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越好”与“越大越好”
我最近看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里面批判有些人因为上海疫情问题倡议“缩减上海城市规模,疏散上海的职能”。那篇文章强调城市会自然集聚人口资本和技术的,集聚了人口多了,城市越大,居住成本低,竞争力强,更宜居,也更能支撑产业。这篇文章意思就是很多人心目中“城市越小越宜居,越大越笨重满地贫民窟”,城市越大越穷越小越富是错误的。
这个事让我很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穷是因为人口多资源少,富是因为人口少资源多”这种观点在prc是主流。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小农经济”思想的体现,因为他们觉得农业土地就这么多,人多了人均地就少,农民肯定认为人少富人多穷。可这套逻辑怎么解释prc这么多人同时支持大政府,大企业,觉得大工厂大机械比小企业小作坊“效率高”呢?说不通的。
实际上,prc的“主流观点”和“小农”扯不上关系。大部分人谈到工业,企业,就是“大就是好”,恨不得一个企业垄断所有市场取消竞争,一个工厂取代所有小作坊,他们觉得这比几十几百个企业竞争效率高。谈到城市,人口,资源,就是“少就是好”,觉得汉人穷是因为人太多,资源少,城市里的人穷是因为人口多,要是变成几十万人口小城市就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越大越好,越公越好”,有时候又觉得“越少越好,越小越好”?
实际上,他们观点的核心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不是财富的创造者,而是财富的消耗者。”所以在他们看来,一个地方人越多,消耗的财富越多。只有“人少地多”的地方才富裕,“人多地少”的地方必然是贫穷的。汉人穷是因为人太多,加拿大富裕是因为人少。上海这种大城市是“消耗”财富特别多,是“浪费”的。他们眼里人消耗财富,大城市是需要“供养”的,好像满清供养八旗,朝鲜供养平壤一样,“供养”这么花钱,所以要想长久维持下去就得“减少吃供养的人”。这就是他们认为“越小越好”的原因。
那“越多越好”呢?他们认为人互相竞争是消耗财富的,所以应该取消竞争让一个大企业大工厂统一指挥生产防止“浪费”。归根结底,还是和他们的财富观念有关。他们认为“财富”是节约出来的,不是创造出来的,“竞争”和试错是浪费,只有“大一统”的组织生产和集中分配才能减少“浪费”。
那么这些观点来自什么呢?农业社会么?不是,是来自计划经济。汉人历史上财富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给农民的么?显然不是,计划经济才是。
计划经济下,因为个人基本上不再有越过官僚阶层创造财富的可能,财富创造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在计划经济下,创造财富就只有两个来源。第一,从其他地方得到“供养”。比如1960s的北京可以从四川与河南得到粮食。第二,来自于“大项目”,比如当地根据国家统一计划投入资本盖了个大型钢铁厂。
那么除此之外呢?是没有财富创造可能的。举个例子,改革开放前浙江人口多,区位也便利。但因为得不到“供养”,人多地少,也没有国家大项目,就很穷。改革开放后可以给洋人代工,可以自产小商品出售给全国各地富裕起来。浙江现在人多,所以劳动力充足,物流成本低,创造财富多,人多是财富。但改革开放前,这些是都不能干的。所以人多就是纯粹吃粮食的嘴多。
所以在计划经济下,因为人创造不了财富,财富是“资源”(指人均资源多或者有什么特殊资源)和“权力”(指给你提供特殊的供养地位,“项目”(指在当地搞了大型项目”)创造的,但唯独没“人”,所以本能的来说,社会产生了“人多是负担,是累赘”,“要靠集约建设节省资源,而不是靠大量市场主体试错创造财富”的想法。
这才是为什么今天社会上普遍喜欢“大项目”,又喜欢“小城市”的原因。一多一少,不过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罢了。
当然话分两头,不止计划经济,这也是totalism共性。
明朝人口大概2亿左右,基本上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和满清时期差不多,北方则极度地广人稀。明朝时候汉人就从来不觉得人口多意味着贫穷,不然你看明朝人是喜欢地少人多的江南还是地多人少的北方呢?人口多,就意味着工商业发达,消费者多,物流便宜,劳动力多,市场竞争力大。特别是明朝苏州这种城市,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共领户籍分摊徭役赋税,抵抗政府的能力比一个人抗压力强多了。
但在满清的时候,通过殖民统治提高了民间控制力,社会自治不复存在,人口多没用了。满清又限制开矿,商人—士绅们也处于极度不安全下不再敢随意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了农业向工商业人口转移的正常路径不复存在了。
更具体来说,就是在totalism下,即使不搞计划经济,因为产权不稳定不安全,士绅—商人觉得自己的财富难以保全,是倾向于拒绝扩大再生产而是尽快套现,处于“安全”状态的。就好像今日企业家不愿意上福布斯一样。所有人都恨不得处于最简单的,近乎用锄头种地那样的生产状态,而不是去考虑任何复杂的再生产。在这个情况下,“财富创造”就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人多就成了负担,富裕的唯一原因就成了“自己拥有的先天资源多”。在这个环境下,人自然会觉得,人口是负担。
作者:汉之声专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