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实世界再无抗议示威,但在中港两地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依然有着不一样的网民回响。」

端传媒实习记者 叶晴川、Mavis Cai 发自新加坡

2022年7月1日,北京的户外屏幕播放香港特首李家超讲话。
2022年7月1日,北京的户外屏幕播放香港特首李家超讲话。摄: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

“小端网络观察”主要处理网络热议事件,简析事件原因、始末、经过及相关的网友反应,主要发表于端传媒脸书平台,为端传媒社媒组特色栏目。

2022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国安法实施后,今年的香港已经不见往年的游行示威的“黑白分明”,遍地只剩下爱国红和维稳蓝。

虽然现实世界再无抗议示威,但在中港两地不同的社交媒体上,依然有着不一样的网民回响

首个上任第一天就职开微博的香港特首

7月1日,新任特首李家超正式上任,同时开设Facebook专页、Instagram帐户及微博帐户。李家超的社媒开通首两小时,Instagram帐户有300多人跟随,Facebook专页则有逾600人赞好;微博粉丝就有6.8万人,截止7点半截稿时,李家超微博粉丝已达到近30万,并仍飞速攀升。

作为第一个在上任第一天就开始微博和中国大陆网民互动的香港特首,李家超一日内连发四则贴文,表示希望通过“分享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以加强“与市民互动”。他亦感谢了妻子在背后的支持,承诺将“严格按照《基本法》”落实“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方针,并对习近平在特区政府就职典礼上的发言加以重申。身为首位开通微博帐号的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微博得到中国网民的热烈回应,其宣布进驻微博的贴文获得1.1万次转发和1.6万次评论,#李家超开通微博# 词条点击率亦达近8000万。

在李家超微博留言区,不少人对其上任表示祝福,盼望他“拨乱反正”、“香港由乱及治、由兴及治”。“希望你带领下的香港重新焕发生机,也更加和谐稳定。”一位重庆网友写道。而在祝福香港“开启新篇章”的中国网民中,不乏催促李家超“尽快实现与大陆通关”的声音,更有人为其执政思路出谋划策。

然而,尽管李家超为贴合中国网民阅读习惯,选择使用简体在微博发文,但其提及太太时使用英文名称呼仍招致少量不满。有网友质疑称“爱港爱国,就没想给老婆起个中国名字?”、“太太是英国人吗?干嘛要叫英文名。”此外,一则曾被点上高赞、为李家超加油打气的留言“放开干吧,你背后有14亿在支持你”目前已无法查看,疑遭删除。

相较微博的火热气氛,香港网民对他开通社媒帐号态度明显冷淡许多。李家超Facebook专页赞好人数仅有约5500,IG主页跟随者不到两千,留言区不仅评论数难抵微博十分之一,“不和谐”的声音也有所增加。

致力于对李家超中文语法进行检视和纠错的Facebook专页“每日关注李家超中文水平”一如往例将目光对准其发布的贴文。该版主指出,李家超在一段感谢太太的文字中,连续使用了7次主语“我”,称其十分自大,“望住老婆,其实都系见到自己个样”;而在另一则贴文中,李家超更在一整个段落中没有使用任何句号,版主表示“大开眼界”,“完全打破咗我对句子的想像,原来句子可以当段落咁写!”

事实上,虽然中国网友对“新特首开通微博”反应积极,李家超持续飙升、每秒增速可高达十余人的微博粉丝数真实度仍然成疑。刷新其新增粉丝列表可发现,关注他的用户中包含大量无自定义名称和头像、粉丝数在10人以下的非活跃帐号。此外,另有Reddit中文板块用户发现,李家超微博主页在注册初始显示“信用较低”。尽管新用户信用分值较低为微博规则,仍有人调侃称微博对身为香港新特首的李家超公事公办,“有点不懂事了”。目前,李家超微博信用已上升至“较好”。

上至官媒,下至港媒,普天同庆再无质疑的声音?

微博似乎已经成了香港官员所重视的重要舆论战场,一边是特首玩微博与中国大陆网友互动,另一边从6月30号开始,微博将“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话题置顶热搜,该话题主语写道祝福“香港明天会更好!”,话题页的第一条微博即为央视新闻发布关于习近平在高铁香港西九龙站欢迎仪式上发表的讲话视频,并选取了“我的心、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等讲话作为文案。“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曲祝福”亦位于话题前三位,该话题页下为人民日报发布内地当红歌手周深用粤语演唱主权移交纪念曲《祝福》的视频。两个话题的阅读量都过亿,留言区则是清一色的“祝福祖国!祝福香港!”。

中国官媒陆续推出“祝福香港回归”视频,新华社首页即为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的相关报道,并另设专页,其中以“大湾区,大未来”为关键词报导多篇港人去大湾区生活就业的新闻;央视新闻制作专题片《香江永奔流》,包括〈明珠璀璨〉、〈枝叶关情〉、〈坚强后盾〉、〈拨乱反正〉、〈共进未来〉5集,其中〈拨乱反正〉一集讲述了2019年后,中央政府制定港区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带领“香港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影片中采访了多位亲中派人士如李家超、霍启刚等。《南方周末》6月30日发表“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人的湾区生活”文章,采访由香港到内地工作、生活的演员、律师、记者等。

事实上,《北京日报》早在2020年5月起,推出栏目“香江来信”,每周刊发一期,其官方微博表示该栏目曾邀请香港驻京办主任、立法会议员、警务处副处长、“警嫂”等爱港人士传递爱国爱港的声音。日前,林郑月娥为该栏目结集出书作序,她表示过去两年,中央果断出手,包括实施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使香港“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踏上由治及兴的灿烂新征程”。她又认为“香江来信”栏目为大陆读者提供一个“更快、更准确、更全面认识香港的窗口”。

除了中国大陆媒体,很多香港媒体也集中报导爱国“盛况”。星岛日报单独设立出主权移交25周年的专页,内容包括星岛新闻集团联合80多位香港名人,举办“名人珍藏品慈善义卖”,李克勤、容祖儿、郑欣宜、邓丽欣等均有参与。大公报同样将回归25周年放在头条,网页首页出现“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幅动态字报。首页新闻以“习近平:‘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是个好制度”为标题,其他新闻还包括一系列香港学生到大陆交流、北上读书等资讯。

不过普天同庆下,依然有“不和谐”的声音,30日为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造势的话题“一定要在0时0分0秒升国旗奏国歌”登上热搜后,留言区却出现大量打著“丹东烂防疫致使93岁老人受辱上吊”标题申讨公道的贴文。事因当日网传辽宁丹东一位93岁老人请求前往医院开药遭拒后,为证明患病被迫脱裤,却被社区工作人员以“耍流氓”为由送警,老人从派出所返家后身上带伤、备感屈辱,随即在社区门口上吊自杀。

对此,当地街道办事处仅回应称属地派出所民警介入处理,后续进展需等待官方通报。有网民认为,该新闻未能引发大量关注是因七一将至、官方有意冷处理,而唯一“让人看到”的方式便是在点击量破亿的宣传话题下发文呼吁警方回应。

网友的诉求暂未得到实现,“一定要在0时0分0秒升国旗奏国歌”话题留言区已清理完毕,目前只有微博实名认证的个人及官方帐号贴文能够显示。而“丹东烂防疫致使93岁老人受辱上吊”及相关的数个话题则遭到封禁。

只有“大湾区大局”,没有“殖民地香港”

七一25周年就以“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为主题,携手二字,强调的是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林郑月娥在6月20日接受新华社访问时提到,“回顾这5年工作,最令人兴奋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的未来发展,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6月21日李家超接受央视新闻访问时也提到此说法。

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口号由来已久,回顾香港主权移交5周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言时,只强调“香港仍然保持着自由港的特色和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2012年香港回归15周年时,中央有关部委在港公布的新措施中,有关深化内地与香港、粤港之间金融合作的措施达15条,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在发言中提到“香港与祖国内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但相关说法当时尚未普及。直到2017年大湾区成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后。

一方面是不断强调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近年亦不断尝试淡化对英国在香港管治的描述。官方营运的历史博物馆在2020年后删掉以“英国的殖民地”来描述香港,港府官方网站同年删掉香港“自1842年开始由英国统治”这句话。立法会网页曾刊登的“立法会历史”页面,提到香港自1841年1月26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是英国的殖民地,相关页面也已删除;立法会以PDF档案形式上载1843年香港首份英皇制诰的页面,亦同样消失。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则是香港通识教育科更名成“公民科”后大幅修改课程内容,在上个月15号,有媒体报导新版公民科教材6套教科书中有4套有“香港不曾殖民地”的表述。课文中表示,在1972年中国提出要求后,联合国已把香港从殖民地列表中移除。亦有课本表示虽然英国按照“殖民地模式”治理香港,但清朝以后的中国政府均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也从未放弃过香港主权,因此香港并非英国殖民地。同时,亦有课本指中国一直都拥有香港的主权,英国“只是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因此香港不是英国殖民地”。

有多名香港政界人士表示认同此说法,包括全国人大前常委兼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胡健民。梁美芬在6月20日香港立法会会议上表示,《基本法》第1条和序言已写明国家是恢复行使主权,不是收回主权,主权从来没有丢失,并批评外国媒体用殖民地的说法是“抹黑香港”。林郑早在2021年11月在教育局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师讲座上曾表示“我记得我年纪很小时,读书有学过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同时又交代香港不应该视作英国殖民地的理据。

翻查资料,早在1972年,欧洲国家给予其他殖民地独立时,当时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就说︰“香港和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主权,不属于普通的殖民地类别。”1997年3月10日,中国陕西的学术期刊今传媒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不能称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3月17日,人民日报也刊登文章《为什么说香港不是殖民地》,解释官方立场。

1997年7月1日,关于香港主权移交的中方声明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016年,新华社发布《新华社新闻讯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 ,其中提及不得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称为“主权移交”、“收回主权”,应表述为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政权交接”;不得将主权移交前的香港、澳门称为“殖民地”,可说“受殖民统治”。

我们推出端 Plus 会员计划,邀请你们成为独立新闻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守护端,也帮助我们继续守护各地独立记者,支持他们产出更多优质的华文调查报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