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笔钱捐赠给一个地区”同“与这个地区建立起一门生意”是不同的。后者能够围绕共同的使命、事宜、目标,而促使这个地区的多方人士开展与外界的对话、联系、信息交换。这些隐式收益对这个地区带来的促进和提升,不是简单的金钱投入可以比得上的。

同样的,构建一个 community,绕不过「共同使命」「共同事宜」这些“诱饵”。例如 Starbucks 的核心竞争力是构筑居家和工作环境以外的 third space,但你不能绕过「咖啡」来实现一个 space/community 的构建,你总得有点什么 task 去完成。「游戏」比单纯抽象的 Metaverse 接地气、有生机、更容易形成社区的地方在于,它有天然被指派的 task 需要去完成(虽然近几年已经涌现了不少没有具体目标的游戏,但这样的游戏不是在构筑社区,因而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大家能够围绕这个 task 构建更为密切的关系。虽然 Metaverse 声称自己是 infrastructure,有更高的灵活性,但这就像是「建筑」和「商业社区」的关系,没有商家入住的建筑就只是建筑而已,不是社区。因为“去商家那里完成交易”才是用户进入这栋建筑的 task。

当然,还可以提出的问题是,那「住宅社区」呢?住宅没有社区。因为它缺乏 common task 的引导。如果非要说有,那么这个 task 是关于生计的 task,而围绕它的沟通对象是物管、居委会,而不是附近邻里。所以同一栋居民楼居住好几年的人,难以产生「关系」甚至是「认识」。

那为什么村落形式的“住宅”会有更高的 community 属性?因为其「地理结构」更加能够催生「生计」这一 common task 的出现。面对广袤的自然和稀疏的人群,“生存”这项事宜更加需要邻里之间的协作来完成。而如果「村落之间」的这些生计、安全问题,都能够被某个第三方机构更加妥善的解决呢?那么邻里之间不需要发生关系,也就无法形成社区。这时候的村落,不再是感情羁绊强烈的「乡里乡亲」,而是把陌生个体放到一起的「度假村」。

反过来,如果将这个“能够解决生计、安全问题”的第三方机构拿掉,那么,即便是在某座繁华城市的现代住宅内(hmm,看看 2022 的上海),居民之间也能迅速升级邻里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个 community。为什么?因为此时关乎生死的 common task 又被再度构建了出来。只要有这个 common task,社区就能出现。而如果没有这个 common task,你把一堆人、一堆工具放在一起,那不是 community,那只是一堆建筑原材料的堆砌。

由此可知,围绕 community 构建的产品,必然是「重运营」的产品,而它的「运营」依托于为这个群体所筛选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这同一般产品的立足点会稍有不同。一般的产品只要找到了诉求,那么构建出一款产品去解决这个诉求,就算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围绕 community 的产品不是这样。如果你只是提供一堆解决问题的工具或者方案,那么这款工具最多是在解决各自的问题,它无法形成社区。无论你的规模多大,它只能被称为数量庞大的「独立个体」的集合,而不是彼此有关联、有牵扯的 community。这种「关系」必须附着在一个 common task 上。这是社区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点所在。

至于「产品架构」以及「技术支持」,都是在选定了这个 common task 之后围绕它服务的。如果这个 common task 能够获得群体的广泛共识、能够匹配上他们的强烈意愿,再往后的「社区治理」和「调性把控」才有可能得以实施。没有 common task 的社区治理,是无根之木。所以,如果你想从「功能特性」「工具特性」「基建设施」来作为构建 community product 的切入点,对不起,那你很可能做反了。成员之间都必须去“费力协作完成”的 common task 的确认,才是 community 构建的首要问题(所以,如果你想加深同一位妹纸之间的羁绊,「看电影」或许远不如「剧本杀」「一起录播客」来得有效。因为后者才是具备更强“协作”属性的 common task)。



近期回顾

考察 web3 的一个视角

并发问题的牛鼻子 II

thread/process 的错误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