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呓语-22.6.1-童年阴影
Holy matters:
时间悄悄咪咪的把五月从我们睡梦中拉走了,接班的六月灿烂的在当下舒展开来。凡是每月的第一天,总能够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感念的、情愫似的告别旧月迎接新月的文字配图,仿佛是一种线上的仪式。每每看到朋友圈里向新月集体打招呼的时候,我就在想,大家真的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了吗,哈哈。此处并无恶意或者为了刻意彰显自己的理性而显示出的调侃的态度,只是单纯的觉得有点好玩。
而每年六月的开头,似乎又有点不一样的迎接心态,毕竟是儿童节嘛。对于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来说,节日|就是个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相互调侃、借题抒发情感的一个道具日而已。毕竟嘛,只要心态年轻,什么时候不能过儿童节呢。孩子们自然是心花怒放,可以不用上学,可以肆意的在这天放肆而不必担心开心过头而“乐极生悲”。稍微闯点祸,也能够被大人们理解。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儿童节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仪式感或者礼物之类的,但依然很开心,因为在大多数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玩儿乐大于天的。
想到儿童节,其实今天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是-童年阴影,真是奇怪的想法。但我想到的这个童年阴影是更多是小时候自己亲身经历的、非原生家庭或者外人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或者肉体的创伤那种童年阴影。我想到的是比如说经历了什么事情或者看到了什么场景给自己童年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记得第一个童年阴影是大约4岁到5岁左右,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县城买灯泡和电线、开关之类的,我们一起去了县城的商店,当时好像二楼还是三楼有专门卖灯泡、开关之类的柜台,有点记不清了。到了柜台之后,父亲就开始跟营业员沟通询问细节,我就在后面站着。因为太矮了,看着大人们络绎不绝的穿行,很阻挡视线。没过多久我一转眼,发现父亲好像不见了。当时就一下子就慌神了,然后到处找,却没找到。接着就开始哭着往楼下走,边走边哇哇大哭,在楼梯上下的四处张望,但依然没有见到父亲的身影。过了约么几分钟,父亲气喘吁吁的找到我,一把拉住我的手,那一瞬间,我紧紧的握住父亲的手不放,一颗忐忑的小心脏也落地了。这个场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没有想其他的,只是单纯的觉得找不到爸爸而心慌。而这个阴影直到现在还影响我的心绪,每次陪孩子出门,我都会紧绷神经,一刻也不离开孩子的视线,因为我体会过那种短暂失去亲人的茫然无助的感觉,所以绝对不忍心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经历类似的情况。
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童年阴影是大概小学三年级左右,因为村上有个小学,所以孩子们都就近入学。乡下的男孩子,毕竟比较野,加上年龄小做事没有深浅。有一次课间休息无聊,跟一群男生和女同学在操场相互扔小石头子儿玩(现在想想,确实很无聊且危险的游戏),当然为了安全起见,相互隔得的很远。但不知为什么,我鬼使神差的捡了一个稍大的石头子儿,为了显示自己的英勇,大力出奇迹,直接一个抛物线就扔出去了。可惜,大力没出奇迹,倒是出了事故——直接砸到一个女同学的脑袋上给砸破了。当时心一下就慌了,感觉最巴也干了,腿也软了。晃晃悠悠的走过去一看,当时傻眼了,脑子一片空白。幸好老师及时发现,给送诊所包扎起来。父母道歉、出医药费自不在话下,还好都是同村的乡里乡亲,对方父母也没说啥,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但很长一段时间,看到那个女同学,都心理怪怪的感觉,有点愧疚,有点害羞,还有点暗暗的浅浅的情愫和好感,不知道是不是反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哈哈。有时候,人的心思真的是琢磨不透。
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每次面对各种物品和场景,我都会抱持这一种谨小慎微的敬畏之心,比如出入矮门,我都会特别注意不要撞到头;用刀的时候,都会特别的留意。因为心里不自觉的就会想起出现状况的各种痛苦场景,比如头撞了一个包、被刀割到之类的。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轻微的PTSD,创伤应激反应。
所以童年经历的事情,不管开心还是难过的,都会对我们的性格养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不管影响是好是坏,都是组成我们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生命元素。就像《少有人走的路》里面说的那样,欣然接受全部的自己,才能越活越通透吧。
马特市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