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Q - 2022.08.20
1、想起小时候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会有人甘愿去舞台的幕后。如果无法被其他人看见的话,那“舞台”有何意义?是不是所有那些去幕后的人,都是一种“不得不”的残酷妥协?
这又勾连起最近的另外一段对话:
你不是程序员吗?帮我写个简单的 App 呗?
不会。
那小程序?
不会。
那一个网页?
不会。
啊?那你会什么?
我是后端程序员。
后端?干啥的?
每天对着黑框框写代码的。
(一脸同情地小心询问到):那,会不会太痛苦啊,自己做的事情都无法被其他人看到,每天还只能对着黑框框,不跟面壁思过一样么...会抑郁么…
小时候的疑惑和最近的对话,其核心都是关于「台前」「幕后」的视角/价值判断的问题。
小时候特别期望自己的所有举动都能被人知道、能够被别人羡慕、赞美,于是「台前」就是一切。无法被其他人看到的地方,就不能被称之为舞台,就不能赋予意义。喜欢热闹、喜欢喧嚣,害怕去到没有人的地方。因为在那样一个没人的地方,“他人”并不存在。而自己所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都来自于他人的欣赏/评价。当观众都已经消失,表演本身又有何意义?
而到后来,自己似乎越来越沉浸在“信息差”的恶趣味之中。特别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自己对一件事情有多大的掌控力、在一件事情上有多少的决定权,甚至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贡献比例。如此,自己便能游刃有余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筹划事情。我想,此时“台前”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它逼迫你暴露自己的所有。它虽然让你赢得了掌声与喝彩,但同样也剥夺了你在信息差庇护下游刃有余的自由。
在台前,你只能关心其他人想要什么,你要什么根本不重要。而在幕后,我关心什么才是重要的,其他人关心什么根本不重要,因为在幕后,我能决定给出什么,但他人无从知晓我能提供什么。比起被他人赞赏、知晓,会越来越关注自己决定节奏的自由。
数学也好、后端也罢,都是那种无法进入到常人眼中的幕后工作。但我喜欢这种「幕后」带来的隐性操控能力/决定权的自由,讨厌被“台前”裹挟、被他人绑架的束缚。就像那位在「春天的故事」中的老人,可以不要一切 title、可以处处都是“副”级称谓、可以扔掉一切台前的花团锦簇,但最终的「决定权」却依旧牢牢握在手中。
2、阿丽塔:所谓「人」只是无休止摇摆不定的某种「状态」。
但人关于“贪嗔痴”的妄念便是来自于此。对一个人莫名产生的眷念、对一件错误事情的执着,其实并不是源自于你对这个「人」有多大的认同和依赖、不是源自于这件错误的事情本身多么有吸引力,而是激发起你的「人/事」的那个瞬间的「状态」让人迷醉。但「状态」本身就是流水落花,它无法被复现,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你把人凑齐了、把事情发生的物件凑齐了,可是,大家的心绪、陌生感、恍惚、若有似无的迷醉,却都不会再现。
这种对「状态」的迷幻追求,是将人生拖入深渊的毒药。它是海市蜃楼隐喻的现实版,为了根本无法复现/触达的一种幻觉,抛弃所有、拼命往深渊里纵身一跃。这种自毁的倾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被淘汰,极大地增加了人世间的悲剧数量。
3、想起前段时间还会纠结的一些本不该存在的问题:面对信息的吸收,如何调和“广泛地吸收前沿信息”与“深度思考某个信息;面对泛滥的产品,如何调和广泛地调研把玩,以及深入地剖析?面对各种技术,如何调和层出不穷的新东西,以及深入到对原理的钻研?
我想,这些纠结还是来自于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要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想得不够明白、透彻。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你的选择要贴合你的性格和习惯。没有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没有人可以补齐所有的短板。某种意义上,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且严格限制在对自己的控制,而不是对他人的控制),就是认清自己的边界,然后不要去往那些超出边界外的地方(不要去你知道会死在那里的地方)。如果不确定一个地方是不是在边界之外,那至少可以说明一件事,它肯定不在你的边界之内。至于在“边界线上”还是在“边界线外”,这不重要。
想要深度思考一件事情,那就必然意味着能够思考的数量是极少的。想要广泛地吸收信息,那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将每件事情思考得足够透彻。你的时间,是被排他性地使用的,要么往深度走,要么往广度走,一个维度的发力必然意味着另一个维度的失力。甚至,即便是往深度走,当你具备多元思维模型时,你花费的时间会比单思维模型所要耗费的时间多得多。因为你在用“思维束”带有一定的广度去推进,而其他人则可以单线突击。
易逝的东西就会被珍惜,而永恒的东西则会被轻视。既想要被珍视、又想让被珍视的东西永驻,是在期望一件矛盾的事情。当这件事、这个人本身可以无限停驻在你的生命时,ta 就会被忽略、被其它易逝之物挤出价值排序的列表。
近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