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中國一開始是以遠航訓練為名,從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再由台灣東部的空域南下,最後經巴士海峽返回,繞行台灣本島,進行政治施壓。但這樣的軍事行動後來慢慢停止,改為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可能的原因是繞島遠航的風險太高,耗損又太大,解放軍難以頻繁進行,最後只能喊停。現在中國所採取的騷擾策略,的確是比過去的繞島遠航訓練要安全有彈性,成本又相對較低,因此幾乎天天出現,有時甚至還會短暫越過海峽中線挑釁,進一步施壓,或在美國進行重大演訓時,飛入菲律賓海,展現反制的實力。

不得不說,這樣的策略在一開始時,是非常聰明的。因為台灣的航空識別區在特殊的歷史因素下,劃的比較大,西南角一帶的空域,目前的台灣空軍已經鞭長莫及。再者,這個空域位於台灣本島與東沙島之間,必要時能截斷台灣與東沙島的交通連繫,利用奪取外島的方式來恫嚇台灣政府。而且持續不斷的騷擾,能保持對台灣社會的壓力,並試探國軍的反應與底線。有時候中國派出的甚至只是一架次的運-8反潛機,進行日常訓練,順便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而已,增加的負擔極小,效益卻極大。

中國的侵擾行動,有時會深入菲律賓海,以反制美國在菲律賓島的演習。
中國的侵擾行動,有時會深入菲律賓海,以反制美國在菲律賓島的演習。

不過,這樣的戰術在運用一段時間後,慢慢變的很僵化,甚至副作用已經開始出現。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持續不斷的侵擾,坐實了中國威脅論,所有討論中國野心的新聞報導與文章,都會談及中國軍機的頻繁活動,幾乎不必再論述別的理由,就可以證明中國窮兵黷武,有侵略的野心。在美國正想方設法,努力想把中國形塑成全球公敵之時,中國此舉無疑正中美國的下懷。這也讓美國派遣軍機在中國領空外圍徘徊不去,偵察並監視中國的情況,變的師出有名。甚至還能邀集美國盟邦,一起增加在中國周邊的活動。

對台灣來說,中國施加的威脅不斷出現,讓社會大眾感到厭惡,長期下來除了危機感更重,對中國的好感度也越來越低。這一方面讓民進黨政府可以操作抗中保台的論述,另一方面也壓制了親中派的聲音,任何主張與中國交流的人,都成了與敵人裡應外合的叛徒,使中國多年的統戰工作,付之一炬。同時也讓加速軍備發展成為台灣的共識。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卻沒有隨之調整這種侵擾戰術,甚至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徹底顯示了一個專制國家的最大缺點,就是政策於過僵化,完全聽從獨裁者的命令,無人能及時提出警告。

這其實與目前中國進行的清零政策一樣,在疫情一開始時,中國採取的強硬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擴散,雖然雷厲風行的手段,有時難免失之嚴苛,但在面臨一種未知病毒的侵襲時,多數民眾還能接受這樣的政策。但隨著疫苗的施打、病毒致命性的弱化、國際的逐步開放,現在還繼續執行嚴格的篩檢與清零手段是否有必要,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可惜在專制政權下,無人敢違逆習近平,難以改變清零政策,結果就是累積大量民怨,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這樣的政策很明顯已經出現問題,卻依然要堅持到底。

而且這樣的情況不只出現在台海,中國與俄羅斯近來也派出多批艦艇,在日本周邊海域活動,故意繞行日本列島或穿越之間的海峽,恫嚇意味強烈,引發日本社會的震動。俄羅斯會這麼做,原因與俄烏戰爭有關,日本不只積極響應美國的制裁活動,還強硬主張北方四島的主權,讓陷入戰爭泥淖的俄羅斯必需證明自己仍然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活動,以避免在西太平洋失去影響力。但中國卻選擇在這個時候,配合俄羅斯一起行動,就顯得非常不智。可以說是被俄羅斯拖下水,未來的影響恐怕會非常深遠。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中國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中國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雖然過去中國的軍機也常侵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緊急起飛攔截,或不時派遣海巡艦或漁政船,闖入與日本有主權爭議的海域,宣誓自己的主權,但此次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曾在二戰末期對日宣戰,趁火打劫,奪取日本多處領土,並在冷戰時期不斷威脅日本,隨時可能入侵北海道,是日本民眾長期憂慮的敵人,在歷史上還與日本爆發過日俄戰爭。中國此次與俄羅斯聯手,無疑是讓日本感覺,舊有的敵人與今日的對手,已經開始合作,未來勢必嚴重威脅日本。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俄羅斯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俄羅斯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歷史的軌跡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意外而改變方向,此次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就意外讓日本確定走向修憲的道路。雖然目前不知道修憲的範圍有多廣,會不會動到最重要的第九條,但有幾個情況,頗值得注意。其一就是美國國內的重要媒體如華盛頓郵報已經表態支持日本修憲,暗示美國可能為了與日本聯手,一起對抗中國的威脅,有意放手讓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其二是日本已決定將大幅調高軍事支出,最新的情況是對二○二三年的國防預算不設天花板,未來甚至可能逐步調高到GDP的2%,讓日本重新快速武裝。

可以這麼說,中國與俄羅斯的動作,助長了日本的修憲與建軍,在意外事件的推波助瀾下,形成無法挽回的局面。中國不論出於什麼理由,決定與俄羅斯一致行動,情況恐怕都已經超過了預期的反應,這樣的策略徹底反應出中國在這種侵擾戰略上的僵化。對比之下,雖然美國與北約一樣在做這樣的戰略巡弋,但相對靈活許多,能配合國際政治情勢快速調整,以獲得最大的利益。或許最大的差異在於美國與北約的決策者,是第一線的將領與技術官僚,要對國會負責,不是一意孤行的習近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