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来回归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

在「50年不變」的中場,回看97轉變之年 專訪香港攝影師朱迅|端傳媒 Initium

  • 撰文:難分
  • 攝影:朱迅
  • 2022-07-02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1997年也是攝影師朱迅(Birdy)人生中照片拍得最多的一年。

6月30日,回歸前夕那個暴雨天,他更是忙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傍晚拍完了民主黨集會、中環降旗儀式、總督府送別彭定康的不肯離開的人群,他把菲林送回趕著截稿的報館後,又馬上去到銅鑼灣和蘭桂坊,拍攝慶祝回歸的外國人。他記得途中在的士窗外,看到夜空綻放著煙火。

凌晨時份,朱迅再趕到上水拍攝解放軍部隊進城的畫面。滂沱大雨中,一輛輛裝甲車和運輸車輛在他眼前駛過,在輕微水浸之下,街道濺起了水花,全身濕透的他,看到車上有機槍和一批批木無表情的軍人,與之前「見慣見熟」的英軍形象有著強烈對比。

直到拍完最後一架車經過,朱迅自覺整個人的氣力都用盡了,回家便倒頭呼呼睡去。

朱迅指,今年來到「50年不變」的中場,正好是回顧97的最佳時機。最近他舉辦《HK1997》攝影展和推出攝影集,書中收錄過百張照片,從政治、經濟、民生方面,回想那年。

  • 1997年7月1日零晨零時,香港正式回歸中國,告別殖民地身份。市民高舉自製的英女王、董建華、及戴卓爾夫人紙牌頭像 ,高叫起哄。
  • 1997年6月30日,黃昏六點,細雨紛紛,場面莊嚴,這是和平紀念碑,回歸前的最後一次降旗儀式,由英軍黑衛士兵團負責。
  • 回歸後, 解放軍營開放給市民參觀, 小朋友一嘗揸槍的滋味。

回流1997

「1997年是轉變之年,雖然不是明顯的轉變,但肯定是變化的開始。」朱迅形容。

朱迅早年曾在加拿大生活,九七之前回流香港,為的就是紀錄這歷史意義重大的一年。有人對他說,要等150多年才能見證一次回歸,他想到可能一生人只有一次機會。他的動機非常清晰,既然自己懂得攝影,因此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用影像紀錄香港,要回香港做一個1997年的全面紀錄。

「當時我還是很年輕人,有一股熱誠,有事發生就去拍。」朱迅說。

  • 駐香港英國皇家空軍在香港上空巡邏 ; 由市區飛到羅湖邊境巡視。機師的飛行服及地圖,非常英式懷舊。
  • 1997年仍在趕工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會是進行回歸儀式的歷史場地。
  • 回歸後的第一個清晨,解放軍在滂沱大雨下,從上水進駐香港,政權從此改變。
  • 不完美才是完美,這是回歸後解放軍首次在香港土地上的熱身;在炎熱高溫下,於政府大球場準備為香港市民軍演,很難得才可以看見他們不同步伐的跳躍。

英軍與解放軍

他從踏入1997年銅鑼灣海傍的子夜鳴炮開始拍攝,人們穿著漂亮的蘇格蘭傳統服飾、在鳴炮前圍圈跳舞、風笛手吹奏著代表送舊迎新的歌曲《Auld Lang Syne》,這首曲在港督離開總督府和英軍告別儀式中亦有奏起。

朱迅紀錄的包括為舉行主權移交儀式而在日夜趕工的灣仔會展新翼、將要接載彭定康和查理斯王子離開的不列顛尼亞號駛進香港水域、尖沙咀碼頭九龍皇帝字跡旁邊的BNO燈箱廣告,象徵「馬照跑舞照跳」最後一次英皇御准賽馬日。

回歸前夕,得悉傳媒可申請登上直昇機隨英軍在香港上空巡邏,於是他取得准許在機上拍攝,由添馬艦一直飛到深圳邊境,機上的軍人正拿著香港邊界地圖察看。

那年的七月,炎熱的正午時份,解放軍在大球場操練表演,「那天記者齊集,突然大會說不可以拍攝,著我們離開,幸好有位記者帶我們上了一座山另一個高位,才拍到一張。」照片中解放軍有些剛起跳,有些快要著地,神態、表情和地上的影子姿勢各異,形成非常有趣的畫面。

  • 左:害羞的小娘子啊,你為何以香港特區區旗,掩蓋你可愛的臉容呢?
    右:回歸當晚,兩位穿著英國旗圖案的美少女,非常搶眼,在中環穿梭,很有氣氛!準備歡送這片殖民地的最後時光。
  • 左:一貫以諷刺時弊,作飄色題材的長洲太平醮,97年的回歸造型特別充滿創意!這名戴著墨鏡的解放軍小女孩,既威嚴又可愛呢。
    右:97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回歸前的大型飄色巡遊,傳統中式禮服造型的小男孩,手持國旗半掩化了妝的臉,帶出一點神秘。

歷史符號

此外,朱迅捕捉大量英國和港英旗、王室、女皇頭像、特區旗、五星紅旗、共產黨徽號等符號。在愉景灣的國際龍舟邀請賽上,一位外籍女孩和香港女孩肩搭肩,身上分別穿了港英和特區旗服裝,神情落寞地走過沙灘。

在長洲太平清醮飄色上,扮演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拿著基本法的女孩。另一位女孩穿上中國新娘服飾,用區旗遮住面孔,朱迅說這「等同那刻香港,是一個神秘的未知之數,我們不知道未來會變得更好,或變成更差。」

「那年發生了許多事。」1997年2月19日,提出「一國兩制」的中國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逝世,無緣見證香港回歸。在銅鑼灣鬧市中有悼念他的大型廣告牌。

另一張照片,在灣仔天樂里中資銀行慶祝香港回歸的紅色標語下,有拿著同樣紅色抗議標語的遊行隊伍經過,「你有你慶祝,我有我遊行,這便是民主社會。」

朱迅回想,6月30日晚上,許多記者都來到中環政府總部,拍攝換上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一刻。「但我沒有去,我希望拍攝的是一般市民,於是決定到時代廣場拍攝他們慶祝。」有人穿上自製的港英服飾和水兵裝束,也有人拿著英女皇、戴卓爾夫人和董建華肖像紙牌在街上狂歡。

  • 1997年2月19日,提出「一國兩制」的中國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逝世,無緣見證香港回歸。在銅鑼灣鬧市中有悼念他的大型廣告牌。

急變中的香港

除了政治,他也拍攝了不少民生和經濟的照片,一位男子爬上象徵香港國際金融地位的匯豐銅獅子,及股災和樓市下跌時市民的面上痛苦扭曲的表情。

他花了不少時間拍攝了同年拆卸的荔園和旺角雀仔街最後時光,「有些可愛的東西,隨97年連同英殖時期一起告別。」他認為:「一個攝影計劃某程度上是做歷史研究,不只是攝影而已,由一個媒介發展到一個視覺、藝術和美學的研究。」

整年拍了的照片數量多到數不清楚,他花了大量時間揀選、整理和掃描這些底片。不少回歸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在展覽上看過這批照片後,對照片內容感到驚訝和好奇。

郵筒由紅色變成綠色,在香港很多事情一直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很快,因此本身是一年紀錄香港的計劃,他至今仍未有停止,一拍就是25年。他慨嘆,外國和中國不少東西有數百年歷史,香港很多老式唐樓只有60多年便想把它推倒拆掉,「想賺到盡,這就是香港了。」

  • 回歸前, 有人期待盼望、 有人擔心恐懼,還看總舵手如何在香港領航。
  • 左:這隻大恐龍是荔園的標誌,令人充滿幻想和期待!到了晚上,恐龍眼睛還會發光。可惜的是,荔園於97年三月尾跟香港人告別,恐龍就此消失了。
    右:中環匯豐銀行總行的獅子,代表著匯豐,也代表著香港……一名男子赤腳坐於獅子頭上,在抗議?還是笑看世人?
  • [馬照跑、 舞照跳]每逢賽馬日,馬迷都會到馬場朝聖。有中國官員特別提到:回歸後香港仍然可以「馬照跑、舞照跳」,意指在基本法保障下,一切都會50年不變。
  • 家傳戶曉的九龍皇帝,97年仍可隨街看見他的墨寶。在旁的香港英國屬土公民護照申請廣告BNO,今天看著,倍感唏噓!
  • 渡輪上,善信們在船尾向天向海拋出溪錢在祈求保佑香港?

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朱迅認真地道:「你知道誰是約翰湯臣(John Thomson)嗎?他在1860年代,將香港和南中國的影像保留,我們現在才可以看到清朝,即是香港開埠初期的影像。」

他說的是蘇格蘭攝影師、旅遊家、作家約翰湯臣,在攝影術發明不到數十年的時候,已帶備大型相機在1860年代遊歷東亞多地、包括香港、台灣、南中國、新加坡和吳哥窟,拍攝了大量珍貴的人文和社會景觀照片。

他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與湯臣接近,「我曾在澳門看到他展覽,我不敢與他高攀,但我的拍攝計劃某程度上具有同樣目的,就是將回歸前後那個時期的香港,那一年的影像紀錄下來。如果將來回歸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某程度上是湯臣近150年後的延續。

回看漫長的香港歷史,他認為:「最大的轉變,你可以說是1841年,2019年當然也有很大改變,但1997年在歷史上最重要。」

  • 朱迅。攝:林振東/端傳媒
撰文 難分
攝影 朱迅
策劃 林振東
©2022 Initium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