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共同富裕要解決什麼問題?
毛澤東早在1955年第一次明確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老毛的理解就是革命解放生產力的基本觀點,大躍進、按勞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一化三改道路等,弔詭的中國被老毛折騰半天,居然是走上毛澤東在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中批評的『平均主義』,均貧的社會主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鄧小平也高舉『共同富裕思想』,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但鄧小平在共同富裕的大帽子下,卻是提倡『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帶動幫助落後的地方,如今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是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如沿海地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讓中國發展成倒『丁』字型的社會階層。
區域發展不均是中國胡煥庸線成為東西區域的自然與天然的落差,城鄉發展不均來自中共統治中國的城鄉二元化,戶籍制度所帶來的限制,而所得分配不均,更多是管制手段所造成。
習近平在中共建黨百年政績就是『戰勝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更引以為傲,歷史性解決中國幾千年絕對貧窮問題,但中國存在是『相對貧窮』,李克強說中國有六億人口每個月可使用薪資一千元(人民幣),但還有像馬雲656億美元、馬化騰身價552億美元等超級富豪等級,貧富差距非常大。
經過四十年的實踐,中國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突出,社會階層流動也漸漸停滯。那如何處理貧富差距的問題?習近平都已宣稱完成全國都脫貧,剩下希望透過第三次分配,優化分配達到『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毛澤東的共同富裕,帶領中國走向均貧的社會,鄧小平的共同富裕讓中國走向分配畸形發展社會,而習近平的共同富裕的道路又會帶領中國走向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