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讀墨特價時,默默的圖書館也借到了這本挺熱門的書。繭居、啃老的家人視角。也和作者有同一個身分:姐姐,雖然有時候覺得金先生挺能耍廢,但畢竟是2個孩子的爸,大部分時候也算是挺有責任的,對繭居、啃老都只是聽說。家裡2老還不到要奉養的年紀,也都還工作中。對這社會現象認識不是太深,僅止於聽說,這回合就是閱讀。
精神疾患或者異於常人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狀態。外觀可能不像是肢體障礙的身心障礙,外顯性的缺少肢體,但痛苦程度恐怕也不足為外人道也。敏感、強迫又是精神疾患的邊緣,繭居在家啃老,都是標籤。作為姐姐,觀察這個隨時準備爆炸四分五裂的家庭關係,拿了寫作年金,戒慎恐懼的觀察、紀錄並且試著療癒。兒療育的對象不只家人,還有自己。
成年之後,經濟上的不能獨立想必會有相當大的壓力。許多的社會事件,也常在這種壓力鍋中蒸騰。多數人在這種社會氛圍中,也是會覺得不要鬧到出門在別人身上捅出個窟窿,把簍子捅大了、難以收拾也就罷了,至於養兒不防老反倒啃老,相形之下似乎也就沒那麼嚴重之類,一個痛苦是比較出來的節奏。
但家人視角比這更複雜。血緣親屬關係的密切生活,無視家庭分工及對話情緒的行徑,總是讓人情緒炸鍋。作為對家庭經濟、情感增進都缺乏貢獻的角色,還視寄生似的生存型態為理所當然,這些不怎麼正常的行徑,都在書中有新的視角,試著轉換角色去看待整個脈絡,讓事件的樣貌立體而多元。
引入Carl Rogers人本主義治療學派的觀點,試著透過書寫,理解、紀錄並反思這一切。諮商並不容易,自療更是一條一輩子的路,透過閱讀、嘗試以及溝通對話,拉起家庭個角色間的關聯,並試著重構彼此對家庭事件的理解、看見和反應。
回到出版倫理或者一位作家剖析家庭成員是否應該經過他們的同意,對此作者也仔細地記載了。書中的來回拉扯,說明了要面對這些問題的困難程度。家人間的付出、情緒勞務都是作者想要呈現的。當然,也給遇上類似困境的人一盞明燈,即便是從別人的人生路上,所發出的一點微光,也許也會是晦暗前路中難得的光明。
書裡沒說的是,怎麼繭居的。呈現的是繭居後的現象,以及試圖撥開繭層往內看的風景。選擇繭居,看起來真的是逃避到不行的選擇,但於此同時,恐怕也是逃無可逃的最後基地。自私、任性和缺乏責任恐怕都是真實的,無意為此辯駁,而是呈現這些自私、任性、缺乏責任、逃避、狂妄等等病態或不正常的行為,或許有個理由,只是不容易被看見、接受。
每個人在結束生命前要面對的選擇很多,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同。且慢點批評,多點不同視角的訊息,或許,這些選擇也就會容易接受些。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總是過著不同的生活,也就不必特別相互羨慕。
推薦給不理解繭居,或者是對啃老現象想要有進一步認識的朋友。也許,大家都在生活中辛苦的味著自己的三餐溫飽打拼,卻眼看這群人在家無業特別不順眼。但也許有一些生命風景,是尚未經驗過的,值得試著從別人身上窺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