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在我就讀哲學MA的第二學期的其中一科叫「現象學與藝術」,是講近代哲學家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以我理解,梅強調的就是「肉身主體」在世界中感受。梅認為現象學要以人作為認知主體,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認為知覺是藉著肉身主體在所身處的世界中,與環境所產生的關係,當中包括不同感官的感受。

總之,梅的現象學是在社會之中去感受的。這一科除了令30歲後才開始學素描的我對畫畫產生很大的共鳴,然後還衝去和畫班老師開心share外;另一個我最深刻的課題就是「自由」,這的確令我對「自由」有讓我積極的理解。

說到自由,在梅的著作《知覺現象學》中的一個章節是講「Freedom」,這一課對於我也是十分深刻的,以下我嘗試以我課堂所得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傳統歐陸哲學,大概是康德那種既自由的理解,是說人在道德領域中是有完全自由的,是意識上的自由。可梅所講的「自由」是進入世界之中的。

在現象世界中,人作為肉身主體在世界中的自由是所限制的,包括1)受自然規則支配,例如我們可以選擇從20樓跳下去,但在自然規則下是會死掉的。2)道德審判,或者是法律上有後果的行為,這是文化層面的限制,也是隨著各地而有不同;就例如,在疫情期間,香港的防疫措施和上海的防疫措施不同,兩地的人所面對的「自由限制」也有所不同。又例如有些國家法列上沒有限制裸泳,但有些地方就有限制不得裸泳。

所以,自由並不是非有則無,不是那種要不100%擁有自由,不然就0%一丁點自由也沒有。唔係一係有,一係就無。自由是有程度之分。

可能有些地方有些行為是不能自由行駛,但那並不代表那些人如果在「有自由」的情況下不去行駛自由,然而這只是因為有些決定性的因素(外力的影響)而令人發揮不到自由,顯現不到自由。

然而,「自由」是有時間性的,包括「過去」、「現在」和「末來」。自由是在一在場域之中,意思就是說我們做一些為了達到自由的行為,並不是會馬上體現自由,但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讓我們更接近自由。我們現在做一些追求自由的行為,就是投向末來能達到的自由。所以我們從一開始為了自由的行為是一直在積累,並且延續到末來將會實現的自由(當然重點是我們不放棄)。

另外在有限制的處境下,我們又如何去追求自由呢?例如就好比在疫情之下,我們不能回校園上課,那我們總不會因此而放棄學習。反而我們是藉著智慧、知識和科技,發掘到可以用zoom上課。這例子就說明了人在自由有限制的情況下,只要不放棄,憑著智慧也可以找到方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縱然和實體課是不同,但只是形式上的分別,重點是我們也能達到上課學習的目的。

***

所以真的不要放棄:)))

以上是我在課堂上對「自由」理解最深刻的內容,我自問是低B哲學生,如理解有所缺欠,請多包涵,也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