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2北約戰略構想》從中國對東歐威脅警惕台灣
台灣安保協會、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制憲基金會,今(8 日)舉辦「如何解析 2022 北約《戰略構想》」座談會。活動由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與談者除了有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等專家進行細緻分析,更是台灣目前唯一一場邀請到來自歐洲的專家代表的座談會,邀請到國際地緣政治專家,波蘭的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在台辦事處主任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在中國入侵台灣威脅日益增大的時刻,共同解析 2022 年北約新版的《戰略構想》,並盤點現有的國際地緣政治局勢。
第四場由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 EVC)在台辦事處主任 Marcin Jerzewski(葉皓勤)發表。
- 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 2005 年成立於捷克布拉格,為研究俄羅斯在東歐的智庫。今年初在台北設立辦事處,是歐洲第一個在台北的智庫,主要目的在於促進台灣和歐洲的合作。
葉皓勤表示,從俄烏戰爭到俄中議題,不僅是美國華府所關注的焦點,近期已成為東歐各國政府重視的國安議題。眼前俄烏戰爭看似陷入僵局,然而這正是俄國以拖延的方式,企圖讓全世界對戰爭議題感到疲乏。然而,俄、中兩國對於世界民主的攻擊並不會止息,人民必須持續對這項議題採取謹慎、預備的態度,是保衛各國國家最好的辦法。
歐洲近期分析 中國藉合作企圖加深對歐洲影響
葉皓勤從俄羅斯近年對東歐的影響出發,引申至俄羅斯、中國由俄烏戰爭逐漸發展出緊密的夥伴關係,展現出除了俄羅斯以民族主義,動搖東歐各國國安基礎,中國在其中也藉由多方途徑企圖滲入東歐體系中,增強對歐洲國家的控制。葉皓勤指出,歐洲內部並非一個均值的共同體,國家間對中、俄的態度差異性相當高,應當參酌各國情況,避免一概而論。
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所提出的年度報告中,則詳細表列出數項中國、俄羅斯合作的項目。其中包含報復美國、分裂歐美聯盟、讓東歐國家成為俄國傀儡⋯等手段,這些對歐洲的政治、國安、經濟、文化、媒體等領域造成顯著影響。
葉皓勤以歐洲的捷克、愛沙尼亞、立陶宛,三個國家各自提出的年度國安報告,作為中國顯著影響的案例。這些報告顯示出,相較過去中國常被看作提供經濟機會的角色,這觀點近期已逐漸轉為將中國視作威脅,而其中的變化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捷克》疫情顯出中國政治威脅性 台捷密切合作引發中國不滿
過往中國對捷克提供許多的經濟機會,造成捷克政府、人民普遍對中國採取友善的態度。但在 2020 捷克的國安報告卻已將中國與俄羅斯、伊朗並列,視作國家安全的威脅。
並且,在疫情期間,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屢屢將疫情擴散的責任怪罪到西方國家,也拒絕承認疫情來自中國。這顯示出中國政權的威脅性。而捷克政府在疫情期間,轉由開始與台灣發展友好互動。葉皓勤也提到今年將有捷克訪問團來台,作為捷克及台灣友好的例子,當然,中國對於台捷此項互動深感不滿。
高科技產業是國安政策中側重策略性的領域,而中國威脅捷克的部分,常藉由收購、技術竊取等手段,對捷克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捷克考慮將台北辦事處正名為「台灣」?吳釗燮:感謝友台言論
立陶宛》俄中獨裁國家威脅民主國家 中國多途徑攻擊國安
在台灣經常關注的立陶宛,也由國防委員會釋出 2021 國安策略報告書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奉行的共產意識形態,與立陶宛憲法、國家價值相互牴觸。
不僅如此,該報告書也表列中國透過幾個方式影響立陶宛國安:高科技發展、多邊組織影響、在國外設立組織、製造聲量、設立和西方價值觀相異的組織、改變對外策略發展。
同時,立陶宛也發現,中國的情報部門會藉著社群媒體影響、滲入立陶宛的組織。立陶宛同樣和台灣具有成熟的高科技產業,而中國也對立國的高科技供應鏈進行干擾、攻擊,在這方面,具有相似背景的台灣可以發展合作機會、相互學習。
愛沙尼亞》歷史因素對俄國抵抗力弱 中國正進行脅迫外交
最後,愛沙尼亞情報局所提出的國際安全報告書,顯示出對俄國影響的憂心。在愛國中,有高達 20%的無國籍俄羅斯人,這些人民在蘇聯解體後便居住在愛國內,卻不願參加語言檢定取得愛國籍。這族群展現出來難以明確的族群認同,顯示了愛沙尼亞境內,對俄國影響的抵抗力其實相當薄弱。
再者,該報告書對中國的外交手段作出嚴厲的批判。認為中國正進行脅迫外交,於東歐地區的外交手段越來越激進,除了疫情期間將疫苗作為施壓工具外,也認為媒體是中國展現控制手段的重要媒介。
台灣》面對中國強權威脅 強化台灣人身份認同:知道自己是誰
葉皓勤在會後的訪談建議,台灣應該在加強人民為中心的外交政策,藉由軟實力的增加主權的能見度,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自由民主標誌。因此,交換學生、國會及城市外交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在推動這些政策時,勢必會面臨部分台灣人的疑問:對於為何不優先將預算分配給國防、經濟?
葉皓晴以身為智庫主任的觀點,認爲這是將自由民主價值烙印在人民心中的必經之路。居住在台灣的這幾年,主修政治學的他注意到,台灣人的「身份認同」-關於「我到底是誰」始終是在這塊土地上中縈繞不去的問題。
然而,唯有深刻認識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與台灣之間的連結,才有動力、願意在每個階段展現出台灣的價值。即使在國防、經濟等傳統外交領域有中國的打壓,但台灣人民仍然可藉由民間合作等軟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和中國截然不同、擁護民主自由的價值觀。
延伸閱讀:竹中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 獲頒名譽畢業證書
The post 解析2022北約戰略構想》從中國對東歐威脅警惕台灣 first appeared on pourquoi 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