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 matters:

今天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人生大事》-内地较少的以丧葬为题材的电影,虽然是丧葬为题材,但整体上来说有关丧葬的叙事部分会相对比较少,相当于是一部披着丧葬元素外衣的亲情片吧。总体来说,算是近期内的小成本的一部佳作。因为自己也有孩子,所以在剧中小女主的有关亲情的缺失和渴望的部分,就代入感非常的强,几个煽情的桥段,也控制不住的留下了眼泪。

具体的内容就先不剧透了,谈谈看完整体的感受吧。因为是丧葬题材的,我下意识的拿这部片子和另外两部丧葬题材的佳作相比较,一部是大名鼎鼎的《入殓师》,另一部是堪称“英国版的入殓师”的《寂静人生》,《人生大事》在剧情的安排上,可能是出于商业票房的考虑,冲突点和段子会相对密集 ,笑泪交织的感觉是一定会打动观众的,但也因此会不免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没有一种积蓄的情感在不断的累积,有点用力过猛之感,就像烧开水一样,《人生大事》感觉是为了使水尽快烧开,会把水壶放到不同的燃料上面,生怕水烧的慢。而《入殓师》和《寂静人生》就不同,有点感觉像炭火烧水,不疾不徐的,就是缓缓的给能量,然后最终积攒汇聚成一壶滚烫的开水。作为普通的电影观众的我来说,其实没必要分个孰高孰低,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况且本来嘛,看电影的目的主要还是娱乐身心,要是偶尔能触动些感悟和启发,那算是偏得的幸运吧。

《人生》里面的一句台词还是蛮有触动的,就是小女孩说男主角是种星星的人,因为之前男主角骗小女孩说她外婆去世后去天上了,变成星星了,而男主又是从事丧葬的,所以被小女孩成为种星星的人。俗话说,人死如灯灭,但是灯灭了还能点着,但人死了却永远回不来了。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对生死有概念和感触是邻居家一位老人过世,按老家大辽国的风俗,老人过世,家里人要雇白事乐队在出殡前一晚上吹吹打打,热闹一番,而乐队演出最后的压轴项目叫“哭九常”也叫“哭九包”,就是乐队里的女歌手,带着哭诉,演说固定的台词,悲悲戚戚,令闻者落泪。话说回来,邻居家那次丧事,因为父母都去帮忙,两家相隔不远,就留我一个人在家。也不知怎么的,平时也没少见过村里老人过世的白事,但那次突然想到关于生死的事情,想到如果自己死了,真的太难过了,就这么从世界上消失了,再也见不到亲人朋友同学了,想着想着,就哭了起来,哭累了,一个人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后来,慢慢的长大,经历各种人事物,眼前的各种眼花缭乱,也逐渐湮没了儿时对死亡真切的恐惧。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时不时的去考虑生死的问题。我不是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肯定会忌惮死亡的,很难做到视死如归。当然这个和我们从小到大的文化教育有关,虽然生死为大,但似乎死亡又成了不可言说的禁忌,大家都有意的避开这个字眼不谈。我们缺乏关于死亡的教育,但是毕竟又是本能的恐惧,所以并不能在生死问题上那么的无知无畏。我们应该多接触一些关于死亡的教育,这样正确的去看待它,内心也会更从容一些吧。我自己目前看待死亡的做法是属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之类,我会想到那么多的王公贵族、名流大才、上流精英们,都难免一死,大家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那么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毕竟我的偶像李小龙,也不过三十三年灿烂年华而已。再说,往大一点的时间尺度来说,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最终都会归于寂灭,物质最后都会消失,那么怕又能怎么样呢,结局都是一样的,不如过好眼前这一生。

坦然的面对死亡,才能更好的活下去,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这一生——很可能——这一籍籍无名的一生,到底应该怎么去过,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马特市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