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3月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向受疫情影響的失業人士派發一萬元。政府今日公佈,47萬宗申請中,35萬人獲批資助,超過原來預算的30萬人。當中共12萬宗申請被拒,逾三分一人未能證明自己符合資格。而早前收到約3萬宗覆檢,約3千宗維持不獲批。政府又提到,部份人違反計劃條款,將嚴正處理,至今共39人涉提供假資料被捕。

4.7萬人未能證明符合資格 政府稱已寬鬆處理

12萬宗被拒申請,包括已覆檢個案,當中47,800人未能證明符合資格,如未提供離職或停職證明、無法證明工作地點屬指定處所、提供資料與強積金紀錄有矛盾等;34,500人在2021年10月至12月,收入不符合2,700元至30,000元要求;16,800人的工作場所非指定處所;14,300人的失業/停工日數少於規定;4,300人自行離職/停工,或在2021年10至12月期間在港工作不足一個月;2,300人已是綜援或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受助人。

政府並於限期前收到30,690宗覆檢個案,當中3,190宗在經覆核後維持不獲批。

政府強調,在審批過程中貫徹寬鬆處理的原則,行使酌情權,例如只差一、兩天便符合30天失業或停工要求、失業期間從事散工等,均獲發資助,審批期間亦以不同方式,向未遞交齊全資料人士索取補充資料。

39人疑提供假資料被捕

政府提到,在未獲批的申請當中,部分被發現違反計劃條款,強調將嚴正處理違規個案,若申請人獲發資助後被發現未符合資格,包括作出不實申述,則須退還資助,政府已陸續向有關人士發出通知。警方近日亦就涉嫌提供虛假資料,騙取「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的39宗個案,採取拘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