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過程

遠距工作的這段日子裡,我的生活習慣變了許多,比方說學會準備常備菜和冷菜,讓我平常可以享受下廚,又能省下處理食材的時間,容易烹飪與貯存的菜,也不用擔心煮太多而浪費。
聽音樂的習慣也是,這段期間,我開始聽起古典樂,其實也沒有什麼浪漫的初識過程,只是那天特別想要聽些沒有人聲的音樂,然後,想起了昨天看的紀錄片裡有首很熟悉的鋼琴配樂,是貝多芬的《月光》,就這麼按圖索驥,一路聽下去。
應該不會有人否認,音樂與回憶是多麽緊密的連結,這些古典樂曲在我腦中喚醒的,並不是什麼刻骨銘心的記憶,而是些被裝箱塵封了許久許久的,幾乎沒有其他方式能夠憶起的小事。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離開辦公室的心情。
有天下午,聽見音響傳來熟悉的放學鐘聲,那是離開小學後早就忘記的旋律,原來是來自德弗札克的第九交響曲;或是聽卡農時,回想起小時候看《我的野蠻女友》哭得一塌糊塗的黑歷史。
(從 1:04 開始的那段旋律,很讓人懷念吧?)
不只是往事,也常遇見曾在電影中聽過而留下印象的曲目:《大開眼戒》裡令人發寒的圓舞曲,來自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卓别林打開收音機,出現的是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以及《發條橘子》和《決殺令》裡,一再出現的貝多芬。
我們的記憶裡,存在許多沒有名字的旋律,他們也許不像命運交響曲的前四個音符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但你知道你曾經沈浸在這段旋律裡。若少了這些旋律,經驗過的那段往事與電影會不會少了幾分精彩?我想是的。
再次遇見這些旋律,並找回它們的名字,是聆聽旅程中的樂趣之一。但是,在咀嚼完美好的回憶後,為什麼我還會想要繼續探索下去呢?對我來說,古典樂的魅力是什麼?

古典樂的魅力

對我來說,古典樂是種很難聽懂的音樂,我到現在還是這麽覺得,我看不懂樂譜、對奏鳴曲式一竅不通,也聽不出華格納的歌劇裡,代表角色與情節的那些旋律,當 CD 背面的導聆寫著:「作曲家使這段旋律以不斷變化之姿重複出現」時,唯一出現的只有我腦中的無限問號。
為了搞懂我這種瞎聽的人,到底能不能稱得上「喜歡古典樂」,我到書店裡買下了《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這本書。
在《古典音樂之愛》帶領讀者的,是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音樂家,但在書裡你不會看見過於艱深的樂理,或樂派的歷史演變,而是一本想帶讀者進入古典樂宇宙的「推坑書」。
這本書的篇幅不到兩百頁,我卻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完它,因為作者是如此熱情地描述古典樂,從故事、背景到樂曲結構,讓我無法不暫時放下書,戴上耳機聽完整首曲子再繼續往下讀,深怕錯過了作者描述的任何元素。
它也是一本調味指南,如果你覺得每首古典樂聽起來都差不多,作者提供了許多方式,讓聆聽者能更沈浸在古典樂裡,但我不懂樂理,沒辦法領悟作曲家變化旋律的魔術。
對我來說,最有感的是樂曲的歷史脈絡與創作動機,這首樂曲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創作出來的?它對作者的意義又是什麼?透過樂曲,作者想要傳達什麼給聽者?
從不同的方式理解音樂,你會感受到這些旋律並不只是音符的排列與組合,也是一段對話、獨白、夢境、宇宙漂流或在寧靜的樹林間散步。
若聽貝多芬晚年創作的奏鳴曲,你會聽見作曲家將現實的悲慘縫入樂譜裡,那時,他已經喪失全部聽力,冗長的監護權訴訟使他精神飽受折磨,健康與經濟狀況陷入困頓。
而第 29 號奏鳴曲的第三樂章,就像綿長的哀傷在幽暗低谷裡徘徊;像長途火車窗外千篇一律的風景;也像聲音低沈的老人,控訴上天讓他遭遇不幸的無盡嘆息。
但同時,我們也聽到強烈的希望,與對人類的熱愛,透過第九號交響曲拔山倒樹而來,那是一首能夠淹沒思緒的磅礴交響曲,說明了貝多芬的作品不只是公認的傑作,也是對普世的關懷,這份關懷從致敬「自由、平等與博愛」的英雄交響曲,到高唱團結、友愛的第九號交響曲皆是如此。

你永遠是樂曲的最終詮釋者

你認識的古典樂曲,不會永遠保持同一個形象,你對它的理解(無論是樂曲結構或是背景)、聆聽時的情緒、讀樂評或導聆,都會改變你對它的認識。
這不是很棒嗎?就像是與它不斷地對話,但聆聽不用言語,不需要選擇合適的詞彙,或是拐彎抹角的話題,樂曲會直接地回應你,每次都會,再由你來決定如何詮釋它,不會有壓力,你隨時都可以走向下一站。
古典樂的世界之大,讓「進入古典樂的世界」這句話讓我感到有些卻步,我不希望帶著哥倫布的心態航向自己未知的領域(也不想和他有一樣的下場),那隱含著要完成某些目標或是有系統的理解,同時也代表著壓力。
也許,可以換上另一種方式,試著讓古典樂進入你的世界,旋律就會在對的時間出現,就像《古典音樂之愛》最後所說的:「你所理解、詮釋、擁抱的樂曲,最終將會成為你人生的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