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喜用「康復者」稱呼曾經患上大病的人,例如精神病康復者和癌症康復者,不論他們是否痊癒。然而,這個字詞本身是有問題,恐怕只是為了方便稱呼而出現。

躁鬱症康復者分享入住「青山」經歷 「軍隊」生活助回復穩定狀態 (香港01)

推「寫程.創藝同行」提升康復者數碼技能 (am730)

精神康復者求職之路不易走(獨立媒體和社會服務聯會)


假如一個人拿著「白卡」(殘疾人士登記證)到處跟別人說:「我是精神病康復者,我是精神病康復者!」別人只會強忍著嘲笑,看著他的白卡,想著他的神經病,沒想到他的康復;專業人士把這些情況歸於歧視的現象,呼籲群眾與精神病共存,卻沒有人懷疑「康復者」這個概念:替生病的人命名多一個有康復的意思的名稱,是否必要和需要?難道這暗示生病的人沒可能痊癒?康復者便是不健康的人?「康復者」這個名稱讓病人處於「健康」與「不健康」之間的尷尬位置,從那裡得不到健康的證明,又陷於「不健康」的困惑,他們不只停留在康復——「一個狀態變好的過程」。一旦病發便打破「康復者」身分的幻想,這個稱呼讓生病的人站在健康與不健康以外,隱約的被排斥,卻要承受這種怪異的康復思想,其中產生的弔詭,讓人感到不由自主。想像白卡就是疫苗通行證;精神病康復者就是那些肺炎康復者,第N波疫情還是會出現,人還是會變得不健康,這一種命名的遊戲到底何時才能結束?


多年前有人乾脆說退燒的人不會稱自己做為「感冒康復者」,這種想法就是假定感冒在一次康復後還會不斷出現,卻不執迷「康復」和「康復者」這些術語。既然 Covid-19 變成風土病,或是不斷變種,意即人們只會不斷在健康和感染之間踱步,這何必執著康復者的身分以證「尙未變得健康卻又不是永遠失去行動能力」的狀態?


看看新生精神康復會如何介紹「復元」

我們將Recovery翻譯為「復元」是因為「復元」一詞除了「恢復原狀」之外,更有「恢復元氣,從頭開始」的意思,而「元」字亦含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思。「復元」強調「元氣」的概念,指的是過程中萌生與生命力的再現,帶來正面的結果。「復元」不只衡量康復者是否回復原來的狀況(復原),更著重的是個人的經歷與成長。這一詞更接近我們提倡的精神,突顯康復者自我接納及成長的過程。本土化的復元概念包括十一個元素:個人化、自主與選擇、責任、康復者參與、家人參與、朋輩支援、重視個人優勢、尊重與反污名、全人性、起伏中成長,以及希望。

更著重的是個人的經歷與成長?不如用「成長」總括「復元」、「正在復元」、「不能復元」、「尙未復元」、「從頭開始」、「萬象更新」、「生命力的再現」等等,還可以加上那十一個缺乏法例和資源配合的元素,方便傳媒推廣,有助人們理解精神病,利於政策的實施,減少歧視和誤會,不會浪費精神和時間,一石多鳥。難道人們復元還要記住那些無聊的元素、概念和康復者的身分?


上網找康復的資料的時候,剛好找到了一篇《What Does It Mean To Be In“ In Recovery ”?》的文章,作者指出“正在康復”( in recovery ) 一詞的含意不夠廣闊,只適用於按照正確的康復過程(指引)而生活的病人,沒有參與正確的康復過程的病人只好被排斥。然後,他舉例說明人們在戒毒的過程有機會重蹈覆轍——濫用藥物,這與人性有關係,不是疾病才有的表徵,更不用說康復(完全健康?)。而且一個人不可能因為「康復中」(recovering)和「康復」(recovered)而一生也要活在疾病裡,暗示這兩個字詞把病人排除在健康以外,而大病早已離他們遠去,只餘下創傷和康復者的稱呼。這些論點都是在說一個人不必接受因疾病而被賦予康復者的身分,或是被「康復」定格,把自己或他人困在一個不會帶來真正健康的稱呼或狀態,病人到底是「一個個的人」。「健康」與「非健康」不是黑白分明,而是本為一體,在人身上就是流轉的狀態,時而健康,時而不健康,兩者關係矛盾卻映照彼此,難以在人生和生活裡定義健康和不健康。


可是人們沈迷於空洞的概念和術語,不斷命名和宣傳它們,引來判斷,於是偏見、歧視、刻板印象和爭議接踵而至。他們想到文字遊戲的高深而沾沾自喜,卻被它們玩弄,身陷「健康」和「非健康」的二元困局,實施低效的措施,徒添煩惱,總有人認為他們積極解決這些煩惱可以為他們帶來名聲,也反映他們的堅決、忠誠和「小聰明」,討個良好又卑微的感覺。


(跋:我在2017年從一位故人借來張馨儀《精神健康障礙者文集》,後來找到作者的文章,內容提到精神障礙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病,啟發我思考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問題,可惜那幾年雜念甚多,怨恨醫療制度而沒辦法剪掉思緒,只好讓它們在我的腦子裡面隨意蹦跳,欲順利寫下一個個段落也不太可以,而一些靈感從此像白駒過隙。現在可以寫下這些想法,為當時不能暢所欲言的自己吐出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