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討論、缺乏爭辯,直接跳到政治上的選邊站,這些都顯示不出一般人的偏好。或者說,一般人還處在,「無法得知自己真正偏好的階段」,多數人都還在一般善的範圍──看到感覺很好的議題,直覺性的去支持。

關於意識形態的雜談(8)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至少現在在台灣,有幾百萬人的偏好順序,很明顯的已經把國家安全放到最高位,放到其他國家幾乎可以說是民族主義者了。而這些看起來超「民族主義份子」的組成,很可能有非常高的比例,在政治、文化上的偏好,根本上屬於當前普遍定義的左派,這其中有相當多社會主義者,甚至對馬克思相關學說非常熟稔。 最後一篇之前,要來做一點小結,這八週畢竟只是一種科普型的解釋法,算是導讀的導讀,有帶到一些思想史的東西。 ...

結論,意識形態到底是什麼?
嚴謹的定義上,是一種路徑指引,指引我們朝向某一個方向前進,在操作上來說就是當我們在政策上遇到要選擇,還是生活上碰到要考慮的大小事,我們會有怎樣的偏好,以及如何的傾向。但如果我們把意識形態,也就是現在俗稱的左派右派(不管你用哪種量尺去區分),作為「我們必須要這樣做」的理由,那通常都會陷入很奇怪的狀況。
這是因為,社會規則的產生廣義上來說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上而下的法律制定,另一個是下而上的習俗建立。更可以說,通常一個社會要穩定,由下而上「長出來」的會比較好。請注意筆者這邊說的是穩定,比較好的意思指的是就「穩定」而言,並不是就價值上下判斷,認定長出來的就較好。
因為,社會不是只有本地,還有周遭國家。全球化後,各方的習慣與法律都會交流,大大的刺激本地的想像力。

疾呼改革者最常忽視的改革成本──時間

假設有一個土著社會,以殺人食人為樂,多年下來以此發展出一套完整可運作,也相當穩定的社會架構(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過),那麼就可稱其「穩定度」較好。可今天遇到外來的他者,對此文化極其不滿,因此產生對抗(抵制)--不管是在經濟、文化上拒絕交流,軍事上採取敵對的態度,這個土著社會不會從而產生內部反對的聲音,由內顛覆掉這個食人文化?
可以想見的是,要花數十年慢慢淡化這個習俗到被周遭國家接受,跟數個月內強制轉變其風俗法律,投入的資源跟產生的犧牲,絕對是不同的。這個例子只是要表達,當我們在談論轉變,意識形態的衝突時,都不能忘記時間的意義。

美國撤出阿富汗(下)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昨天講了那麼多,好像都沒提到重點?這筆者說了,太多分析,重新講一次也沒意義,還不如貼連結整理。這邊則要談點別的,給各位讀者不同的角度。在談整個阿富汗問題前,要先說清楚,多邊主義在這裡沒有什麼用,一般的多邊指的是可以共同合作,但前提是參加者要有共通的準則,或起碼有一些共識。阿富汗這邊別說周邊國家的價 阿富汗, 聖戰士, 美國, 經濟, 伊斯蘭, 台灣經濟, 塔利班, 賓拉登, 伊拉克, 國家

  • 阿富汗可當作一個案例:「徹底改變經濟模式,才能改變阿富汗」
意識形態到底是什麼,這其實很難用簡單的案例來表示,因為偏好是個人從小到大養出的,可以說就是社會習俗與法律習慣共同去灌溉成長。多數人並不是自己去發展出有系統的意識形態,現代社會是個人去挑選自己接受的意識形態,然後這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嚴重的衝突,並非是我們常見的,所謂各派系的價值對立衝突。
而是由下而上「長出」的,屬於本地的資源,能否與我們採用的意識形態相合?

改革有路線之爭,但都得正視社會現狀

在營養午餐案例中,如果大家的資源都足夠供應學生吃到均衡的三餐,那麼不管左派右派,就解決此問題都容易產生共識。因為問題非常具體,也不是說沒有錢,那剩下的頂多就是怎樣去執行到好,若各派系都有相關經驗的人,通常不會有什麼難解決的。雙方的爭執點,可能是要不要常設一個營養午餐伙委,或提高伙委的層級,要不要在教育局增加一些新的監管業務。
但如果國家就是沒錢呢?根本就沒營養午餐的餘裕,通通都是自己帶便當,或是每天訂外食呢?會不會出現左派認為學生午餐重要,右派覺得不重要這種事?不會,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這種事,差別是在於偏左的會認為,政府要編列特別預算或是其他地方補過來,右傾的則會覺得先提供部分支援,讓家境不好的可以先得到午餐補貼。
極端一點,現在在打仗了,維持學校運作已經是極限,那麼還有營養午餐這種事?此時不管你屬於哪一邊,除非認為國家打敗仗無所謂,不然都會支持自己想辦法,差別在組織怎樣的家長團體,或是社區扶助隊等運作了。
這就是所謂的,你有沒有那個土壤,可以讓此意識形態可以運作?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一個社會運作穩定,必然會有某一些特定的意識形態在做指引,而這個指引是從過去的歷史,也就是從發展脈絡產生。原本的脈絡,不管你喜歡或是不喜歡,現狀的運作邏輯就是如此。
這種差異不會是憑空產生的。

需求有共識的問題好解決,但沒有免成本轉換這種事

若我們要加入另一種意識形態,通常的情況並不是說,在保守主義盛行的社會突然跳入自由主義思潮,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大半的狀況,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問題進行改革,而現有的社會偏好、路徑指引屬於意識形態上,很難加以解決。這很像是說在台北去高雄的案例上,想要2小時公共運輸可抵達,那麼既有的火車顯然做不到,只剩下飛機,但又想要價錢低一些、搭乘便捷些,就沒有可用手段。
此時不支持蓋高鐵都不行,那麼優先討論的問題,難道是錢嗎?並不是,是在這種意識型態上,台灣人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快速南北運輸的需求,還是認為火車搭幾個小時都是合理的,若台灣大多數人認為「花好幾個小時才對,2小時內南北通達又可以低價便捷,是邪魔歪道的褻瀆」,自然就不會發生。
你會覺得這比喻好怪,那是因為就交通的案例來講,交通需求的本質之一就是便捷,如果有其他辦法,可以快速通行又沒多少成本,為何要反對?所以我們遇不到這種「交通本就該慢慢來」的基本教義派,其他方面讀者就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扣除掉交通、營養午餐等有直接利益關係的,在習慣、風俗等方面,真的就有完全無法接受的項目?
編:其實還是有,這也是議題多層次的證明(時間 v.s. 生態)。來源
而要抵銷這種無法接受的副作用,勢必要付出額外成本,無論這個成本是經濟上的,還是文化上的某種交換,總之沒有無犧牲零成本的無痛轉換這種事。

想以大義碾壓別人,往往出於傲慢或無知

台灣當年大多數的意識形態衝突,追根究柢都是在對於既有資源的運用上有歧見,很類似說都更拆遷你家,多少錢你會買單?這種問題。經濟上的好解決,文化上的難搞定,我們常常低估抵抗改變的人所能接受的成本,又過度高估了自己接受改變的水準。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意識形態可以說是一種偏好,但你不可能在沒有根柢上的環境去執行。好比颱風後斷橋導致鐵路沒通車,卻堅持要搭火車通行; 就真的沒預算,卻還是堅持學生營養午餐每人100元。
問題總是在,我們怎樣評估這個環境,有多少的資源可以使用,綜合之下眾人能夠承擔的改變又多少。若承擔的太重,反對者當然變多,此時責怪他人不支持好的意識形態是很傲慢的。
尤其是自己不需要負擔損失,還算是得利者在大聲疾呼改變,造成的反彈就更加巨大。
所以,針對議題本身,進行有意義、現實感的討論,列舉可用之手段與技術,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所謂左右派之間的差距,其實小的可以。
而那些認為,某個特定價值,其適用、影響範圍也不大,卻必然有極高的重要性,必須要多數人付出犧牲來成就,此類人的人品通常也都有不小問題。

  • 宅編私心推:《姊嫁物語》等關於中亞的作品多少都會提到,掠奪在當地成為某種程度受到認可的維生方式,因為外在環境生存艱難,即使多數人都不想成為掠奪受害者,或某個程度上不偏好這種以血換血的生存方式,在生活艱困下仍是無法光憑理念可以去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