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好書《連結之戰》重點與心得分享 - 超政經好書選#01
《連結之戰》是歐洲智庫對外關係協會創辦人Mark Leonard的新作,去年曾去選《金融時報》的經濟類年度好書。這本書所探討的主題-當代世界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緊密連結,必定產生衝突,但也因為連結太深,靠戰爭解決衝突的機會不大,反而會訴諸於各類“非和平“手段-乍看是無法解釋還在進行中的俄烏戰爭,但除了戰爭這個作者分析誤判的面向外,其他所有衍生的戰場外衝突都已經在本書中得到預言,因此非常值得加以介紹。
作者的背景也很特別,爸爸是英國人是良心拒服兵役者,後來變成工黨國會議員。媽媽是猶太人,在1944年和雙親藏在法國的修道院才躲過迫害。
作者的第一本著作是2005 出版的《歐洲如何打造21世紀》,後來在2008年又出版了《中國怎麼想》。在著書寫作之餘,他在2007 年為了推廣用外交而非戰爭來解決國際衝突,創設了一個名為歐洲對外關係協會的智庫,一開始便有超過 二十個國家的員工,在歐洲七個國家設立辦公室。
他這本新書的核心論點是,當世界因為科技而連在一起,變得越來越擁擠的同時,這些接觸點也會引發更多紛爭,還增加了干涉彼此的機會。還有網際網路允許國家之間互相比較、模仿,在過程當中漸漸地趨向互相競爭。接下他便開始一步步論證,為什麼競爭會因為連結而產生,以及產生的連結如何成為競爭的武器。
第一章:概述-連結製造了衝突的機會
本章亮點:作者親身拜訪了人臉辨識大廠商湯科技。在描述拜訪之前,他先概述了中國的網路環境概況,還有十年前阿拉伯之春後,已經被捕的前網信辦蘆主任盧煒是如何強化對網路的控制。他提到商湯科技的監視系統,能預防犯罪 並已經用在新疆與在山東榮盛進行試點的社會信用評分。重點都是預先防範 犯罪和反政府行為。
中美之間的連結,為中共帶來許多不確定與害怕感受,中共擔心國家體系因連結而面臨挑戰與勒索。所以其實在人們討論的經濟脫鉤前 ,網路世界早已脫鉤。作者還猜測了臉書的老闆為何態度出現大轉變,一改之前的百般討好中共,他也不確定是發現美國整體民意對中共的態度變了,還是想將中共呈現為巨大威脅為臉書自己濫用數據的行為轉移焦點?
但作者提醒,雖然臉書轉變了對中共網路政策的態度,祖克柏格的員工還是 私下嘗試模仿中共網際網路巨頭,如微信、抖音。從許多方面來說西方變得更中國化,符合作者認為的,在密切連結中的兩方會變得越來越相像。
在拜訪臉書時,他第一次理解到美中雙方在使用資料的各個面向趨於一致,
還有人們看到中國領先世界,監控一切的政府時所感到的恐懼,這很像面對美國的監控資本主義時所出現的感受。
這說穿了是個詭異循環。當初認為連結會讓所有人聚在一起,中國現在擔心網路會改變他們 而開始策略性的網路脫鉤。但現在中國的公司是如此的成功 反倒引來西方的公司開始模仿中國的商業模式,這個趨於一致的現象,正在增加產生紛爭的機會。
作者在2017年去參觀臉書時,被團隊的物質待遇優渥和平等主義者的精神所驚豔。他後來領悟到,這和毛澤東時期共產黨宣布的目標很像:將生活與工作 融合的決心與崇高理想主義。相反地,他在北京遇見的創業人士,居然比臉書總部的社會主義者,更像不擇手段的資本主義者。但到了2019年他再去拜訪時 ,臉書因為各種爭議,氣氛低迷很多 祖克柏格也被迫改變很多政策。
本章最有趣的部份是談到Peter Thiel,說他被 法國哲學家Rene Girard所影響。Gene Girard的理論是人類彼此模仿的能力,才是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模仿 允許我們學習、發展語言、宗、 創造我們身分認同與文化。模仿還解釋了慾望。他不認為慾望源於靈魂深處,而是從別人身上而來。
當為了慾望而開始模仿時,雙方會開始更在意對方。為了得到他們都想要的事物,雙方會開始鏡像模仿。然而諷刺的是,這個對立狀態越來越激化。鏡像模仿便開始讓本來區分他們兩者的特徵消逝。最終,兩個對立者變成彼此的複製人。
Peter Thiel 在2018年曾和Russell Berman 在史丹佛一起開一門叫做國家主權與全球化科技的限制。Thiel在課程中指出,美中正變成的彼此的模仿複製人 當它們使勁地與對方競爭,而模仿對方的強項時,不可避免地,他們會越來越像,它們對彼此的反感會同步增加。
第二章:社會因為忌妒心而分裂
作者舉男同性戀的約會網站Grindl為例,當作因演算法讓更多的小同溫層出現的例子。因為連結一方面讓人產生同情心,另一方面也製造了忌妒心的瘟疫。 本章引用了社會學家Leon Festinger 的社會比較理論: 大多數人用互相比較來定義自己的身分認同 藉由比較德到自己比別人好的部分 因此得到自尊 反之則失去
還提到另一個去進一步發展 Festinger理論的人:Henri Tajfel。他發展出一種 社會身分認同理論,透過實驗,Trjfel證實,在競爭的背後有更原始的動機。能夠擁有身處一個群體的資格是人類身分認同的核心因素,也是讓人感到自豪的源頭。即使這個資格是完全隨機分配的,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感覺更好,人們傾向於將正面的素質連結到自己所屬的內團體認同上。同時詆毀不屬於這群體的人。
這個實驗在政治層面的涵義是在奈及利亞人不再拿自己國內的其他奈及利亞人當比較的對象,而是與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相比,這樣的影響同樣在英國、美國發酵。
第三章: 國家文化
本章作者把他的論點適用層面從個人提升到國家,例如英國出於忌妒把國內的問題怪罪到移民、歐盟,還有川普為何選上美國總統。作者還引用了一本已經成為談當代法國經典的書,《邊緣法國》(La France Peripherique)。在書中法國己大都會區成為全球化的光鮮案例,充斥者管理層與辛勤工作的移民。另一方面卻有六成人口,生活在中小型城鎮,享受不到全球化帶來的益處。
最有趣的是提到東歐的部分:2017年波蘭總理稱國際投資人為殖民者,並指波蘭身處的價值鏈 (其實就是德國供應鏈) 已經淪為德國的殖民地。不僅陷入 低技能經濟體的困境,所以的利益都被送回其他國家境內的總公司中。因此操控這些尋求國家獨立自助的運動除了跟金錢有關,也和受損的自尊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