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塞滿生活的習慣。
  高中前生活單純,填充生活的素材只有書本跟養魚,做起來游刃有餘;高中後大概是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又貪心,熬夜三天睡不到八小時,雖感覺特有成就感,但已經開始手忙腳亂;直到上了大學,野心更大、每件事卻難度加倍,分身乏術的狼狽樣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
分身乏術的狀態實在很糟
  不過,畢竟本性難移,像我這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更是如此,接續跌跌撞撞數次,直到某天,發現手上的事,在每次做完六成時就得被迫交件,妥協與說服自己的過程相當痛苦,似乎才真的令我理解,保留多點喘息空間的重要性,該從想做什麼就做、以量致勝的處事風格,轉換為以質為重的人生態度

替生活留點空白,從何開始偷閒?

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

絞盡腦汁的娛樂,雖然開心,依舊勞累

  記憶猶新,大三那年造訪學校諮商中心,有天談到生活壓力,諮商師問我除了正事,還會做些什麼,我回答了一串手上在跑的專案,講得興致勃勃,諮商師沒答話,語畢,他問:「你真的沒有什麼休息時間嗎?」頓時懵懂不解,我說的那些事情都很有趣啊?進行的時候也樂在其中,雖然偶有壓力,但完成這些事很有成就感,我也樂此不疲,為什麼聽到的會是這般懷疑的回應?
現在想起,或許我當時不太懂「休息」這個詞的意義。
  諮商師說,這些事聽起來確實有趣,但都需要絞盡腦汁,不是能單純放空,到處晃晃、無所事事的休閒娛樂,你沒必要賦予自己的每個行為意義,試著找些不用腦的休閒娛樂,聽到這番話,當下我腦筋一片空白。
做有趣的事,但還是會累

什麼是改變的契機?其實我也很意外

  一切好似從這學期開始發生變化,事情還是一樣很多,但插進許多單純放鬆的行程,每週安排固定的運動時間,晚上跟朋友聊天,假日喝酒或外出放風,騎著車乘風徜徉,嚮往活成自由灑脫的樣子。改變的契機,包含上述接受自我能力的侷限性外,另外還有為了兼顧多重身分,不得已做時間切割的副產物
  這學期待臺北的時間更多,在中研院做實驗的日子,常讓我以為自己已投入職場,但身上扛著的畢業學分壓力,還有每週回學校處理事情的生活,仍不時提醒我「你還是學生」,為了把每件事做好,我的日常開始變得規律,何時上班,何時下班,幾時在中研院,幾時在清華大學,時間區劃清晰可見,不相干擾,這樣做後,不再惡性加班,也因為清楚任何事項都不容出錯,就不太敢多做什麼,結果意外發現我其實有時間閒晃

成為瀟灑自由的人吧!適應新型態的人生樣態。

  因為這個認識,四處閒晃的探索生活就此展開,體驗很多,也發現很多近在咫尺,卻未曾發現的世外桃源,養成在Google地圖儲存景點清單的習慣,臉書廣告偵測到這個變化,開始跳出相關內容,所以越存越多,一有空檔說走就走。
上週剛去姜阿新洋樓
  完全放空後,做事更有效率,心情也不錯,每件事都能做到期待的樣子,或許不夠完美,但比起以前,現在的狀態舒適許多,雖然不時會懷疑這樣是不是過太爽,而且完成的事情總量減少許多,總會擔心是否最後一事無成,但總之就先試試看吧!人的狀態不停在變化,或許不習慣,或許要嘗試妥協,但這是我22歲的樣子,一場舒適的冒險。
下篇文章見。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抖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想看以前的文章可以去付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