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北,我街道
香港問題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慢慢的淡了,我香港我街道先出了,才出這本書,雖然沒看過那本,也對天龍國有比較多的實體體驗,看這本書看盡這繁華城市各種華麗轉身,以及街道間的人文故事。
作家們在這城市久了,有很多老臺北城的故事。那些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就在字裡行間。大城裡的小故事,沿著街道,很常有沒注意到、已經過去不再有的風景。透過作家的眼、作家的文字,讀者可以有新的看見,認識城市中還沒注意過的情節。
雜沓的人們走在這城中,讀來有種代溝感。大學之後才到臺北生活,老臺北的故事真的是一個心理、物理上的距離,那些天龍人沒辦法說明白的城市驕傲,和初來乍到生活在臺北的終究不同。隔座橋舊天差地遠,那真的是臺北,首都。
文青的經驗,帶著讀者認識老臺北,那些街道上,本以為還留下些遺跡,可以按圖索驥,四處憑弔。但讀完才發現,早已絕跡許久,不復存在。臺北城新的樣貌,在阿北的治理下,不敵疫情肆虐,一陣子沒去,就又新的風景。要在文青起來,不知是何時。抵擋不住全球化、疫情和資本主義的浪潮,秋風掃落葉,在書中或許可以找到一點文青風餘韻。
城市沒能留下的,還存在像是時光膠囊的文字中,有散文、有詩篇。圍繞在店家、學校和飲食之間,作家們真摯的文字,是真情流漏,且不論對這城市的感情,五味雜陳,什麼都有。可惜的是,他們各自表述,沒商量的散著他們的想法,沒有太多的修飾,就是說。
認同和經驗,交織著的是過去,一直綿延到如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到了這個不是我的家的臺北,唱的究竟是向前行,抑或鹿港小鎮,那是年紀、是親身經歷,譜成曲子、唱出一個世代的情感,這本書,約略是另一個形式,呢喃著臺北城,常常披著支那城市名的路名,卻長出自己特別的樣子。
短篇的文章容易讀,雖然每篇之間並不真的那麼相關,但也讓間歇的閱讀不致影響閱讀體驗。這城市每個角落都有它的樣貌,從每一個角度切入,都有一番風景。
懷想香港,文字能為臺北留下的,和香港不同。不能再訪的香江,和依舊經常走訪的臺北不同。城市的風貌除了歷史之外,還需要一些文化、政治。能夠因著香港,也燃起想要留下城市紀錄,既悲哀又是個難能的機會。也許錯過了,就真的不再有了。也許再找時間看看姊妹作,或許會有其他不同的感受。
推薦給也想認識不同風貌臺北的朋友,這些你不曾經驗、未曾觀察的角落,都是豐富這城市的元素。自由誠可貴,留下這些,且不論是憑弔、是展望,都看見這城市的生命力。天龍之所以天龍,那可不是隨口說說,而是作家信手捻來,就和別的城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