讓自己很痛、很不舒服,但認知上,卻未必能夠一時三刻意識到這是屬於侵犯的一種。處於童年或青春期的女性,仍然未有太多自立的能力,當仍然要跟施暴者(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或有所交往,種種的羈絆,令要把事情和盤托出的難度,變得更加高了。

從書中的故事所見,「倖存者」道出事情真相的意欲,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比較封建的家庭背景、已很脆弱的家庭關係、兄弟姊妹間的明爭暗鬥,等等等等。而當她們把事情說了出口之後,因為不理解或偏見而導致家庭關係變差,也似乎是走不出的結局。

常言道,不幸的人,是在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倖存者」在童年所受過的創傷,對她們往後的人生,也不期然帶著深遠的影響。有些人也許仍然可以「正常」的步入戀愛關係,結婚產子,但心坎裡,卻仍然存在著一根刺,可能在遇到一些外力的時候,就會再次錐中自己的內心深處,比如有口述者就是到了五十多歲的年紀,才漸漸萌生起向施暴者道出事實、討回公道的意識;也有一些人,早早對家庭和戀愛關係的信心盡失,甚至跟友儕相處的時候,也會懼怕建立更親近的關係而自行退出。這一類的「倖存者」經歷多次的輔導,遇上願意付出傾聽、關懷、同行的伯樂,才能慢慢步出原生家庭賦予自己的陰霾,把當日的傷痛,轉化成走下去的動力、親密關係的基石。

要完全明白「倖存者」的心路歷程,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其中一位口述者所說,「你有幾多份(研究)報告都冇用,因為睇報告嘅人少,但係睇呢D故事嘅人多」,比起硬班班的統計數字和法律條文,這些口述故事,無可否認能夠讓人較容易進入「倖存者」的內心爭扎。我們也許不能控制好些男性無法有效地 manage 自己的欲望(這也許是另一堆有待探索的議題),但當身邊不幸遇上有此經歷的人,或再次有公眾人物道出了相關的經歷,對她們少一份肆意的批評,對於「倖存者」走出困境,討回公道,或多或少,也會有正面的幫助。

官方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