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 濑谷支队的战斗损失,消耗
第一期南部山东剿灭作战中,濑谷支队于3月14日开始从邹县出发,经界河,滕县,临城一路席卷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汤军团一部(85A)顺利南下,20日占领津浦线大运河北重镇韩庄。之后3月23日又派兵一部(台儿庄派遣部队)南下台儿庄,一部(沂州支队)东进援助坂本支队作战,主力占领并坐镇峄县,枣庄,等待占领台儿庄巩固运河线,和汇合坂本支队的捷报,若两者能顺利结束,名为南部山东剿灭作战的此南下扫荡,也会随之落幕。
没预料到,东进沂州和南下台儿庄,不仅未能使战斗结尾,反而揭开了新一轮激战的序幕。24日南下部队在台儿庄攻略战中受阻,25日东进部队也在郭里集与汤军团进入激战。24日,在中国军主力集结完毕及各方面形成有效抵抗态势后,第一期南部山东剿灭作战从势如破竹的穷追,转入苦战,消耗的第二阶段。经3月24-28日的郭里集附近战斗,濑谷支队虽挫败了中国军的枣峄反击,但台儿庄方面战事吃紧,30日以后,不得已把全部主力集中到台儿庄一带。旅团长亲自挂帅指挥,全力以赴企图迅速完成台儿庄的攻略战。此后步63继续担当攻城,新投入的步10则被用于城外围扫荡。濑谷支队全体苦战一周未见转机,至4月6日夜,在中国军已形成的战略大包围的压迫之下,不得已从台儿庄附近自主撤出。
以下为笔者按各号战斗详报内容归纳的,濑谷支队全体在战力面及战损面的数据。包括3月14日支队南下开始,至4月7日夜从台儿庄撤出期间的,兵员,武器损失,和弹药消耗。
基础资料来自南下作战期间,濑谷支队的两个步兵联队留下来的4个(号)战斗详报,及多种统计附表。都是研究台儿庄附近战斗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其中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的统计期间,从3月8日开始至4月8日止。记录了界河附近战斗(3.14-15,右纵队),滕县攻略(3.16-18,攻城),郭里集附近战斗(3.24-29)及台儿庄战场的外围作战(3.30-4.8)等各次战斗。步兵第六十三联队战斗详报的统计期间,从3月14日至4月6日止,与第一期南部山东剿灭作战同等。记录了界河附近战斗(3.14,左纵队),滕县外围战(3.15-16),南沙河,官桥,临城附近战斗(3.17-18),韩庄,峄县,及台儿庄攻略(3.19-4.6)等各次战斗。全体战斗汇集一起,也可称为狭义的第一次台儿庄战役。
由于支队参战的其它战力,都以对两个步兵联队配属形式投入,战斗总指挥者为步兵联队长,所以两个联队的战斗详报中,也同时记录了各次战斗中各配属部队的兵力总数及战损,消耗。所以若能掌握步10,步63两个联队的战斗详报统计内容,濑谷支队全体的兵力及损失,消耗等也可一目了然。但如前述,战斗详报属于战斗后不久的初期总结,数据面遗漏,错误较多,从文件性质看,之后也不会被订正,所以虽有各种统计数据,但不会十分完美。特别是在人员损失记录面,若经比较可发现,一般都低于其它资料。此为笔者在考证日军人员损失数据时,没有利用战斗详报统计的理由。
战斗详报的长处,是有其它资料中鲜见的战斗结果记录。如缴获敌方物品统计,和自己的武器损失和弹药消耗统计等,全部能精确到个位数。所以其价值也不可忽视[i]◆。以下是从两个步兵联队的战斗详报各号(共8号,16个统计表)中,集计整理出来的各种数据。可了解该支队在第一期南部山东剿灭作战全体(3.14-4.8)中的一,战力总数,军队区分,人员损失。二,武器损失。三,弹药消耗。此内容,从“战损自报”的原则讲,又可称是包括“滕县保卫战”, “枣峄反击战”和“台儿庄大捷”等诸战斗中,中国军主要对手濑谷支队的实际战斗力,和战斗中中国军队方面取得的可信赖的实际战果。
13.10.1. 濑谷支队战力概观
先概观一下濑谷支队全体的战斗力。
在台儿庄附近作战的日军是第十师团瀬谷支队主力,以步兵第三十三旅团为基干,下属第十,第六十三两个步兵联队。配属师团,军,方面军的数种炮兵,独立机枪第十大队,支那驻屯旅团临时战车队,独立轻装甲车第十,第十二中队等。在台儿庄战场附近,战力约为步兵五大队,炮兵三大队,机甲战力三中队。
从各战斗详报可计算出总兵力数约一万人(包括约2成非战员),作战步兵3月30日以后最大时为19中队(五大队弱)。
主要武器配备如下(均为最大时,3月30日后的状况)。
1.配属炮兵 (约三大队)。共12中队,46门火炮(不包括联队以下炮兵,和韩庄,临城守备队的配属炮兵)。
内有第十野炮兵联队(10A)的7中队,24门改造38式野炮及4门94式山炮。第二野战重炮兵联队(2SA)的半部(一大队),12门4年式15榴野战重炮。支那驻屯军炮兵第三大队的两中队,2门96式15榴野战重炮,4门90式野炮。
2.配属机甲部队,(三中队)
内有支那驻屯军临时战车中队(方面军配属部队),战车7辆、轻装甲车5辆 。
独立轻装甲车第十、第十二中队(第二军配属),轻装甲车17×2=34辆(此为编制数)
3.独立机关枪第十大队(第二军配属,3中队)92式重机关枪8×3=24挺
4. 步兵联队的重武器。两个联队的编制数合计为,41式山炮8门,94式速射炮8门,92式步兵炮12门,92式重机枪48挺,11年式轻机枪144挺,89式重掷弹筒144具。
13.10.2. 参战人员及损失数
参战人员数字,大致为表中相应战斗期间的两联队参战人数之和。由于此外还有韩庄,临城,峄县守备队等非参战的守备部队(合计共一大队步兵,约千人),濑谷支队的总人数,大致等于步10记录的参加数+步63记录的参加数+守备队1000人。例如最后的台儿庄战斗期间,步10及配属(2513人)+步63即配属(6527人)+守备队1000人=10,040人。此10,040人,即是濑谷支队全体的兵员概数。
两个联队及配属部队的各次战斗损失人员的集计结果,为战死407人,负伤1304人,失踪5人合计损失1716人(战斗详报数据)。此数字比第十师团之后(1939年)统计的战死425人,负伤1647人的数据(师团统计数据),和从《官报》分析归纳出的死亡474人的数据都要少一些,理由如前所述。但若只取统计中的战死人数(407,425,474),可认为三种统计并无太大出入。数字差主要来自统计时间的先后(越后越全面),统计范围(期间)的长短,和统计的全面性(配属部队情报的完全性)。若择一,笔者建议采用官报数据的474名。以下为各部队,各期间战斗统计的一览,仅供参考。
13.10.3.武器損失与弹药消耗
濑谷支队的武器损失统计数据,从釐正台儿庄大捷的宣传内容,佐证中国军的反攻,大捷战果存在与否面十分重要。因为大捷战果,曾被陈诚(军委会政治部长)对外公布为缴获“火炮七千〈正为七十〉)余门,战车四十余辆,装甲车七十余辆,汽车一百余辆”。当然都是对外宣传。实际战果,按笔者的“战损自报”原则,应采用以下来自濑谷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八号战斗详报的各种战损统计集计。包括南下作战以来的全部损失。
主要品目为 2挺重机枪,20挺轻机枪,158支步枪,轻重炮8门(其中4门是战车炮),战车4辆,轻装甲车7辆,其它机动车14辆等。车辆和火炮等重武器,何时在何处损失,战斗详报中都有明确记录。另外战斗详报中对缴获的战利品清单,各战斗的弹药消耗也都有分别记录。由于本论采用计数原则是“战损自报”,所以在此不出示缴获战利品的数据(尽管是打扫战场的清点数字)。仅将各战斗消耗弹药数的一览表揭示于下。
按此记录,可知道步兵第十联队,在攻击滕县城的战斗中(3月15-18日),记录共使用了各种炮弹967发(但统计中遗漏了配属的野战重炮兵联队(14门)的期间射弹数,若加算此数,推测可达1400发前后)。对比之下,在《文史资料》的“回忆录”中,滕县守备指挥张宣武团长称敌炮击使用炮弹3万发。另一位根本没有参加过滕县之战的川军营长熊顺义,更大言不惭称滕县炮击敌用弹达7万发[ii]。抗战史记录中,到底怎样对待这些老兵“口述历史”,实为令人反省的大问题。
以上第十三章,考证了按档案史料汇总的日中两方的战损数据,并不一定都准确。但都有根据,可以说反映了台儿庄大战日中两军战斗损失的大致基本状况。因为原史料都是日中两军留给自己利用的军内机密档案,所以虽存在统计面的遗漏,不周,但不会像对外宣传数字那样弄虚作假。此战损数字,反过来使用,即是敌手方面的战果。最接近事实的,没有宣传色彩的战果。其中日军方面的战死数字(474名),可以说已达到接近精确的程度,全部有详细的个人情报。中国军方面,由于制度面技术面的缺陷,统计结果还不理想。但从本章的课题——台儿庄大战日军损失数考证——点看,已经达到了目的。
[i] 由于配属部队经常临时发生变动(转属),很难准确统计。有时会被记载遗漏,有时会被前后配属的两部队重复计算(郭里集,和台儿庄的战斗详报中,两部分属的独机10报告的总损失,曾被步10,步63战斗详报重复记入)。另外,分开执行任务的韩庄,峄县,枣庄守备队,后方部队的兵站、辎重,野战病院的损失等,也不会在联队战斗详报中出现。
[ii]张宣武说见山东省政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悲壮之役/记1938年滕县抗日保卫战》(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1992年)68页。熊顺义说见《滕县城守卫战记实》(《滕县文史资料第一辑》政协滕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4年12月),3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