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感受 / Feeling Forwards
這個詞是來自Elizabeth Gould(伊莉莎白古爾德)的著作《沒有目標的那一年,我實現了理想生活》。真正的書名更長,還有個副標是「內心渴望比計劃更強大!『超前感受』夢想實現的喜悅,你的行動將完全不一樣。」
我個人是覺得英文的標題比較簡潔有力:
How to become the person who has the life you want.
要如何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要如何過上你想過的那種生活?再更簡單一點說,要如何實現你期待許久的願望?根據這位作者,運用「超前感受」就可以幫助自己做到。
如果你是從這個專題的第一篇文章(或前五篇文章)開始就陪著我一起努力至今的讀者,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應該會立刻在腦海裡“叮”一聲地有感應才對。
(四月在家隔離期間的讀物之一)
“這應該跟想像創造現實有相關性吧?”
“超前感受,這講的應該就是預設吧?”
“這會是另一種版本的吸引力法則嗎?”
“超前感受,跟假設法則一樣概念吧?”

有,是,是,and 對。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位作者Elizabeth Gould。
她現在是個事業成功的女強人,有個很棒的家庭,是知名演說家、作家、企業家。若光看她現在,實在很難想像,原來她以前發生過在車禍中目睹他人慘死、在家裡被闖入的壞人強暴傷害、罹患乳癌、化療手術、離婚失業、沒有錢生活等各種── 你會覺得只有三立或民視八點檔女主角才會有的── 悲慘經歷。
而Elizabeth Gould正是靠著「超前感受」,讓自己從悲痛和困境中走出來,讓自己走到今天這樣如此成功的狀態。不只事業重回巔峰,還遇到了如她所願的完美另一半,她曾經夢寐以求的未來,現在通通都實現了,這一切都是拜「超前感受」所賜。
Elizabeth Gould在書中舉了一個非常簡單好懂的例子,我擅自把內容改成我們習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