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在進入西元2000年後,還看到有陣形的存在嗎?我們最後可以說,陣形不是一種結束,而是概念的重新展開,戰爭的風貌數千年未變,只是進入近代後的技術發展太快,導致概念解構又重構的速度更快罷了。

戰略學進階──陣形(12):坦克到現代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在無線電通訊的發達,以及車輛等快速移動的手段出 現下,前線已經不需要全線駐軍。若敵軍集結大軍,我方再相對也集結即可,倘若發現無線電干擾,也正好表達敵軍進攻的意圖。當射程拉到數公里以上,戰場就會跟第一次大戰不同,這點光從第二次大戰後,韓戰、越戰再到波灣戰爭,技術的進展是一日千里。但實際上? 陣形, 戰術, 戰略教學, 現代戰爭

通常我們指的現代兵器,泛指飛機、坦克、大砲,不過隨著90年代的波灣戰爭後,似乎有了很大的改變。
加上了電腦技術的突飛猛進,光是戰機的世代進展,就讓人感到時空錯置,F-15曾經是天空的霸主,卻在紅旗軍演中被F22幾乎是大比數的完封,這在之前的世代交替中是沒見過的。但是否表示科技的代差已經到了幾乎是絕望的地步?又讓人感到好像不完全是這樣。
讀者若有追這整個戰略系列,可以回頭看最前面的導論,有提到時代差異的魚骨圖,指出在波灣戰爭後,超級電腦模擬以及奈米科技,改變了現代戰爭的樣貌。這是因為模擬演算速度的提高,使得對戰爭預測的能力也更精準,不能再用精神論去彌補所謂的差距,其次是奈米科技的複雜,使得現代戰爭若沒有加入更深厚的理工基礎,就無法理解其中的差異。

戰略學入門教學:戰略思維的演進(1)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本系列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 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我們要開始拆解經濟、技術、軍隊這三項戰略要因,並將之對應到人類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其戰略要因出現的時代。 戰略, 戰略教學, 古代戰略思維, 王立第二戰研所, 軍隊, 戰略, 部隊, 將軍, 將領, 控制, 訓練, 指揮官, 時間, 國家

這不是說戰略學從人文學科轉到數理學家手上,只是代表奈米科技對現代兵器的影響之劇烈。
那這對於陣形,又有什麼影響?
本篇會聚焦在現代戰爭跟傳統陣形的形式上,勉勉強強做出有意義的分析(真的很勉強)。

大型戰爭的消失

第一次波灣戰爭,聯軍聚集了五十萬大軍,聯合陸海空三軍,以摧枯拉朽之姿擊敗伊拉克。這可以說是陣形迷的最後榮光,因為在此之後的戰役,幾乎就不存在所謂的陣形,只剩下概念。

波灣戰爭的伊拉克佈陣

回顧一下波灣戰爭,大體上來說的佈陣,陸海空可以用下面幾張概略來說明,之所以沒有細部的是因為,網路已經夠多分析,筆者的繪圖功力又很爛,所以焦點放在概念解說就好。
大體上就是有步兵用壕溝,在壕溝之後有加固的沙包或是掩體,讓坦克與大砲可以躲在之後,靜待聯軍的攻擊。像是上圖的這種陣地,伊拉克一個師的部隊,可以說由數層這種交叉掩護的防線所構成。防線上有幾個師,連成了一連串的密集陣地,要說伊拉克的防守不夠好,陣地挖掘得不夠嚴密,實在說不過去。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扣掉空中轟炸導致士氣渙散的部分。
第一,射程不夠長,相較聯軍的坦克、自走砲,伊軍的火砲射程都略遜幾籌,再加上攻擊直升機跟空中的攻擊機,幾乎是被壓著打。難道伊軍將領都不知道這些實況?當然知道。
所以原先的構想,就是加固陣地防禦,頂住聯軍的第一波進攻,等到進入射程內,再開始還擊。這必然會有一定的損失,而全世界甚至連美軍自己,事前預估進攻這些強固陣地,都不敢說損失極微。
第二,精準度太高,伊軍完全沒有預想到,聯軍的攻擊如此精準,說是彈無虛發是太誇張些,但像是攻擊直升機發起的第一波攻勢,往往就將陣地中具有威脅性的重砲悉數摧毀。等到聯軍裝甲師開火,伊軍已經沒有可以反擊的主要武力,以至於大部分伊軍部隊,接戰後不多久就開始潰逃,主因即在此。畢竟跟原先預想差距過大,毫無勝算的戰鬥怎麼打下去?
第三,錯估現代電子設備的能力,伊軍曾經在沙暴中發起反擊,因為他們認為在沙暴中,聯軍的精密觀測設備效力會減弱。事後證明,聯軍的觀測能力並沒有因為沙暴而減低,反倒讓進攻的伊軍被「開圖打」。可我們要說伊拉克方面沒有了解現代觀測裝備的人才?
也不是這樣,第一次波灣戰爭時,多少技術專家就明言,在沙漠氣候與地形中,以及沙暴等劇烈天氣下,電子設備會受損,紅外線等觀測設備會失效,對精密儀器的可靠性表達質疑。筆者會這樣講,是因為記憶不出幾年就會被重置,30年多後的今天,恐怕還記得當初多少各方專家戰前擔憂的人,剩下沒幾個。
意思是,換位思考,若我們是當時的伊拉克高層,不見得會認為聯軍的整體軍事能力,在電子戰上的差距會是絕望的,但其結果是損失數百人,讓百萬伊軍總崩潰。

美軍在波灣戰爭依然有佈陣進軍

在這當中,陣形有沒發揮出其效果?還是有,只是相對戰果不明顯,畢竟美軍對上伊軍都是輾壓過去,導致陣形看不出個所以。大體上,跟前一篇的狀況類似,三三、五五的車輛排成錐形前進,如下圖。
四個類似這樣個戰鬥群組成一個更大的群,再組成一個裝甲師,若我們把整個裝甲師的攻擊形狀攤開來看,會如下圖般的感覺。
四組一群,把射程等繪製成一條攻擊線,會像下圖這樣。
這概念運用起來就是,裝甲車在前方發揮觀測跟掩護側面的效果,當發現敵軍時就先用飛彈攻擊,擊毀清掃前進障礙。若沒有被擊毀,或是已經進入主戰坦克的射程內,就交由坦克開火。然後每一群中不同組都可以交叉掩護,形成一個非常深厚的火網。
只不過實際遇到伊軍時,真正有到師級的坦克大決戰,對轟的場景都沒出現過就是。
反過來說,伊拉克軍的反擊,基本上也差不多是類似的狀況,只不過裝配的坦克形式不同,比較像是一字排開的橫陣,或是略有矛頭的錐形陣。當然,陣形沒有發揮效果,全部都被聯軍掃平。

戰略思維改變:對抗先進國,只能以小衝突磨耗

我們可以這樣下個註解,大型陣形確定行不通,概念就是這時候出現的。在超長的觀測距離跟遠距武器之前,陣形排列的效果已經消失,聯軍沒有排陣,直接橫列壓過去,恐怕也會跟原本的戰果差不了太多。
但這個概念的改變,比較像是同等級之間的對戰,例如坦克對坦克、飛機對飛機的決戰思維要改變,倒不是陣形徹底消失。因為波灣戰爭讓世界各國,明白到國力落差太大,科技代差過鉅,談論什麼五行八卦陣的效果都是白搭。
往後各國都進入到軍事事務改革,尤其跟伊拉克類似的蘇系軍隊更是如此,連台灣等美系國家也一樣。而這30年來的改變,更讓我們理解到,世界變化的快速,到底有多驚人。
1999年,北約光用轟炸就擊垮了南斯拉夫。
2001年,美國911後的反擊,只動用了小部隊,就依靠合作跟情報翻掉阿富汗。
2003年,美軍只用了一個師,就滅掉了伊拉克。
或者更應該說,有組織的反抗在現代化差距過大的軍隊前,不具備任何意義。大型戰爭看來短期內已經消失,要對抗這種先進國家,只能靠小規模的衝突去磨耗,在非在軍事面上去戰勝。

陣形回到戰術面,戰略終究要看政治指導

而志得意滿的美軍,也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反倒更加驚恐,知道科技落差將對帝國產生致命影響。(編按:也就是軍事衝突開始變為不對稱作戰,這一方面是因為戰爭、戰略的意義改變,可參照「非常規戰爭的戰略」「核武戰略」等;以及美國國內政治指導等問題)

戰略學入門教學:導論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戰略學看似一門包羅萬象的學問,實際上也接近如此,但這卻讓現代人 想學的不得其門而入,已經浸在裡面的則不知未來方向。本系列將是以教學目的,簡化需要大量閱讀才能歸納的重點,將戰略學之複雜轉成易於理解全貌的專欄。 戰略, 戰略教學, 王立第二戰研所, 國際觀點, 戰略, 軍隊, 團體, 思想, 戰爭, 組織, 閱讀, 影響, 資源, 基礎

而要降低地面部隊的傷亡,陣形的意義又開始回到戰術面上,也就是各種小型衝突,跟綏靖任務。
也可以說,同等級間的對戰不再,坦克對坦克的陣形消失,遇到科技落差大的敵手,仍必須依靠其他兵種交叉輔助。若在落差更大的情況,步戰協同等二戰概念似乎又回來了,在綏靖任務中不能清鄉,也不能無條件轟炸,落單的戰車容易被獵殺,沒有裝甲保護的步兵在人數優勢的包圍下也不易存活。
所以時代倒轉回去?
那也未必,更應該說科技的輔助更加重要,擁有精密儀器可以觀測的軍隊,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控制區域,也能用更少的兵力達成任務。而對手則需要更多的軍力才能填補這些漏洞,不然在有高機動力的先進軍隊前,極容易被滲透破壞。
換言之,天時地利人和,想要戰勝科技更先進的軍隊,條件就要更加齊備,尤其像是阿富汗跟伊拉克,要打贏美軍就得要三者齊備,不然多是落敗收場。
再不然,就是戰略面上,讓美國自己失去戰略意義,而非戰場上的失敗。這就回到美國國內政治問題,像是阿富汗定義敵人錯誤,伊拉克戰略目標錯置,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果美國採取純粹帝國主義手段,不聽從國內自由派意見、NGO團體的壓力,中東問題早已解決。
但這就不是陣形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政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