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電視台》(The Eyes of Tammy Faye)改編自2000年的同名紀錄片,是美國福音派電視名人Tammy Faye的傳記。扮演她的Jessica Chastain憑此片得到奧斯卡影后殊榮,但電影整體成績不佳,票房及評論反應都不太好。劇情展示了宗教、金錢和權力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亦觸及LGBTQ議題,本應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人窺探數十年來美國的的社會及文化變遷 — — 還欠缺了些甚麼?

《神聖電視台》其實不只記述Faye的事蹟,因為她的事業和當年的丈夫Jim Bakker共同發展,電影主線其實是兩人的福音娛樂產業的興衰史。他們從兒童偶劇節目主持人發展到福音電視網絡PTL的老闆,後來更興建大型主題公園,但Bakker因為商業罪案入獄,其事業也被另一福音派巨頭Jerry Falwell奪走。對於那些不熟悉這些美國福音派人物的觀眾而言,這齣戲主要是一個「梟雄故事」,但在編排上有很多模棱兩可的地方,未能拿捏好敘事的重心。

Faye理應是第一主角,但她在那個重男輕女的保守環境裡,彷彿總是在丈夫身邊的輔助角色。角色設計及Chastain的演繹強調了Faye那種近乎可笑的天真,但她作為PTL這個龐大的宗教企業既得利益者(或同謀),這種「純真」又顯得可疑。對於這兩夫婦的事業起跌,在戲裡的描寫頗為單一直接,然而美國福音派、商界和政界之間的關係複雜得多。例如提拔兩位主角的Pat Robertson不單是傳媒大亨,也是曾參選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政客;Falwell和Bakker一樣和政界關係密切,是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的支持者。這些人對共和黨取得福音派票源有相當貢獻,反過來這些宗教大亨也得到各方面的利益。若觀眾對這範疇未有相當認識,而電影對政、商、教三界盤根錯節的關係的描寫亦不足,角色的動機和心態方面的描寫便會顯得淺薄。不少評論人都指出以Faye的地位和經歷,這個人物的複雜性遠遠超過這部電影當下呈現的面貌,而Bakker也不只是一個借宗教之名斂財的人。

Faye另一為人記念的事蹟,是她對LGBTQ群體的支持,這令她在保守派的宗教勢力中顯得與別不同。1985年,Faye在電視節目中訪問患上愛滋病的同性戀牧師Steve Pieters,電影重現了這一幕,在充滿歧視的環境中突顯Faye的勇氣和悲憫心腸。這主題在今天的荷里活固然受到歡迎,但在電影中的描寫卻是點到即止,在篇幅上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除了這場訪問戲,Faye對LGBTQ的立場只是在結局靠字幕交代一下。

然而電影若以Faye為第一主角,她在這方面的想法及取態應該有更詳細的描寫,才不致使戲劇重心偏向Bakker的事業與醜聞。Faye的態度和她所屬的保守派有明顯衝突,是可茲利用的戲劇元素,卻被輕輕放過了。她為甚麼會有與別不同的想法?她怎樣處理自身信仰、福音派立場和內心感受之間的差異?保守勢力和性小眾群體和她後來有怎樣的互動?電影對此並無深入探討,僅餘角色短暫的情感流露和聊備一格的資訊。

《神聖電視台》亦未觸及為甚麼Faye會受到LGBTQ群體的支持。一些評論者指出,Faye為人熟知的形象特色,就是她那誇張的化妝和假睫毛(後來她乾脆紋上眼線、眼眉和唇線),加上她華麗的服飾,使她成為了一個「camp icon」 — — 而camp是一種受LGBTQ群體歡迎的文化及美學風格。這種眩目浮誇、矯揉造作的風格本來在大眾眼中是可笑和古怪的,卻漸漸被文化界和時尚界所追捧,也不囿於「同志文化」的範疇。一個保守福音派出身的名人,原來在美學風格上和同志及酷兒文化有不謀而合之處,這其實也可以大書特書。可惜電影並沒有把Faye的形象和作風當作一個主題,把其置於當時的文化脈絡中演繹,只是純粹作為傳記片對真實人物作出表面化的再現。

Faye的一生的事蹟十分豐富,緊扣過去數十年美國社會文化的變遷,她的傳記可以是一個讓人見微知著的微觀文化史。一齣戲的篇幅當然有所取捨,難以把上述內容全然包括在內,可惜《神聖電視台》在取材及編排上的效果模棱兩可,未能把握重心,透過Faye(而非Bakker)的故事切入她所屬的大時代。

延伸參考:
1. Fenton Bailey 及 Randy Barbato 導:《The Eyes of Tammy Faye》。美國:2000年。電影。
《神聖電視台》改編自這部紀錄片,兩名導演是公開的同性戀者,由著名的變裝皇后RuPaul旁述,宣傳海報及片名都強調Faye那有誇張妝飾的眼睛 — — 都表示這是一個camp而非宗教故事。
2. Chris McKim 導:《Tammy Faye: Death Defying》。美國:2005年。電視影片。
Faye晚年患上大腸癌,此影片紀錄了她靠化療、禱告及另類療法的抗癌經歷。
3. Jesse Moss 導:《原教一族》(The Family)。美國:2019年。迷你影集。
一連五集的紀錄片節目,揭開與美國歷任總統關係密切的「家族」,以尋找「狼王」而非「牧羊」為宗旨的「造王者」宗教組織。

[原載於《時代論壇》18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