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清拆火炭工廈辦清貨日 一成租戶留守最後:為咗啖氣

【獨媒報導】房委會將於今年11月底清拆轄下四座工廠大廈,其中火炭穗輝工廠大廈於過去的周末舉行「清倉日」,但不少單位已人去樓空。一年前開始爭取不遷不拆的穗輝代表黃小姐表示,日前(22日)在城規會會議提出多項方案,惟全數不獲當局接納,清拆工廈建屋正式「開綠燈」。她自問已經盡力,只能開始尋找新單位,「有聚有散啦,唯有都係咁」。不過她亦透露,一成租戶將留守至最後一刻,「大家都係為咗啖氣」。
本月底滿早鳥期限 租戶趕清貨
房委會擬於今年底清空轄下四座工廠大廈,包括共600多戶的穗輝工廠大廈,以騰出0.9公頃的土地興建兩棟「插針式」公屋,提供1,360個單位,擬於2031年落成。房委會向受影響租戶發放一筆相等於15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並向限期前遷出的租戶發放10萬元的「早鳥優惠」,早鳥限期早前由今年2月底延至7月底。
距離早鳥限期尚有最後一周,穗輝租戶一連兩日(23至24日)舉行「清倉日」。本網記者23日到場,逾10戶開鋪清貨,遍佈不同樓層,並不斷有市民到場「尋寶」,惟不少單位門外亦貼上被房署收回的通告。
穗輝租戶代表黃小姐向記者表示,今年2月已向城規會遞交過百份反對書,22日再出席城規會會議申述反對聲音。她引述房署在會上的發言指,九成穗輝租戶已簽紙離開或準備離開。換言之,約一成租戶將不領取早鳥優惠,並留守至今年11月30日,黃小姐說「大家都係為咗啖氣」。
租戶代表嘆已盡力 望享受僅餘時光
黃小姐提到,曾在會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在同區提供安置單位、四廠中拆三座保一座,並強調傳統工業在社會所扮演的後勤角色;惟規劃署回覆,同區工廈有足夠空間承載遷走的租戶。黃直言不同意,指長江實業已有意重建火炭工業區,而該帶工廈的租金在穗輝清拆消息一出後已接近翻倍。
她續指,環保團體「環保觸覺」代表及一名火炭穗禾苑居民亦有出席會議,各以環境角度及交通擠塞角度,去證明穗輝位置不宜建屋。然而,房署及規劃署均態度強硬,城規會最終亦不接納意見,並批准改劃土地用途。
在過去爭取不遷不拆的一年間,有沙田區議員辭職或被DQ,立法會議員自由黨田北辰及工聯會陸頌雄曾一度協助,惟未有持續。黃小姐說,本來已對二人不抱太多期望,而二人早前稱忙於立法會選舉,選舉過後亦無下文,批評田及陸「做show」,「選中咗之後就無再理過我哋啦」。
城規會如今就建屋開綠燈,黃小姐無奈道「已經一錘定音,都無嘢可以再做⋯⋯」,預計未來只能搞清貨日,自己亦須開始尋找新單位,「有聚有散啦,唯有都係咁」。她說這一年來壓力很大,須定期覆診及服藥,「我放手啦⋯⋯我去埋(城規會)發晒所有火出嚟,放手,我都要靜養」,並認為已對自己及一眾租戶有交代,「我盡咗力⋯⋯我去埋城規會之後,就唔會再代表穗輝,即係話而家餘下嘅日子,我只係享受返喺呢度嘅時光」。
租戶割價賣架罉:唔捨得都要捨得㗎啦
在穗輝的11樓35室,從事地盤工程生意的租戶李先生趁著清貨日,售賣私伙的五金用品,原價五萬元的燒焊工具套裝只賣五千元,「唔捨得都要捨得㗎啦,政府而家咁搞法,我有乜辦法啫」。剛滿50歲的李先生在1995年租用單位至今,日後將不再開鋪,轉作打工,「最主要係太攰啦,唔想搬嚟搬去」。他早前還接收了一些已退租單位的水晶、玩具等售賣,現時尚餘不少貨品未清。
而在10樓,從事燈具批發的的鄭先生和伙記們忙於將手中燈具拆件,「啲靚燈都要解體,無地方放啦,解體當廢料賣」。入行逾40年,鄭先生在1985年落戶穗輝,未來將搬到葵興,鋪面縮水但租金卻貴多五成。他嘆道,現時尚有一半存貨未清,並指一指手中的投光燈,原價600多元,以廢鐵價賣出只能獲4元一斤。被問到尚有多少盞燈需要拆時,他慨嘆:「唉,你唔好再問我啦,你越問我越心痛。」
從事水電工程的市民柯先生到場尋寶,指自己是第二次來到穗輝,認為工廈比想像中「新淨」。他指自己想趁清拆之前到場參觀,今日亦看到不少舊式鑽床等工具,並對清拆感到可惜,「咁嘅工廠冇㗎啦嘛,值得嚟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