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信基督教」後雜寫
寫在前頭:又挖了一個大坑給自己
前陣子,曾博恩的podcast「博音」上傳了一集【EP26|我為什麼不信基督教】的節目,引起台灣基督教會圈內的微小波瀾。為什麼說「微小」,因為風波過了大家還是照樣過日子。
老實說,我對博恩過往的言行有個人立場,所以沒有動力跟上這波討論。但方才與某學長談到這集內容,以及後續幾位教會KOL的回應,我心裡就想,唉,好像還是得花點時間聽聽看。
之所以沒有聽,也是因為知道,如果聽了podcast,一定會忍不住又寫些什麼,而且一定有很多人比我還會寫,我幹嘛挖坑給自己跳啊,好累。不過,看看現在我正在做的事,我還是算蠻認識我自己的吧。
接下來會以列點式書寫目前的反思:
-
關於博恩.難以回應.過於廣闊的眾議題
1. 博恩的談話,短短的半小時左右,完全直擊台灣基督教會群體的現象(還是應該說「亂象」?)我認為,基督徒確實該聽聽這集podcast,而且不應僅止於點頭稱是萬分同意講得真好。
2. 博恩並沒有將自己的信仰背景講得更清楚,但我個人推測,他待的信仰群體在信仰光譜上大概是比較保守那端。他在開頭時說「他談論此議題,好像就會使弟兄跌倒」,我卻直覺想問「為何談論就會跌倒?」這顯示出信仰培育背景不同帶來的「世界觀」差異。
3. 博恩援引大量聖經經文、故事及延伸的教義詮釋,來表達他在青少年期間對於信仰充滿疑問與矛盾的困境。也許是podcast的時間有限,無法深入討論任何一個他所提出的問題,但他所提及的議題範圍又涉及廣闊,若教會群體這端要以單一節目或單篇文章回應會相當困難,因為每個問句都能獨自被拉出來成為專題。
-
來自不可知論者的提醒.我的反思
4. 承上點,博恩對於基督信仰的認識程度,他本人也未著墨太多,不過他確實不是「搞不清楚自己在信什麼」的前信徒。但我認為,至少就podcast裡的內容,他對聖經經文的解釋相當「字面」,對於教義或神學方面的認識也是碎片式的「金句主義」。這點從他在引述馬太福音七:21-23的經文時最為明顯。
5. 博恩自述他最受不了教會群體的性質之一為:展示性的行為太多。他以按手禱告及「我為你代禱」為例,質疑為何一定要按手或刻意告訴他人這麼「做作」。這可以回到我上文所提的第二點,以及:一、忽略宗教儀式背後的意義及詮釋。二、基督信仰是群體性的信仰。三、宗教實踐的多元性及異質性(甚至是亂象)。
6. 承上點,博恩在結尾時說「教會的人是笨,不是邪惡。」某個程度我頗同意,並必須延伸指出:從他過去嘗試相信、卻無人給予引導,到最後宣告離開的信仰歷程,正是彰顯台灣基督教會界普遍遵行「神學論述」與「生活實踐」二分斷裂所產生的問題。注意,我此處講的「神學」不是各位想像中那種生硬背誦的教科書,包含但範圍更廣。當信徒無法或沒有從「神學」端找到「實踐」的意義,那就淪為博恩所說的「搞不清楚自己在信什麼」、「胡亂解釋經文」、「參雜太多外在行為」。
7. 年輕時的博恩給基督徒們一個啟示:永遠擁抱懷疑的信仰。博恩所提的馬太福音七:21-23正好回應他所指出的問題。台灣基督教會群體太常使用「信仰正確語言」來搪塞其成員,尤其對特定群體更是如此,我常說教會不要把青年信徒當成嬰兒在哄,因為這無法確切回應信徒在生命歷程中所產生的疑問;另一方面,信徒不認為「神學」重要,或與自身無關而不去學習,覺得這是神職人員或神學研究者才需要記得的東西,一來一往間就變成教會群體停滯不前、與世界脫節的惡性循環。
-
教會這端.無力回應.框架未被打破
8. 另外,我想簡短討論幾位教會KOL對博恩的回應。我聽了某哥、某少女的節目後,完全同意某學長短而有力的評論:「他們沒辦法紮紮實實的正面回覆博恩。」這些圈內KOL一方面贊同博恩對教會生態的觀察,但另一方面又使用大量教牧語言,強調牧養與陪伴能夠解決疑問、團體中不能只看人的言行、年輕信徒尚不明白上帝旨意,甚至還說中文youtuber沒有這種可以回答艱深護教問題的素材,這豈不是廢話,因為你看的是youtube!人家博恩都好心不狠心殺球,語帶保留地做球給你打,結果教會端的答案還是那套標準答案框架,根本完全錯頻。 .
9. 近年來,所謂教會迷因專頁或「知識型基督徒」KOL,廣受台灣基督徒青年群體歡迎,大家都認為他們講出了深藏已久的心聲,也翻轉或挑戰教會群體既定的僵固框架。不過,我觀察至今,內心的不安卻越來越深刻,因為這些教會KOL嘗試包裝自己是中立、客觀的論述,有意或無意地隱藏自己在信仰光譜上的位置,而信徒也沒有能力辨識其論述,我個人並不樂見這種進程。我們必須不斷覺察一件事情:其實這些論點也只是基督信仰的「詮釋」之一,而不是「真理的全部」。但在長期缺乏平信徒進行神學討論氛圍的台灣基督教會群體環境下,這個認知很難被記得或被辨別,而這些教會KOL也跟著「去神學」。在我來看,信仰詮釋的話語權不過是從「不被眾人滿足的教會講台」轉移至特定專頁或「小編」而已,信徒群體卻仍只是追求某種「被告知的正確答案」而不自知。
-
小結:Here I stand! And you?
10. 承上點,我很想問:為何當今台灣基督教會小圈圈中,掌握「流量密碼」或「話語權」的專頁或KOL大抵都是立場能被辨識出偏保守派的人?難道就沒有一個能以「不這麼保守」角度來回應博恩的「神學KOL」嗎?此處之意並非直指保守派之不是,而是我們若視基督信仰是一條豐富的大光譜,就不能缺少任何一端的聲音;更進一步說,我們能否誠實面對教會群體就是有不同「信仰立場」的人,而我自己就是站在某個座標上。標示出自己或他人的位置不是為了貼標籤,乃是要真正使教會群體展開神學對話的第一步,只有大聲喊出「Here I stand! And you? So help us God. Amen.」才能達成。
以上,是我慢別人很多拍又「簡短」的回應與反思。敬請不吝指教。
「Here I stand! And you? So help us God. Amen.」
(Image from|Christianity Today)
Su-Hong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2.08.02 18:19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2.08.02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