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多媒體互動遊戲的海域——長榮海事博物館
不知道大家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是不是也很容易受到多媒體互動裝置的吸引呢?無論是按按鈕就能叫出各式各樣影片的展示手法、揮動手就能產生感應的遊戲,還是AR、VR這種沈浸與半沉浸式的體驗,現代博物館儼然已經成為各式各樣科技互動裝置的舞台之一,就連許多原本只有靜態展示的博物館也爭相要設置互動遊戲,來吸引數位時代的小孩和年輕人前來參觀。
不過,設置一個多媒體互動裝置不僅花錢(硬體和內容都花錢),還需要定期維修,不然很可能觀眾玩一玩機器就壞掉,或者因為老舊而發生故障等等。因此,對於經費有限的博物館來說,設置科技互動遊戲其實是一件很想做卻又有點資源不足的事情。
位於臺北中正紀念堂附近的長榮海事博物館,是隸屬於長榮集團張榮發基金會的博物館,或許是因為近年來長榮海運貨船運送貨物到世界各地的業務非常賺錢(根據張榮發基金會網路上公告的民國111年預算表,今年基金會一共有超過10億元臺幣的預算,雖然不是所有預算都會用在海事博物館上,但也綽綽有餘了),所以海事博物館得以花費數百萬元的經費,在開館14年後的今年,完成改善與更新館內多項多媒體遊戲設施的計畫,讓每一位喜歡體驗好玩有趣互動遊戲,又期待收穫海洋與船隻相關知識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能夠在博物館裡玩得盡興。
長榮海事博物館一共有五層樓,幾乎每一層樓都有互動遊戲可以玩,玩法大多都是透過一個螢幕,一個能夠連動遊戲的操控工具來進行。觀眾只要按照螢幕顯示的規則拿起操控工具,比如說一個方向盤,或者點擊螢幕,就能開啟包括開船、開砲擊沈其他戰艦、幫船隻滅火等等的遊戲任務。
在所有的互動遊戲裡面,我最喜歡與印象深刻的遊戲是位於三樓「海洋臺灣區」的橫渡黑水溝遊戲,在這個遊戲裡,玩家會扮演要從中國東南沿海渡海來臺灣的先民。玩家可以選擇自己的原鄉是福建的泉州府、樟州府或潮州府,然後要從哪個港口出發到達臺灣的哪個港口。我記得我當時好像是選擇當一位透過正當申請途徑(不是偷渡~)從廈門港到臺灣府城的泉州人,原本以為成功抵達臺灣之後小遊戲就會結束,但沒想到還可以選擇要到平原、丘陵,還是海岸開墾,遊戲過程中還可以點擊選項來更認識當時的歷史環境,以利玩家做出選擇。
我認為這種角色扮演、易地而處的互動遊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讓對這段歷史陌生的觀眾,因為體驗到當時移民們的困難與心境,而願意深入理解靜態展覽想要強調的重點,或者願意更仔細地觀察與欣賞相關文物與典藏品。我非常喜歡玩遊戲,也認同設置互動遊戲會讓博物館吸引到更多觀眾,但是對我而言,展場中的互動裝置只是展覽的加分而已,更重要的是遊戲要如何連結靜態展示的內容,如果一個互動裝置的光芒掩蓋過原本的展覽,那就失去了設置它的初衷。
幸好,長榮海事博物館的展覽和文物都有滿好的品質,五樓「世界船舶區」和四樓「現代輪船區」展示了非常多精緻吸睛的船隻模型,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的巡洋艦——目前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畔讓人參觀的貝爾發斯特號、瑞典著名沈船——目前在斯德哥爾摩有屬於自己博物館的瓦薩號等等;而三樓「海洋畫作區」則展示了令人目不暇給的海洋、海岸與港口繪畫作品,像是美國海洋畫家描繪的香港風景;而二樓「航海探索區」則揭露了人類航行在大海上的各項規範、器具、生活與儀式等等,真的是非常豐富精彩。
如果最近炙熱的天氣讓你不想外出遊玩,或許來長榮海事博物館認識世界海洋知識、玩互動遊戲也是不錯的選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