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心经很短,只有260字,我读过很多遍,可以流利的背出,但对其中内容并没有深刻理解。无意中发现了比尔·波特《心经解读》这本书,读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经文中的词都有详细描述。作者比尔·波特本人是位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有很深的理解,他的笔名是“赤松居士”,有古代文人之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时前面也会冠以“摩诃”两字。鸠摩罗什曾翻译取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玄奘所译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意为广大。般若,意为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达彼岸。佛说有三种般若,第一种是世间般若,即世俗之人所拥有的智慧;第二种是出世间般若,对世界本质有了深刻洞察,脱离了欲望的纠缠;第三种是无上般若,领悟到了世间世外的一切皆空的本质,也就是正觉。而彼岸是什么呢?彼岸与此岸相对应,此岸即是世间轮回,到达彼岸就是“脱离苦海”。

比尔·波特解读“心”就是心脏,心经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脏。而《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可以说,心经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那么大乘与小乘又有什么区别?

所谓乘,就是车乘。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教派所采用,所以有贬低小乘的意思。简单而言是,大乘佛教认为,小乘的修行只是为了修行自己,是利己,而大乘的对象是大众,是利他。所以是大乘。不过到了近代,世界佛教协会为了内部和谐,以“上座部佛教”来代替“小乘佛教”的说法。

大乘佛教把小乘佛教僧侣称为“声闻”,也就是说听过佛陀声音的弟子,“声闻”弟子修阿罗汉果,是为了达到“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说让自己得到解脱。而大乘佛教自己称为“菩萨”弟子,目的是修成菩萨,达到“觉悟”的境界,也就是成佛,是要带领众生获救。另外,介于“声闻”和“菩萨”之间还有“缘觉”,通过独自证悟觉悟,称为中乘。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将此称为三乘。

我在《觉悟之道就是活在当下》一文中主要总结的是小乘佛教的观点,即修行者通过认识四谛、观五蕴、四念处,修八正道,达到无余涅槃,修解脱道得证阿罗汉果。而大乘佛教除了修解脱道,还要修菩萨道,普度众生。以般若波罗蜜多,得证无上正等正觉。大乘佛教将佛教最初的“戒定慧”三学演进为六度,或者说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个智慧即般若。比尔·波特在书中用佛教的经典比喻来解释这六波罗蜜,将之比喻为渡海的舟楫,以渡过苦海到达彼岸。布施是甲板,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轻则容易飘走,太重则会沉没,所以广行布施,但也不能至于一无所有。持戒是龙骨,要足够深让船体直立,但也不能太深导致船体搁浅;因此戒律要严格但也不能导致不得动弹。忍辱是船体外壳,要宽广才能有足够排水量,但也不能太宽以至于阻力太大;所以不要与人争执,而是随宜说道。精进是船桅,要高才能挂风帆,但也不能太高导致船身倾覆;因此要精进修行,但也不能太忙搞垮身体。禅定是船帆,必须宽广才能兜得住风,但也不能毫无弹性以至于大风一吹就破;所以禅定时息心止念,但也不至于心如死水不起波澜。智慧(般若)是船舵,需要足够灵巧才能导引航向,但也不能过于灵活以至于原地打转。

心经说了什么

心经在历史上有多种翻译版本,流传最广的是唐玄奘法师所译。比尔·波特将心经分为四个部分解读,我这里采用作者的分段法,将玄奘所译心经分成四个部分来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音菩萨,或者说观世音菩萨。舍利子即舍利弗,是释迦牟尼门下大弟子,人称“智慧第一”。在心经开头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开示讲道,破除佛教徒早期修行的误解,让大家领略五蕴皆空、一切皆空的智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第二部分,观自在菩萨对小乘理论进行分析,依次考察了小乘经典的核心理念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四谛(苦、集、灭、道)。(有关于这些理念的介绍可以参见我的上一篇博文《觉悟之道就是活在当下》)在菩萨看来,这些都是空。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既然佛教徒所依赖的经典都是空,那么修行者该依赖什么证道呢?这一部分菩萨指出,只有般若波罗蜜多才是证悟无上菩提的正确道路。阿耨多罗意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为“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最后,菩萨以咒语结尾,让大家摆脱概念的束缚。最后四句咒语是以梵文音译,这里我采用比尔·波特的解释结合一位网友的翻译,再次翻译大意是“醒来,醒来,正在醒来,完全醒来,这就是觉悟呀”。

心经英文翻译

玄奘所译心经按照古文译法,现代人读起来有些困难。不过看比尔·波特的英译反倒更容易理解些。这里给出一些比尔·波特的英文翻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form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s form.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emptiness is not separate from form, form is not separate from emptiness.
五蕴:色、受、想、行、识。 Five Skand: form, sensation, perception, memory, consciousness.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mind; shape, sound, smell, taste, feeling, thought.
苦、集、灭、道。 suffering, source, relief, path.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ll buddh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lso take refuge in Prajnaparamita, and realize unexcelled, perfect enlightenment.

中文的翻译更精炼,但英文的翻译比较质朴,易于理解。

总体来说,比尔·波特撰写的《心经解读》是理解心经的好书,他对佛学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理解,书中对经文中文字的解释非常细致,简洁明了。如果想要了解佛教或心经,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