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战果与战损——研究的方法

在今日中国国内,台儿庄大捷(战)是八年抗日战争中最被人所悉知的热门话题之一。被公认为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首次重创日军的历史性大胜利。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同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列入教科书,刻印于受过学校教育的14亿国人脑中。此外,除了有大量学术研究论著外,台儿庄大捷的丰功伟绩还在各种影视剧本,文学作品中频繁登场,现地(枣庄市台儿庄区)并设有国家级的大型抗战纪念馆。

 “台儿庄大战”在国内的人气,不用说源自于中国军对日军作战的大胜利。可是,大捷的实际战果到底如何?缴获了多少武器,又毙伤了多少日军?实际上在国内,除了宣传中的虚幻数字之外,并没有任何确实可靠的统计。可以说,没有歼敌数字统计才是正规战史研究的特征。若阅读严谨的战史,如国民党的正规战史丛书《抗日战史》100卷,或日军的战史丛书101卷,都可发现其中仅仅有战损数字记载,并没有对战果的公式记录(不排除有部分引用的原始资料中的报告数字)。理由也很明白,因为在战斗中,自己,友军的死伤数字容易掌握,而歼敌数字根本没有方法去正确统计。若不打歼灭战,自己来清扫全部战场,怎样去计算歼敌数字?而抗战期间,不管是国民党或共产党的军队,对日军作战很少见到打歼灭战的结果。特别是专打“游击”,“敌进我退”的共产党八路军,这种机会更为稀少。抗战初期共产党八路军所宣传的平型关大捷,广阳大捷,陈庄大捷,黄土岭大捷等,虽取得战斗胜利为事实,但据笔者的考证,实际上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歼灭战[1]。多为日军遭到伏击后最终撤走,尸体只要有可能,也会被处理完毕,此情况下战果中的歼敌数字是怎样来统计的?台儿庄战斗之后,可以确认歼敌战果的,仅仅是日军留在城内的约四十余座墓標,其余,都是捕风捉影的数字。没有就不计,是国民党战史记录的学风,而共产党方面大小所有的战斗都有歼敌数字统计。积攒起来的金字塔,即大学基础科目的近现代史课本中出现的“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等…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之类的荒唐的国家见解,“民族记忆”[i]

笔者认为,在战争中出现的所谓“战果”统计数字,属于政治宣传的范畴,内容也都不真实。多出于军内组织的宣传,或报导机关的夸大操作。战时,属于一种鼓舞士气的政治手段。今日在战史研究中不分析此历史治背景,也不去涉及敌方的记录,仅靠一方的宣资料,或口述的记忆等来佐证,记录战果,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方法。当然也会有正确的结果。遗憾的是此种方法不仅存在,还流行于今日大陆方面的几乎所有抗战史领域。

不仅是战果,自己的战损,在战争还在进行的条件下,也是无法进行公开学问研究的。前者的战果多是宣传内容,后者的战损则属于不能公布的军内机密。出现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时代,都发生在战后。即战争的对立得到和解,旧敌我两方,相互公布战史档案之后。此时采用战史档案国际对比的新研究方法,始能正确地掌握交战双方的战损数据。此解密之后的战损数据,实际上,才是真实的,战时中敌我双方所称的战果。即自己的军事行动给予对敌方造成的损失。这种以自己的内部战损数据,作为对方战果的统计方法,是今日科学的战果研究的唯一手段。不仅数字能掌握得趋于准确,精确,更能澄清战时宣传机关所造就的虚伪,纠正现存战史研究面的方法错误。

为什么说战损记录数据可靠?因为为己方的损失容易统计,一般也不会作假。对需要此数据的国家机关和战争的指导部门来说,也是绝不允许作假的数据。否则会自欺欺人,影响到战争,战斗的顺利进行。此类战争期间的机密档案据被公开的今天,使即成的战史研究,在对敌方的战略方针,用兵部署和战斗损失的两个重要层面,出现新突破的可能。所以今日的战史研究,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闭门造车,自家编著自家的荣光史诗。要充分利用旧敌国方面的战史档案,进行国际接轨研究,对比研究,以到达真正的“知彼”。战史研究如同战斗,知己容易知彼难。自己的战果,和敌方的战略企图,战斗部署,战力状况等都属于知彼的,即“敌情”内容,战争中属于重要的军事机密。在此保密的壁垒被解消之后,战史中的“敌情”部分(知彼部分)都应以敌方自己的战史档案记录为准。从此意义讲,21世纪的战史研究,已处于上世纪敌对时期,冷战时期的旧战史研究,向国际化,情报公开化的新战史研究的转型期,方法也绝不能按部就班。笔者最近所提倡的“战损和敌情自报”的方法,即对新时代战史研究的提言。目的在利用敌方的档案,准确地知彼。以釐正情报闭锁时代,闭门造车所铸成的错误。从本书的研究考证结果也可看到,许多都是非常重大的错误。

另外,为了使结果研究更准确,笔者还建议在战损研究中,将重点置于战死(阵亡)数字的研究。由于负伤的计数方法不一,计算的重要性不同,战损统计中不仅会出现遗失,漏记,数字也很难准确掌握。是一个不严谨的,有流动性的数字。此特征,也经常被宣传机关利用于政治面夸张战果。如故意使用“消灭,歼灭,死伤”这一类定义不明确的词语,将死伤混为一体,或者将日军,伪军混成日伪军,敌人,利用其中可变动的部分曾加宣传效果。前述大学近现代史课本中出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等 “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之类的记载方法,即含有此种企图。目的是在提供更多的数字,以证明共产党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与有流动性,不严谨的“负伤”相比,“死亡”是一个不能随意改变的硬性数字。所以只要户籍,军籍资料健全,对遗族补偿的行政资料健全,战没者的数据是可以精确统计出来的。可以说,八年的日中全面战争中,日本国家留下的军籍,户籍资料十分丰富,若能充分利用,配合战史档案展开研究,各次战斗的战死者数,都可以计算到接近个位数的精确程度。不仅有数字,还全部有个人情报资料佐证。1937年9月25日共产党的“平型关大捷”之战斗中悬案的歼敌数字,今日可以利用日军的档案进行多重交叉检证,战死者165人,姓名,所属,战死地点等都一目了然。由于出现了此种研究的新方法,现在国内人最关心的,已进行了多年的战果研究,包括本章提及的国民党的“台儿庄大战”歼敌数字等,可以说已步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1] 有过部分歼灭战,比如平型关大捷战斗之一的小寨村战场。歼灭日军90余人。

[i]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