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婆的歡喜生活
翻譯小說讀得最多的,應該是日本,其次是歐美。東南亞的部分幾乎沒印象,或者都看些文化研究的作品。這本以緬甸宗教信仰為主軸的小說,恰巧補齊了這個缺口,作為了解當地生活的一種視角。
偽娘確實是個爭議的存在,生理性別和刻板印象的共伴效應(隨便講),使得這樣的性別認同總是承受相對多的壓力。但知道的比較多的也是日本的例子,及至去年中到今年爭議不休的跨性別議題。
在緬甸信仰中,這樣的人可以靠擔任神婆維生,是一種類似乩童的存在,能占卜、祈福代禱。而神婆有時覺得半哄半騙,稱炒煎,如註解所言約莫是兩情相悅的詐騙,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當然,酬神這檔事,還是有些排位的。就和所有的社會系統類似,都有個階級,規模化之後,自然有新的商業模式,收費什麼的,產業鏈發展起來。偽娘的表演,也需要有人打理,於是開始了分工,建立起偽娘團隊的交互關係。
然而,在充滿中下階層的俗民祭拜中,仍舊有偷搶拐騙的事。買斷別人的人生,類似奴僕般的豢養在已開發社會覺得人權失喪,但在那樣的社會中,儼然是生存的一種選擇。在偽娘身邊打雜安排,亦屬一種職業,只是和勞雇不同,關係、生活緊密相連。
對於這樣的關係建立,偽娘並不都占上風,即便主角的地位頗高,甚至在儀禮中有了正式的名號。但和自己團隊的關係,基於情感上的需求,類似BL的情感也是存在的。然而金錢交易組成的團隊,並不每人都安於此,及至尋芳問柳,偽娘也有自己的處理方式,極盡羞辱的PUA,正是關係恐怖平衡的元素。
對於信眾,偽娘也發展出自己一套處理問題的體系。精緻的妝扮和出眾的表演。附神一般的傳達神靈旨意,又同時心裡明白都是煎炒的伎倆。有錢能使鬼推磨之外,也能使偽娘說出一串更具篇幅的祝禱,先是不管到哪錢都好使的氛圍。然而自欺欺人維生的日子久了,總有些情緒以及不滿足,而這些錢買不來的部分,也都靠某個程度的金錢找方法減輕。
面對偽娘,在各個社會階層無從解決的問題,都在神廟祀祭中找到救贖的可能。祈求來年順遂、問題解決,這些祝福的口惠,偽娘都給得起。信眾的自我應驗和納貢,就成了年復一年安身立命的劇碼,維繫著社會的運作。困難的環境中,或許也是一種安心的力量。及至尋找真愛,又離不開偽娘的操作,那可是另一個沒有明白陳述的故事了。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點,是生肖還有用星期分的,週三還分上下午,算是另類文化知識,從看小說中,另外得到的樂趣。
推薦給也想透過其他視角認識緬甸的朋友,後面還有四篇短篇,是本容易看完的小說,翻譯也還通順好讀,能作為接觸新南向國家文學的入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