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梅克爾友善中俄的烙印:蕭茲專程訪日的3個打算
德國總理蕭茲就任後訪問亞洲的首站選在日本,《日本經濟新聞》歐洲總局長赤川省吾 4 月 29 日的報導指出,德國的亞洲戰略出現了鮮明的變化。在現今民主陣營與集權國家的對立愈來愈深的情況下,德國正試圖抹去梅克爾政府時期對中國、俄羅斯採和睦政策所烙下的印象。
相關報導:德國總理蕭茲專程訪日 談支持烏克蘭、反中國海上擴權
德國的路線轉換也將會波及整個歐洲的走向,能夠持續多久、有多深的覺悟會影響到往後的世界秩序。
2021 年 12 月成立的蕭茲政府是由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提倡環境保護的綠黨(GRÜNE)以及中間的自由民主黨(FPD)所組成。社會民主黨的蕭茲會不會向重視人權、對中採強硬立場的綠黨靠攏是當時候受到矚目的焦點。
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加速歐洲脫離中國,因為歐洲對俄發動制裁,俄羅斯則以停止天然氣供應威脅歐洲,而中國又支持這樣的俄羅斯,德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不得不和中國保持距離。
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其重要性因此提升,赤川省吾分析這次蕭茲訪日有 3 個打算。
第 1 個是從「偏重中國」轉換為「均衡的亞洲外交」。硬是將外訪的地點縮到只剩日本,強調和民主國家之間的情誼。
第 2 個是磋商彼此要如何面對集權國家的認知。德國也是今(2022)年的 G7 輪值主席,越是困難的局面,越需要其他人直率的意見。
第 3 個是期待能共同努力實現「無核武世界」。偏左的德國執政黨推動核裁軍以減少、消除核武。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是從廣島選出的眾議員,如果是和岸田首相的話應該可以攜手合作。
從習近平體制下霸權主義行為在 2014~15 年若隱若現以來,德國就開始逐步修正中國政策。
在外交部內新設了負責日本、韓國、澳洲等的部會,建構了可以著眼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的體制。也制定了提倡和亞洲民主國家合作的「印太指引」。2021 年進一步派遣了德國海軍艦艇到日本。
蕭茲政府重新審視梅克爾政府不刺激到中國悄悄進行的亞洲政策,不再掩飾對中國的防備心。
而蕭茲政府成立後,德國執政的綠黨重要人物、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在被問到北京奧運的外交抵制時,他立刻回答「不會派遣政府官員」。而蕭茲政府的政見當中也有寫道「在中國政策與美國合作」。
蕭茲在 4 月 28 日日德峰會後的聯合記者會提到「我想強調日德關係的重要性」,並且也闡明「這次訪問是一個明確的政治訊號,表明德國和歐盟(EU)將持續並加強在印太地區的承諾。」
岸田首相對於蕭茲選擇日本作為訪問亞洲的首站表示「由衷歡迎德國體現重視日本的立場」。日方也自負「說服」德國贊同「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除了美國以外,歐洲國家若加深參與亞洲安全保障事務,將會發出強而有力的政治訊息。民主陣營團結一致對抗中俄等集權國家的佈局也會更加鮮明。
不過赤川也提到作為關鍵的德國的覺悟還不夠透徹。
如果現在發生中國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的「台灣有事」的話,歐洲國家該怎麼做呢?赤川採訪德國政界就傳出「軍事支援很困難」「擔心歐洲是否能在對中國實施制裁上團結」這樣的聲音。還有德國政府高層表示「光是俄羅斯就快應付不過來了」這樣現實層面的問題。
正因如此德國就需要和日本對話。而明年日本將擔任 G7 的主席,這會是再進一步拉攏歐洲靠向亞洲的機會。
延伸閱讀:
2022/04/30 中國不再掩飾對俄關係 歐洲重新檢討對中政策
2022/05/05 中國持續擁抱俄羅斯 歐盟轉向牽手日本印度
參考新聞連結:
2022/04/29 日経 ドイツ、日本重視に転換 ショルツ首相、アジア初訪問先に 「中国融和」イメージ払拭
The post 抹去梅克爾友善中俄的烙印:蕭茲專程訪日的3個打算 first appeared on pourquoi 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