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像只是为沙纸(证书),把书读好就算。如果没能力,就要接受留在香港。”」

端传媒记者 李慧筠 发自新加坡

三位应届DSE考生梓琳、Wyn与阿熹。
三位应届DSE考生梓琳、Wyn与阿熹。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2年的香港中学文凭试(DSE)考生,历经跌宕的三年,终在7月20日迎来放榜日。2019年,他们在一片炽热的社会运动里开展高中生活。2020年,疫情席卷香港,他们在停课和复课之间,向人生其中一场最重要的考试冲刺。在学生废寝忘餐的同时,限聚氛围笼罩了城市,各种政治和新法整顿亦陆续上马。

社会的剧变如同散落的玻璃碎片,刺痛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疫情、防疫措施,到社会运动和政治环境转变,学生身处其中,无法独善其身。他们发现,自己对任何的事物再没有十足的把握。

“迂回曲折的三年。”考生梓琳说,“我由细到大都觉得,生命就是中学毕业、考DSE,读完大学再工作。现在发现不是的,人生有好多变化,可能下一秒就会走向另一处。”

在这一场DSE大考以外,年轻学生还得面对许多的考验。他们要怎样在疫情和隔离里,应对新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模式?在新香港的训律下,他们怎样理解同龄人被囚禁、或是离开香港的现实?要怎样思索眼前路?

2022年4月22日,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开考。
2022年4月22日,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开考。图:Pool

考试前,“执定走佬袋”

多年以来,DSE考期一般定在春季,年初是考生的最后冲刺期。今年,约有4.2万名日校生和5000多名自修生报考DSE。但在2022年2月,Omicron在香港爆发,考试安排亦遭受重大打击。当时,中六考生阿熹在手机收看疫情新闻,一天比一天害怕。

阿熹出身基层家庭,和家人住在公屋单位,他每天坐在双层床的上层,盘腿打开一张小桌子温习。年初,他在外面找到一间不错的付费自修室,但是,2月中疫情爆发,职员宣布自修室要暂时关门。

离开自修室时,阿熹和其他无助的考生打开了话匣子,很快便决定在工厂合租房间。他们不确定这样做会否违反防疫政策,但却觉得,“我们没有选择啊。”

然而,疫情愈趋紧张,延迟DSE的消息曾经传出,但教育局和考评局最终决定继续以4月为开考目标,取消一些科目,亦把考期由一个月压缩至三星期。当时,政府倾向不让确诊考生赴考,如最终取消考试,便以校内上学期成绩评估,换算文凭试分数。

对计划考上大学的香港考生而言,失去应试机会,几乎等同被取消参赛资格。阿熹愈来愈紧张,他要求自己时时刻刻都戴上口罩,吃饭前、乘车前后要消毒双手,电话掉到地上也要彻底消毒。

“我和同学见餐厅有人咳,以后都不敢去。”他说。“我们甚至想过,考试前14日都吃同一间餐厅的虾仁炒蛋饭,怕肠胃吃到新的东西,会肚痛什么的。”其后,考评局宣布让确诊、检疫考生到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应试,考生才放下心头大石。

开考前一个月,阿熹还是因家人感染而确诊。他硬着头皮按照原定计划温习,但Omicron刺痛他的喉咙,视线一对上课本就头痛,他只好不断睡眠祈求尽快复元。在冲刺阶段感染,他既焦虑又不安,“觉得好蚀底(吃亏),为什么是我?”

三年以来,疫情不断扰乱考生的备试状态。每当情绪波动,阿熹(化名)就会到海滨散心。

三年以来,疫情不断扰乱考生的备试状态。每当情绪波动,阿熹(化名)就会到海滨散心。摄:林振东/端传媒

他后来冷静下来,安慰自己:“这几年经历这么多,你已经尽力,再不安也没有用。”

应试的每天早上,Wyn熟练地把病毒快速测试棒塞进鼻孔,20分钟后,她把阴性检测棒放在准考证旁边拍照。到达试场后,她必须穿过体温检查站、申报表检查站,才能坐到考卷面前。“很怕突然发烧,临考前都会用散热贴片。”

Wyn是另一位应届DSE考生,她觉得考试期间“很抑郁”。“政府常常转来转去,感染了不知怎么办,时间表转了又不知怎算。”

临近开考,有调查发现不少考生面对严重的情绪困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2022年的1至2月期间研究中学文凭试考生的精神健康状况,在受访的543位应届DSE考生中,6成半有严重或中度情绪困扰,当中4成半有严重情绪困扰,近两成有中度情绪困扰。他们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于担心考试成绩、家人期望,以及疫情对考试造成的影响。调查又发现,当考生情绪触礁,近3成半不会寻求任何帮助。

协青社旗下清聆心理服务统筹主任龙映如,接触不少青年人,她观察到,今届考生在考试以外有很多担忧,例如第五波疫情来袭,考生突然提早放暑假,深感无法掌握防疫安排;部分学校赶不及考校内模拟考试,有的直接取消,有些转为网上考试。

她说,部分学生会把个人感受暂时放在一边,并会花许多心力确保应试顺利:“考生会执定一个‘走佬袋’(跑路用的袋)——他们要放很多科目的温习文件,文具和日常用品,预备一旦确诊或围封强检,就搬去竹篙湾。”

回望这三年,她说︰“由社会事件开始,之后疫情,他们的整个高中生涯,就是在停课、复课、网课之间不断地循环。”

高中三年,回忆就是Zoom

Wyn身穿黑色上衣,胸前有一个以银色胶珠拼贴的图案:一个飞翔的心。她个性开朗,喜欢独立歌手Serrini,想要学她无视恶意攻击,我行我素。她说话一时兴奋,一时纳闷,脑里很多奇想。“三年只有一年半见到同学。”在隔离状态里学习,她总觉得厌闷。为了解闷,她在YouTube开设频道记录每一天备试的生活。

她这样形容过去的三年高中生活:“别人说高中才是青春的开始,但我们没有那种快乐,好像失去了那种青春。”

2019年9月,他们刚上高中,反修例运动如火如荼,不少年轻人回到校园,以静坐或组成人链等方式表达诉求。年底,对社运的镇压迎来高峰。及至2020年初,Covid-19病毒中途插入,中学生未来得及消化社会种种,便被卷入网课新生活。

以往在学校,Wyn和同学都要把功课交到这个木柜。疫症爆发后,她跟老师、同学见面的机会减少,关系也受到影响。

以往在学校,Wyn和同学都要把功课交到这个木柜。疫症爆发后,她跟老师、同学见面的机会减少,关系也受到影响。摄:林振东/端传媒

Wyn最初得知可以像大学生般上网课,很是兴奋。但很快她便感觉厌倦。

登入Zoom的虚拟课室,“以为是新体验,怎想到是恶梦。”网课对专注力和体力的要求高,而没有课室的集体学习环境,大家的学习动力减;老师上课不时有甩漏,例如把网课时间安排得太紧凑、家人中途打断授课等等,“我们没有时间适应,也不知怎样去学习。”

另一方面,课外活动经验可以增加大学录取的机会,甚至变为必要的竞争条件——但疫情期间,所有课余活动都停摆。Wyn喜欢吹长笛,一直很热衷参加管弦乐团,但这些排练,和不少由公司或机构主办的比赛或义教,都因防疫政策紧张而取消,“老师说我们那一届比较落后,比其他小朋友欠经验。”

防疫和隔离彻底改变了学习,也改变人和人的关系。在香港的中学,陆运会、水运会、高中的最后一个上课日(Last day)等等,是同班同学共同经历的有趣日子,但Wyn数算着:“我们三年没有办水运会;Last day也转成Zoom online,只有老师说话。”

从前,她一直羡慕学校为中六生庆祝Last day的传统。这些即将离开中学的学生,可以在这最后一天在学校拍照留念,在楼顶抛出纸飞机,“好感动,有一天会到我的!”Wyn说,“然后就没有了。”

协青社龙映如观察到,这几年的学生跟朋友的相处、同辈之间的支援相对较少,“对他们身心发展而言不是很平衡。”她说,“你的回忆和经历,就是由高中旅行等活动堆砌,但他们缺少了这些环境。”而社交平台未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相处,“人和人相处有些实体接触、或共同经历会更真实,感觉也会更深刻。”

Wyn正是在疫情期间和男朋友分手。“约过一次,但我们很小心。没约吃饭,戏院也关门,就是在中西区走来走去。”二人拍拖不足一年,男生原本就计划到澳大利亚读书,他们的关系因为少见面而冷淡,最终分手。当然,也有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同学之间的恋情,在隔离期间因Instagram等社交平台而衍生,“没有疫情,他们是不会在一起的!”

她也跟一些朋友渐渐减少联络、疏远,“虽然你可以在网上沟通,但不够现实生活中面对面说话那般亲密。”

“我们的高中生活,像没有开始过。创造的回忆很少,回忆变成Zoom。”回复面授后,同学能够相处玩耍的时间很少。中六最后的一次圣诞节表演,她和同班男生、女生穿起女仆装扮到处拍照。她特别珍惜这些时光。

“我觉得这几年的经历呢,令自己好像突出的一角,不太合群。”梓琳(化名)说。

“我觉得这几年的经历呢,令自己好像突出的一角,不太合群。”梓琳(化名)说。摄:林振东/端传媒

学校以外的世界

备试路上,还有些离群的年轻人,以另一种方式经历变化。2020年,梓琳从日校退学,报读夜校自修DSE,日间一边工作。她曾参与社会运动,但11月理工大学冲突事件后,她感到运动到达瓶颈;及后因各种防疫政策,集会人数减少。她有点心灰意冷,生活重心也慢慢转移到工作和应试。

梓琳身穿白衣牛仔裤,杏圆的眼睛、小脸庞,略带稚气。她性格沉稳,每次开口说话前都会先思索一番。

暂时逃离日校体制的两年生活,让她看到香港的另一面。

职场和夜校,是复杂而立体的世界。梓琳在餐厅、零售店工作,同事大多是基层劳工,不同于同学,也不同于社会运动所认识的朋友。他们从20到40多岁不等,大多想法倾向支持政府,收工后食宵夜时常常大吐苦水,觉得运动影响生计,“我若不上班,就无得食”、“公司会扣我粮”、“不够胆着黑色衫返工”。

“以前你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但你持续听同温层的想法,你会不懂得思考。可能以前一直接收同样的讯息,只看某些媒体,变相会好像他们说的就是正确。”她因此逐一检视自己的价值观,“会有点辛苦,你会听到自己不想听的话。但我觉得人和社会都要这样,否则脑袋会不懂运转。”

她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有所转变,“以前可能好偏执觉得一定要这样做,要不是黄、要不是蓝,但逐渐觉得没有一定要怎样,没有绝对的对错。”

在夜校,同学有的是多年前寻人启事上的失踪人口,有的是正照顾女儿的中年妈妈,有的是新移民。以前她遇到看法不同的人就很暴躁,拒绝聆听,但现在她学会代入对方的位置,思索他的想法和成长背景的关系。她意识到自己喜欢探索人的状态,在大学志愿填上心理学系,“我好像找到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这三年,我接触多了以往上学没机会接触的东西。”当天如果选择留在日校,梓琳的视觉将完全不同。

梓琳于2017年入读中四,被编配到精英班。同学聪明勤力,表现完美,把她以往数学科的好成绩给压下去。每天早上,她只要想到上学,就会呕吐和肚痛。她于是待在家中,颠倒日夜作息,缺课接近一年。迷惘的状态,碰上社会运动的炽热期,她投入参与,“我不想这样说,但这是一个机会让我得以站起来。至少做这些事的时间,不用想学校的事。”

2019年的开学日,她鼓起勇气,穿上校服回到学校,“但然后,好像还是不行。”当时老师和校长劝她回校,辅导员指她反叛所以不上学,爸爸跟她说:“你有什么压力?我上班更大压力。”她觉得没有一个成年人真正理解她,“老师高考出身,读书有一定能力。我爸妈80年代考会考,那时中文科只得两份卷,我现在读四份卷。”

她觉得年代已经不同,“常常都说没事、没事,叫人看开一点。”

自己的迷惘和他人的经历,把她带到心理学面前。她自我分析般列举:“第一是因为我很喜欢研究和分析‘人’。第二是觉得亚洲对心理疾病的认知仍不太普遍,会有歧视,我想有点贡献。”在个人和大环境的情绪震荡中,她想寻找答案。

在学业上绕了一个圈,梓琳(化名)反而很庆幸自己有出外打工、报读夜校的经历。那让她看到香港的另一面。

在学业上绕了一个圈,梓琳(化名)反而很庆幸自己有出外打工、报读夜校的经历。那让她看到香港的另一面。摄:林振东/端传媒

机场和监狱

应届中六考生生于2004年,自修生梓琳比其他人年长一点,但成长轨迹大致相似。2003年50万人反23条游行,他们刚刚出生、或还未出生。2012年反国民教育示威,2014年雨伞运动,他们是小学生。2019年,他们正值成年前的青春期。成年后,新香港轰然诞生。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两个地方不时出现:机场和监狱。

2021年的冬天,梓琳在机场送别了一位曾在街头运动被记录身份的好朋友。在离境闸口前,一伙朋友浩浩荡荡,既不舍得,又迸发出笑声。另外一些朋友则因运动而被捕、被检控,正在狱中服刑,她偶尔前往探望,彼此隔着玻璃窗相见。

那一年,她一位朋友因为被检控,只能考到通识科的其中一份试卷,却考出了4级的成绩(DSE成绩分为1至5级,5级当中的5**为最高水平;U即不予评级),“我觉得好厉害啊……”

“读书应该是想GPA(学分),现在却是顾虑坐完监后找什么工作好?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要坐,我有案底啊,这件事的压力,这个转变……最大影响。我觉得我这个年纪的人,就算自己没事,都可能会有这些朋友。”梓琳说,自己初初很难适应,但是“能适应的时候,整个人慢慢变沉,变成现实一点。”

在反修例运动中,超过4000名学生被捕,1150人被检控;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1754人被捕,其中511人被检控。

阿熹的课室里,也有同学被捕后,一直缺席至毕业。他早前听闻该同学未有出庭应讯,“没再见到他,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才知道他被抓回收押所。和这位同学熟稔的朋友,很长时间处于一种惶恐和不能置信的情绪,“​​他们每隔几个星期就会不断问,究竟他去了哪里?他能不能回来?”

他常被这些不安的涟漪牵动情绪,“这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正常并不会在一间学校发生的啊。”

另一方面,香港的学校正不断流失学生。今年5月,香港中学校长会调查发现,上学年140间受访中学中,平均每间约一班学生、即32人退学,另外亦有7.1名教师离职,数字远超往年。因离港而退学的学生,占所有离校者近6成。

今年7月,教育局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学年全港流失逾2.5万名中小学生。

等候放榜的日子,Wyn带上菲林相机,在香港到处拍照;虚拟背景正是她的照片。如果到加拿大读大学的计划顺利,她知道在香港的时间也正在倒数。

等候放榜的日子,Wyn带上菲林相机,在香港到处拍照;虚拟背景正是她的照片。如果到加拿大读大学的计划顺利,她知道在香港的时间也正在倒数。摄:林振东/端传媒

“学校里总有人离开香港。看见你的同伴突然离开,不哼一声就走了,很难受。”Wyn有很多同学跟随家人移民;也有人提早出国读书,她数数朋友之间,七成人计划到英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各地。而她的妈妈早为她安排到加拿大读大学。

“每个人都去外国,我留下来也没有朋友。”她嘟哝。其实,她有几位好朋友也会留在香港,除却家人未有移民计划,也考虑到在香港能够发展心仪科目,例如电脑、工程等等。

Wyn也有自己的路想走。她喜欢看外国的情境喜剧,说话很有节奏、喜感,从小就想做表演者。但是,她又觉得女性表演者往往常被评头品足,所以想到转做艺人管理,或在电视台做编导、助导。然而电视行业劳碌、低薪,“算啦,还是不要,喺度揾唔到食呀(在这里无法维生)。”

“香港好细,又没有什么自由发挥空间。”她发想,目前形势下,“我的艺人万一说错话,我的工作就没有了?”她想过读新闻传播,对性别、种族、政治议题感兴趣,但不免疑惑,“读媒体,最多剪片,未必读新闻……现在,政治冷感安全一点?”

如果最后留在香港呢?“最稳阵(稳当)就是当老师,借贷什么的都容易一点吧?”

她觉得,自己置身在一种内与外的冲突。

“你摊在家里上网课、很闷,但你的脑袋好烦。你会开始想:其实我在这里干什么?我将来怎么办?”新闻机构接连倒闭,对她的冲击很大,“外面环境又不是很好,太多事冲过来。还有哪里可以获得新闻呢?我应该留在这里吗?你居住的环境突然之间这么多变化,不会好受。”

2020年6月国安法通过,阿熹觉得于他抑或于香港而言,都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从新闻报导说有草案开始,不断想,怎么办怎么办。通过的时候,便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做到。”两年过后,他说,“骤眼看,生活正正常常。但你心里知道,这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香港。”

他回想从幼稚园到上小学,他一直以为香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地方。他看电视新闻,间或回顾2003年上街的人潮。

“那时候看到这么多人游行,我不明白为什么。”

阿熹(化名)选择了蓝天白云的虚拟背景,“我好想像这片天空。当然,我不觉得会找到一片clear sky,但好想清晰一点、看到远处。”

阿熹(化名)选择了蓝天白云的虚拟背景,“我好想像这片天空。当然,我不觉得会找到一片clear sky,但好想清晰一点、看到远处。”摄:林振东/端传媒

出路

未来还想留在香港吗?阿熹答得很快:“不想。自由做事的空间减少了许多。”

但是,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家人也不同意他离港,父母的政治立场也跟他不太一样。

阿熹是理科人,喜欢数学,打算在香港读工程学。但他和同学讨论过,在香港除非做医生、律师,否则不会有出路。在网上讨论区,他看到很多工程人分享自己在公司做杂务,“读完系废,重点系好低人工。(读来没用,重点是低薪。)”他说,“有种感觉,以后世世代代都是这个阶层,没办法提升。”

有机会的话,他想到欧美读飞机工程,在广阔的天空工作。倘若撇除所有现实考虑,其实他最喜欢做电子音乐,暑假写了不少作品,“我会玩音乐,不理这些顾虑。”

留在香港,能做什么呢?阿熹一直想要在大学试试“上庄”(参与学生组织),但目前许多学生会已经被解散、或遭取消资格。这跟他以前想像的大学生活很不同。

这些想法,“躲起来自己一个想而已。”他很少跟家人分享,觉得他们并不明白。他也不常跟朋友吐苦水,怕把失落的情绪传染开去。

他叹气,“很可惜,这样的地方。”

梓琳以前也很向往大学的生活,觉得那将是一生中最自由的空间。“但现在好像只是为沙纸(证书),把书读好就算。”不过,“如果没能力,就要接受留在香港。”

她想像过带妈妈移民英国,但她不谙英语,一定很难生活。梓琳的妈妈在1997年后已经想要离开,但当时能力不足。现在是有余裕思考移民的时候,“妈妈不想扔低我一个人离开,但我没什么所谓。”她打算先在香港读大学,陪伴正在等候审讯、或服刑中的朋友。她预计,4年后毕业,心理包袱也会逐件卸下,“可能朋友都出狱了。”那时候,她可以往心理学发展,到英国进修硕士,再作打算。

香港正转变,梓琳也在其中脱胎换骨,“慢慢好像有点麻木了。继续愤怒,对自己来说是一个负担。”她开始蕴酿新的应对方式,“对比2019年很多憧憬、很多希望,现在会觉得先处理好自己,踏实一点,可以说是现实一点。”

她沉思一会继续解释,“所有不公平的事都是这样的,短期内改变不到的事,每天如是,要怎样做呢?”她并不想停留在情绪发泄的状态,也相信基本生活有很多尚待打开的缺口,像疫情下的健康和私隐。“先是基本权益,再到精神上的自由。”

梓琳(化名)常常记挂中环的皇后像广场,“平日你不会无故走进去,或者只是一个休息的花园,但它对香港又有另一种意义。”

梓琳(化名)常常记挂中环的皇后像广场,“平日你不会无故走进去,或者只是一个休息的花园,但它对香港又有另一种意义。”摄:林振东/端传媒

访问过程中,一只喜鹊驻留在灯柱上。黑喙、黑白的羽毛,修长舒展的尾巴,梓琳很快认出了牠。一次,她上学迟到,在路上看见喜鹊,心里很喜欢,特意去查看才知道牠的名字。香港的原野被长期破坏,喜鹊近年的栖息地愈来愈少。“牠体型很大,飞得很慢,我觉得很美丽。”她说。眼前的鸟儿,尾巴烂掉,但仍有力气飞起来,慢慢远离我们的视线。

(尊重受访者意愿﹐阿熹、梓琳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