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來,台灣政黨輪替,在兩岸關係上一直爭論「九二共識」問題。中共不停要台灣堅守「九二共識」,台灣政界對「九二共識」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說有的人講「九二共識」的內容大都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即台灣的表述是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大陸的表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中共就只說「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從來不講。

1996年8月,《九十年代》發表了台灣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與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三次談話紀要,跨度自1990年12月至1992年1月,全文五萬字。那時沈擔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他也證實了這個談話的真實性。

在談話記錄中,沈君山就江澤民一再強調「一個中國」的「統一」,向江詳細解釋台灣的政治現實和民主化後的形勢:台灣民眾極少關切「統一」,他們關心的是安全和經濟繁榮,而政府施政必須顧民意。要統一,首先兩岸要建立平等而穩定的關係。不講地位平等,不讓台灣有國際空間,沒有和平保障,台灣是不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

沈君山雖表示自己不是台灣的官方代表,但他表示會把談話寫成報告交給李登輝總統。因此,他實際上是當時高層的溝通渠道。最後一次談話在1992年,沈江二人都沒有提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八十年代末,台灣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旅遊後,因應民間往來所衍生的事務性問題,1991年在台灣成立了由政府指定的民間機構執行公權力,叫「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同年,中國大陸也成立了一個相應機構「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簡稱海協會。名義上雖說民間機構,實際上負責人都能夠直達兩岸最高領導人,而負責人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海基會由辜振甫任董事長,海協會由汪道涵任會長。1992年,時在兩會成立之初,都只是秘書長級的接觸,而所談的基本上也只是兩岸文書查證、走私、犯罪等事務性問題。1993年4月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才有第一次辜汪會談。這次會談簽署了兩岸事務性和兩會聯繫的協議,但也象徵兩岸關係解凍,引起國際社會矚目。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若有「共識」,那麼最早也應該是在1993年辜汪會談的時候。

1994年,我給辜振甫先生作了一次專訪。他談到辜汪會上與汪道涵坐下來喝茶的「政策性對話」。他對汪說,「台灣過去半個世紀的發展,是一個歷史事實。希望大陸方面不要不承認這個事實。若承認這事實,就會了解到台灣有自己發展出來的體制,有自己的道路,這樣中共就不會說『我是中央,你是地方』。」

談到一個中國的認知時,辜振甫強調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彼此可以各說各的,不形成文字。在各說各的一個中國之下,先著手談兩岸之間的溝通管道。

所謂「彼此可以各說各的」,也就是「各自表述」。如果辜振甫與汪道涵的這個談話是「共識」的話,那麼應稱之為「九三共識」。因為九二年並沒有這個層級的會談,而九三年訂明這個共識「不形成文字」,即不成文的共識。只能說是辜汪二人的共識。

但1993年國共都確實在兩岸政策上有所調整。中共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提武力統一,而是說海峽「雙方應該為促進結束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台灣方面也不再要求中共對台放棄武力,不再講「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很明顯,至少「不接觸」已經不復存在。

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1992年海基、海協兩會在香港的秘書長會議中,台灣方面曾經提過「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大陸方面沒有回應。後來大陸以電文回覆稱,對台方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可以接受,但沒有提及「各自表述」。

中共在九十年代對台政策從強硬變得較柔軟,主要原因是中國發展經濟,需要與美國及西方國家搞好關係,需要台商對大陸投資,更因面對香港主權轉移須建立港人與國際的信心。不過,在江澤民同沈君山的談話中,他一直堅持「一國兩制」,對聯邦、邦聯的建議都不接受,說統一「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中央」。

那時候中國對台政策較溫和的另一原因,就是還沒有向台灣動武的國力。即使是胡耀邦,在1985年接受記者陸鏗訪問時,被問到會不會對台動武,他快人快語地說,「國際上誰都知道我們暫時沒有力量,這個暫時可能是四、五年,也可能是七、八年。我們把經濟搞上去了,力量自然就有了。軍事力量是要經濟力量作基礎的。經濟上強大了,國防現代化就有辦法了……對台灣,就要帶點強制性了。」

因此,中國對台要戰要和,不取決於台灣是否接受似有似無的「九二共識」,而是取決於中國內部的政治需要,和對國際形勢的判斷。

圖,曾經遊走兩岸高層當溝通渠道的沈君山。

(原文發佈於2022年4月22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
  93.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94.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95.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96.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97. 從來沒有「民主回歸」
  98. 和許家屯的一次交鋒
  99. 牢記至今的一段話
  100. 從創辦到離開天地圖書
  101. 《七十年代》和天地分道揚鑣
  102. 「庚申改革」的流產
  103. 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104. 與徐復觀先生的兩年交往
  105. 徐先生的臨終呼喚
  106.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
  107. 守護我們的心智
  108. 江南案的考驗
  109. 專權政治逆轉的里程碑
  110. 「李匪怡」和《香港1997》
  111. 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
  112. 港人治港只是誘餌
  113. 「京人治港」是否較好?
  114. 「基本煩」和霎眼族
  115. 與勞思光的交往
  116. 不受術數擺佈的勞思光
  117. 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118. 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119. 首次踏上台灣土地
  120. 第一道晨光
  121. 無意中成了「動亂的醞釀」
  122. 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123. 六四的記憶與感受
  124. 中國,一口活的「官財」
  125. 我曾愛過這四十歲的女人
  126. 中共高層第二代揭露的內幕
  127. 內幕之外
  128. 《九十年代》台灣版創刊
  129. 江澤民施計過關保位
  130. 我的愧疚
  131.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
  132.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中)
  133.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之三)
  134.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終章)
  135. 與黃永玉的交往
  136. 真有「九二共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