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在彼:旅行的辯證
讀書會才讀的書,儘管黑暗之心、印度之旅、歐蘭朵全沒讀過,但仍舊有些新的刺激和反思。書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把晏陽初、林徽音的名字誤植。畢竟比較文學,文字掌握有其重要性,錯字容忍度更低。加油好嗎?編輯。
旅行的辯證是出發後在回到起始點的歷程,在各度空間中,不斷累積改變。書中提供的圖像從家出發再回到出發地,同心圓似的積累不同半徑的經驗後,拓展出超越二次元的世界觀,甚至引入三度空間的圖示。若再加上時間軸,又是更為完整的圖像,來理解旅行。
本行的比較教育,從Marc-Antonie Jullien開始,就是旅者見聞時期,把自己活膩的世界往外拓展,看看別人活膩了的生活,能否給出不同的經驗和對未來的想像,以做為改進世界觀和切入視角的方法。而旅行若是從迴旋的結構觀看,大略也是類似的觀點。
從黑暗之心、印度之旅乃至於歐蘭朵,反省了不同的身分、階級所帶來的觀看限制,並進一步透過想要追尋本質,以揭開過去經驗的迷障。後殖民、後現代的敘述不斷的反省,但作者仍希望透過結構的方式理解旅行,也就是從移動、互動到運動的一個歷程。這些元素在旅行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轉化了旅行的深度和廣度,以至於對於個人乃至於社會都產生影響。
中後段對於臺灣旅行文學的批評實在是讀得不夠多,無從反駁。旅行者直敘的介紹引入旅行經驗,卻不深談旅行帶來的改變,並印證旅行對架構立體乃至於有意識的事件關產生怎麼樣的影響。以至於旅行文學著重於如何介紹各種旅行經驗,而缺乏回到起始之後的反省與後設分析。
物理上的旅行和心境上的差異剖析,究竟哪一種才是真的旅行,需要回到旅者自身去重新省視。物理上的距離和環境、文化上的刺激是直觀且具體的,但心理上的距離,乃至於經驗上的來回討論,恐怕是旅行中辯證的主軸,在經驗中找到新的位置,拓展原先不夠豐富的座標,更精準的定位,並觀想相對應的各種現象。
除此之外,那些他人經驗對於自身的影響,又可分為親身體驗及聽人傳述。而這二種在旅行的經驗中,又可再細分為神遊以及親歷。心嚮往之,以及距離產生的美感,都和真實的生活經驗有別,而這些仔細分析討論,恐怕都有許多需要納入的本體論和價值論衝突,需要不斷的辯證、釐清。
小書頁數不多,除了一些誤植之外,結構性的理解旅行,並且提供一個新的框架,有助於對於旅行、旅者乃至於旅行經驗與生活的交流。外國的月亮是否就比較圓,以及對於經驗中事物的偏好是否與不熟悉的事物有別,都值得交流不同意見。
附上隨便做心智圖,整理一下書中的重要概念。
推薦給喜歡旅行以及不喜歡旅行的朋友,你總是需要一個好的理解框架,來梳理種種的經驗。而在此之後,個人的改變也得透過這不斷的檢證,才能夠有比較明晰的暫時性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