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識形態的雜談(2)
到此,筆者覺得各位應該有一個簡單的概念,意識形態其實是一種,屬於我們偏好的項目。極端意識形態,並不是什麼不講理還是怎樣,只是偏好強烈到「只有開車才是真理派」、「沒有高鐵寧可在家派」這種,所以遇到各種科學問題,我們會覺得不可理喻,理由其實是人家認為「高鐵停駛我就不去高雄了啊」,對他來說搭高鐵這件事情比出遊重要。
關於意識形態的雜談(1)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上週提到,意識形態很像是一種偏好,偏好有時候是真沒道理的,不過這是因為他本來就不講道理嗎?不見得,一般的狀況是,所謂的沒道理往往是「對偏好的不清楚」,而不是沒有偏好、雙重偏好等等。白話說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啦!
例如「我就真的討厭吃百香果啊」、「調過的百香果汁好好喝」,這是雙重標準?不,最可能的情況是他怕酸,而不是討厭百香果,只是解釋不清楚,或是他過去的經驗太少,所以講不出個所以然。
意識形態就是這種東西,絕大多數人其實都不知道自己的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偏好,這不是書讀太少,而是不常遇到衝突,生活順順的就不需要累積這種經驗。
書讀很多,卻沒有跟人接觸,去理解世界上各人的偏好,欠缺來自於各種生活體驗,就很容易變成書呆子,認定一切都是後天社會建構造成,形成我們現在常說的「自以為可以指導他人生活」的那類人。
社會文化複合形成的個人偏好,就是「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確實是由社會建構出來的,但問題在於這個建構過程,是有人刻意為之,還是自然發展出來?這種很像是第一因的探討,就涉及到基本的左右派邏輯。簡單的解釋就是,一些人認為你的意識形態,是從小到大的社會化中,自然接受的,另一些人則認為這種自然接受的過程,有特定的力量去推動,並非真正的自然狀態。
誰對誰錯?這又是另一種左右對立的概念,我們先來用實際點的例子解釋,不然一般人會開始說文解字,最後通通說不清。基本上,偏好的養成必定是社會建構,只是怎麼建構。這聽來很拗口對吧?
這樣說好了,我們出生在有水果王國美名的台灣,從小到大吃過各種水果,在沒有人逼你吃的前提下,理論上長大後,你可以排出對水果的偏好。
但如果你出生在寒帶國家,選擇可就少得多了。這種自然環境造成的喜好,能說是社會中有某種刻意為之的人為力量去建構的嗎?應該不會有人這樣想,除非我們要把概念擴充,把阿公受戰亂波及來此定居的理由也算在內。
如果你從小到大,父母都只買特定的一兩種水果給你吃,還都是超甜的種類,然後學校營養午餐也都不訂購偏酸的水果,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水果當然是甜的,沒有酸的。這就是一種社會引導你去接受特定觀念的過程。
不見得是你不喜歡-很可能只是你沒遇過
所以我們來談一下,意識形態這種偏好,究竟是好是壞?這其實很難說,回到上週篇章就是「看狀況」。
在一個到處都是毒果樹的地方,父母建構給你的概念是水果有毒不可以吃,即便現在突然發生某種神蹟,水果絕大多數都變成無毒,你一樣會選擇不吃。這能說是蠢決定嗎?吃了還是有1%機率會死,風險算高還低?沒有上帝之眼的你,能夠真的確定現在水果,大多都可以吃了?即便可以,你也可能不適應水果的味道。
這意思是就是,倘若今天發生飢荒,你除了果樹也沒得選了,那究竟是要賭一把,還是堅持不吃到底?意識形態的確可能會害死你,但我們可以說這種意識形態就是全盤錯誤,毫無可取之處?當然不行,完全是看當時的狀況而定。
所以回到開頭,偏好要怎樣解釋?為何常常有人解釋不出來,看來超不理性的說?最大的可能,只是因為他吃過的水果太少,所以當他碰到新品種的果物時,詞彙貧乏到無法解釋這種混雜不同香氣的甜味。至於喜歡還是不喜歡,可能要再花一點時間,因為缺乏可以描述的用詞,會讓他連喜不喜歡都表達不出。
這就是多數人,遇到不熟悉的意識形態會發生的事情,而我們可以認定,接受不了的原因,絕對是無法接受新概念?反過來說,也可以說是推銷這個概念的人,業務話術太糟,或是給他吃的樣品太難吃,不見得是概念本身的錯。
便宜行事的分類測驗,都是金光黨的迷魂藥
在意識形態上,要能夠精準的描述出自己,到底偏好的選項是什麼,不是去做什麼「左右派光譜測驗」、「您是否是XX主義」、「自由與秩序偏好」這種簡單測驗法,太過粗暴的試驗,通常都有很強烈的引導意圖,並不是真的想要讓你確定自己屬於何派。
「只是想讓你相信特定觀念是『屬於某種意識形態』。」
真的要了解意識形態,在人類身上的偏好,究竟會造成怎樣的結果,都會是動態的,也就是上週的開車偏好案例。我們要找實際的議題,與人討論、溝通、爭辯,確認對這些題目的認知與喜好,擔憂的風險是什麼,可能的成本又是什麼。
沒有透過多樣化的探討,只是單純地問你「你比較喜歡XXOO?」、「你支不支持OOO的做法」,就筆者來看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
這限制了你對意識形態認知的範圍,容易掉到特定的範式,覺得好像「支持XX主義就會支持OO行為」、「挺XX行為的就是OO主義」。這其實很奇怪,因為人類的意識形態不管隸屬哪一種,都不是先想清楚自己有整套的思想體系,才開始產生行動,而是透過初期的理念,推動人的行為,再從行為的回饋,去構築一套模式。
這類似「系統」的概念,要有輸入、處理程序、輸出結果、加以回饋的過程。你總是會先相信一些想法,或先做了某些動作,經過一連串的過程,得出一定的成果,並回饋反思,得出對「我們應該要相信這套思考或行動」的結論。
所以,筆者這周想說的是,不要覺得自己應該要屬於哪一派、相信哪種主義、信仰何種理念,然後才去找「相符合的行動」去參與。
你應該是先認識一個議題,然後本身有自己的偏好,透過跟人討論的過程,了解到這個議題的本質,若需要行動改變,那麼將會付出多少成本,或是遇到多大風險,我們能否承受,等等的各種爭辯。最後,你會在好幾個議題的討論中,確認自己的偏好,此時才比較能夠說,自己屬於何種意識形態。
各位請想想,有沒有人向你灌輸有低風險、低成本的意識形態過?有沒發現很像的團體?
嗯,「騙錢直銷」、「假宗教詐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