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冊】為大家介紹澳洲原住民口述歷史《每座山都有故事》,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澳洲原住民繪畫與說故事的短片。同時不忘記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22天。

  • 所謂口述歷史:從《每座山都有故事》說起
  • 歷史上的荼毒:世界環境日
  • 短片:澳洲中部沙漠原住民說故事
Source: Vladimir Haltakov/Unsplash

所謂口述歷史:從《每座山都有故事》說起

出版於 2015 年的《每座山都有故事》是一本故事書,講故事的共有 127 人,講的都是他們從小聽聞的故事,關於殖民接觸、屠殺、驅逐、控制的故事。我們稱之為故事書,不是因為這些故事裡有虛構的成分,畢竟「故事有別於歷史」並非原住民的概念。在接觸墾殖殖民者之前,多數原住民族沒有文字,因此也沒有以文字書寫過去(=歷史)的概念。原住民對過去的記憶和理解,全都以故事的形式在個人心中組織,在群體與世代之間流傳。

從這個角度來看,說《每座山都有故事》是故事書而非口述歷史書,更接近原住民的世界觀。


Source: Amazon

Every Hill Got a Story: We grew up in Country

2015 年 10 月出版 288 頁電子書/Kindle Edition

促成這本書製作出版的是澳洲中央土地議會(Central Land Council),是北領地南部民選原住民代表管理的聯邦機構,書中收錄的也是這裡的故事。

感興趣的人可以到中央土地議會網站聽取故事錄音,也有文字節錄+錄音的組合。


口述傳統的原住民文化裡不存在「故事」與「歷史」的區別,當然也不會認為「口頭講述」和「文字記載」兩這之間,有何者較為真實、何者較為客觀的問題。正如 Nakao Eki Pacidal 去年一篇文章所提到:

物件就是文化,紀錄就是歷史,這樣的想法並非原住民世界的成立方式。對原住民來說,過去只有一個載體,那就是活人的回憶面對面的口傳,而且每一次都必須由活人講述,由活人聆聽,在每次講述中維繫代代相傳的大體,並隨個人而有細微的變動。這偏差是被人性的溫度所熨貼,是每個口述者活過的痕跡,不能被穩固的文字或逼真的影音所替代。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若是我們將《每座山都有故事》裡的各種故事當作一個穩定的版本——亦即可以被無限次照樣引用,一個字眼一個標點都沒有差錯——我們就徹底錯失原住民世界的故事了。

從外人角度來看,《每座山都有故事》的價值在於關於過去的故事被講述出來。這些故事本來是口述,但透過錄音和轉錄文字而被固定下來,從而成探討原住民相關過去的史料,可為任何人運用,再將原住民寫入(可能依舊是他者觀點的)歷史。

出版口述故事有這樣的風險存在,在如今這個年代卻是不得不然,因為原住民的文化正在迅速流失,有可能死亡殆盡,在這樣的陰影威脅下,記錄成為一種保全工作。正如澳洲中央土地議會一名成員所言:「他們〔書中的故事講述者〕已經很老了,我們在跟時間賽跑,要為後代記錄他們深厚的文化和生態知識。」

事實上,影音或文字記錄相對容易,真正困難的是讓一切依循傳統而被繼承,因為現在原住民傳統領域裡的生活很困難,年輕人口嚴重外流,老人空有清楚的頭腦和記憶,他們的記憶卻沒有接手的對象,才是真正的問題。

說來說去,文化問題依舊是土地問題,文化流失起因於土地流失。


歷史上的荼毒:世界環境日

①⑨⑦②|⓪⑥|⓪⑤

由於人類對地球造成巨大的傷害(海洋污染、野生動物瀕危、全球暖化等),聯合國大會於 1972 年 6 月 5 日決議,以每年 6 月 5 日為「世界環境日」,希望喚起大眾的環境意識。

「世界環境日」活動在決議後兩年(1974)首度舉行,此後每年舉辦。

人類對地球環境造成巨大傷害是事實,但此等國際性節日往往藉由「人類」的物種概念,將責任打平攤在世界各地差距極大的人群身上。於是在道德上,赤貧無資源的人群被認為要與過度消費的富裕人群負擔同一環境責任,跟野生動物一樣被剝奪棲地的原住民族,也得跟殖民者擔負同等的環境責任,具體表如原住民自然資源近用權(如狩獵)的限制。

Source: Naja Bertolt Jensen/Unsplash

短片:澳洲中部沙漠原住民說故事

透過有趣的動畫短片認識澳洲原住民的圖畫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