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設計師的另類求生法
戰術溝通篇
- 每個人都有本自己專屬的字典,即使是同一個字詞溝通意思也可以截然不同,當中不少是對方獨樹一幟的個人詮釋和用法,就算查字典也於事無補,只能直接找對方幫忙釐清。
- 作為專業設計師,必須有能力將對方的抽象意見,特別是設計上的意見翻譯為淺顯易懂的內容。而且客人更會不時指桑罵槐,例如當他評論某個設計中的配色,說「白色不夠純潔」又或者「粉紅色不夠女性化」時,你要意識到問題不一定由顏色引致,無論對方眼神有多堅定都好。
- 無論是誰,當他提及 UX 時,大概有一半機會和 UX 完全無關,另一半機會則大多和你想像的完全無關,因此聽聽就好,別太執著於字眼,不然再多時間都不夠用。同一道理亦適用於任何行內的特別字眼。
- Programmers 就像接力賽的隊友,在接棒時才開始討論和交接設計方案,絕對會釀成各種不可逆轉的人禍。其實應盡早在正式作賽前就開始共同訓練,互相提點。天災雖難以避免,人禍卻可免則免。設計師不是貓,從來只有一條命,請珍惜生命。
- 一般而言,有大人物在場的 Presentation 可嘗試集中交代完整的設計藍圖,執行細節則留待對方追問,又或者在執行會議上才慢慢解釋。別和只負責執行的人爭論策略方向,反之亦然。對人請講人話,對鬼請講鬼話。
人禍求存篇
- 大部份人的「龍門」都會隨時間移動,通常只會事後通知。如果早有心理準備眼前一切都可能朝令夕改,就不太容易因為臨門一腳收到通知,賽事突然由踢足球改為打排球而吐血身亡。須知道七孔流血是七孔流血,吐血身亡是吐血身亡,無論那一種你的肉身/亡魂還是會被強推上戰場,而肉身的有無絕對會影響你的作戰體驗。
- 續上,雖然「龍門」就像我的銀行存款,常常飄忽不定,但死線 (Deadline) 是無論如何都不可撼動的。在這個議題上,你會發現客戶和上司都一反常態,相當有原則。與其挑戰他們的死線,倒不如著眼於當下,發瘋之前先分清楚所有工作的緩急輕重,也許就會發覺不至於無路可逃。
- 設計只要用得到就好。對不少客户、上司和老闆而言,「有設計」比「無設計」好,「速度快」又比「內容精準」重要,反而設計質素的高低往往是設計團隊的自我要求。說來有點浪漫,又有點悲涼。
- 誰都知道時間管理很重要,可是單純以時間長短去量度同事的工作表現最終只會令大家放慢手腳,背後原因你我都心知肚明。假如你看不太懂,建議你還是別當上司比較好。你或許無法救人一命,至少可以學習放下屠刀。
- 結構性問題就只能結構性地解決,別天真地以為單靠旁敲側擊就可以從根本改變現狀。假如樓宇的地基本來就搖搖欲墜,其中一個單位裝修得再好都不可能力挽狂瀾,準備跳傘還比較實際。
後記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2020 年設計業約有 18,580 名僱員(不包括政府職位),當中室內/家具設計及多媒體/平面設計各佔整體數目三分之一,約 6193人。如果單計 UX/UI ,僱員人數自然更少。
設計行業在香港從來都不是主流,眼看每年那麼多設計畢業生,約二千多三千人湧進人力市場,每每我都不太肯定他們對香港設計業有多了解,例如他們知道實際空缺有多少嗎?同一個職位又有多少人競爭呢?會不會以為實際工作內容和大學設計作業差不多?以上十點心得當然無法反映行業的全部,卻是我個人小小的善意提醒。
最後謹祝大家好運,好好生存,盡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