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遭槍擊,令日本乃至世界政壇都為之震驚(更新:據多間日媒新聞報導,安倍在下午近六時不治身亡,享年 67 歲)。

雖然安倍在 2020 年已辭去首相一職,但他作為執政自民黨的事實首腦,仍然對日本政壇和政策擁有舉重輕重的影響力。他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現任日本政治家之一。

根據當地消防部門稱,今早 11:30 左右,安倍的脖子和左邊鎖骨中槍倒地,失去知覺,心臟亦驟停。疑犯當場被拘捕,具體犯案動機仍不明。

「刺殺政治人物」在日本歷史上並不罕見,但大多集中在二戰前的的動蕩時期,當時暗殺被視為「常用的政治工具」,例如 1909 年當時日本最具影響力的首相伊藤博文卸任後不久,被韓國的極端民族主義殺死、1921 年原敬被反對政府的鐵路員刺傷致死,之後幾屆首相都幾乎難以倖免遭到刺殺(例如濱口雄幸、犬養毅)。

二戰之後,日本改革成民主國家,極端的政治暴力便開始減少。民主制度提供了表達政治不滿和更替權力的重要出口,而且日本的槍支管制相當嚴格,也大幅限制了槍殺的可能。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最著名的例子是 1960 年反對黨領袖淺沼稻次郎遭刺殺,而最近的例子則是 2007 年反核武的長崎市長伊藤一長被極右成員槍殺。

安倍是日本在位最長的首相。他在 2006 年首次擔任首相,任期只維持了一年多,就因「健康問題」而結束。接著的 5 年,日本換了五個首相。 2012 年,安倍捲土重來,再度拜相。他汲取前人教訓,認為要重振日本國力,必須以積極而強硬的手段行事。他在經濟、外交和安全等政策上都大刀闊斧,推行變革,尤其以「安倍經濟學 (Abenomics) 」聞名。

▍安倍為日本留下的幾個重要「政治遺產」

《經濟學人》曾在 2020 年他卸任時,綜合了安倍為日本留下的幾個重要「政治遺產」。

第一,安倍把行政權力集中起來,他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人事局,賦予政治家任命官僚的權力,也將直接支持首相的內閣官房規模擴大了一半。在任期間,他平衡各派勢力和指揮公務員的能力,都獲得國內外的認可。

第二,安倍在外交政策上成功務實地令日本在戰後仍佔據世界重要地位。他把日本定位在自由世界秩序的一員,一直順利遊走在美歐亞之間。譬如他頂住了農業遊說團隊的反對,加入了 TPP,即使在美國退出後,仍推動這一重要協定。

安倍應對中國威脅的外交政策,亦加強了日本在亞洲安全的影響力。他以「印太自由開放」和「亞洲自由市場」為口號,與澳印台及東南亞多國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及經貿關係。他亦將零碎的國外援助政策聯繫成一「優質基礎建設」政策,以應對「一帶一路」的中國外交戰略。他也嘗試修改及重釋和平憲法,令得日本自衛隊出海部署成為可能。著名前日本外交官、政府資深戰略顧問宮家邦彥曾評論安倍「在外交政策上,擁有其他日本政治家都沒有的第六感」。

去年年尾,安倍在出席台灣一次視像會議上,強調中國若攻擊台灣,將對日本和美國聯盟構成「緊急事件」,這暗示中國一旦對台入侵,將符合東京動武的可能。由於安倍卸任後,仍然在外交上深具影響力,所以不少外交專家都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信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亞洲事務主任 Michael Green 便提到,中國若然想入侵台灣,不得不假設它將與美日開戰。

第三,安倍為了應對日本經濟的赤字、通縮等經濟問題,推行了他著名的「三支箭」政策:推動大規模量化寬鬆、擴大國家支出推動發展,並鼓勵民間投資和創業。雖然這些政策最終沒有達成 2% 的通脹目標,但也扭轉了國家長年的通縮問題,大幅降低失業率,亦令日經股票指數重回上世紀 90 年代初的水平。

但也誠如他的批評者所指出,「安倍經濟學」有著不少失敗之處。例如他在經濟疲軟時提高消費稅,令得經濟陷入衰退;他推動新的公司治理規則,包括引入外部董事進入董事會,降低公司稅等,提升了民間企業利潤,但很多員工平民都沒有獲得相應的薪酬加幅;他推動育兒假日和兒童保育服務,增加女性勞動力,緩減了人口老化帶來的損害,但很多女性仍然沒有獲得足夠的晉升機會。

不過,正如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編輯 Robin Harding 所言,安倍經濟學雖然稱不上「成功」,但亦不意謂著「糟糕」。他稱,安倍經濟學確實曾「有過它的時刻」,為曾經陷入經濟蕭條數十年的日本提供了「希望」,也為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鏡與教訓。

▍刺殺政治人物,既傷害當事人,也傷害民主體制穩定

安倍的功過仍然有待公允評價。批評者通常指責他的歷史保守主義觀,以及他從沒有真正憾動日本日積月累、迂腐守舊的政經結構和職場文化(相反,他可能是這種結構的持續既得利益者)。

但在民主自由社會,縱然有任何政治不滿,也應該以和平手段表達,刺殺手法是極為野蠻的行為。這種行動不只傷害當事人,也嚴重損害國民對民主體制穩定的信心,觸犯文明社會的底線。

根據《經濟學人》,安倍曾在 2012 年第二次拜相後,稱「如果說日本人現在需要一件東西,那就是信心,就像向日葵在盛夏綻放時,把臉轉向太陽一樣。」

安倍曾為日本帶來「希望」和「信心」,甚至不誇張地說,改變了日本的當代史敘事,相信不論是支持或反對他的日本人,都一定會記得他。

【加入書生Patreon,收看更多時事評論文章】

👉https://www.patreon.com/HKReaderX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