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1. 個人因素
  2. 社經背景
  3.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對一般學生來講,前幾章的化學反應,就以題目來說都是靜態的展現「開始-結果」,會有點困惑。以筆者個人的經驗來說,多半出在需要動態式的展現,不然中段學生會卡在靜態思考上,轉不過去。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二下自然科,反應速率 | 王立第二戰研所 - vocus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化學成績的強度不會遺傳,各位家長你們家的寶貝,跟你不一樣。或許從小家學可以提點些,但多數情況是不會就是不會,是家裡會逼成績才硬撐上去。 這章是看起來簡單,但難題很難的典型,更應該說困難在於動態的變化,反應平衡皆為一種動態式的改變,所以對一般學生來講,前幾張的化學反應,就以題目來說都是靜態的展現「開始-結果」,會有點困惑。 困惑,但以題目來說,中學的並不難搞定,筆者這邊著重在一些概念解釋上。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 反應速率跟 碰撞學說 ,這其實蠻難搞懂的,不過由於解題上有操作性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拿分反倒簡單。 要如何觀察反應速率的變化?國中有固、液、氣三態的三種觀察點。 所以,就結果來說,我們可以用上述的觀察,判斷反應物消失、生成物出現,去算一個速率如下: 碰撞學說 的解釋,筆者遇過有老師講不大好,聽起來應該是因為老師程度太好,表達的與學生吸收的有落差,類似台大第一名畢業的到偏鄉用資優班上法,筆者建議就是操作性的去看。 「反應要能夠產生,粒子之間要產生碰撞,且碰撞的能量還要夠高到可以反應」 碰撞次數越多,反應發生的機率越大 碰撞時的能量越高,反應越容易成功 a) 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 → 溫度可以增加粒子所帶能量 b) 反應物的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 → 濃度可以增加粒子碰撞機率 c) 反應物的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 一樣是增加粒子碰撞機率 d) 反應物本身的活性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 看物質本身特性而定 e) 有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會比較快。催化劑很特別,可以降低粒子碰撞結合所需要的能量。 所以第四章前半的反應速率,在理論上雖然很難,但解題上有很多切入技巧,建議師長講給學生聽的時候,儘量抓例子,最好有影片,可以表達出碰撞次數與能量造成的結果。

有機化合物

坦白說,這是國二下學期化學部分,最不需要教的地方(燦笑)。
沒在開玩笑,基本上全部都是背的都是背的都是背的。
會出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沒背,極端點說硬背都可以拿高分,所以這邊跟你哭說很難都不會的同學,不用再聽他囉嗦,去背書就是。
不過,話雖如此,還是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有機化合物跟無機化合物的定義

第一個,就是有機跟無機化合物的定義,這要弄得很清楚,現在的定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類」(還有一些特例)之外,含有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
這裡,請建立一個概念,由於大部分有機化合物都有C、H、O,所以加熱或燃燒,多數都會產生CO2跟H2O。其他的物質就看含有什麼而定。
有機化合物的學習順序,不大需要再多講一次,課本已經編排的很棒了。大體上從最基本的烷類,換成醇類,再到有機酸酯化,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真的都是背多分。
筆者完全不建議去背公式,像是正20烷有幾個氧,現在這都不屬於考試範圍。把醇化、酸化等發酵過程解釋清楚比較好,一樣建議拿案例來講,現在網路上Youtube很多生產過程,都可以拿來參考。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聚合物的部分,這邊分類比較單純,就是天然、合成,熱塑性、熱固性等等。課本現在也刪減很多,跟我們當初念書時要背的內容相比,大概連五分之一都沒有,所以真的不要找藉口。再後面是食品科學,也是背的東西,沒有困難的地方。

生活化實例、學習單練習提升學習效率

筆者對第五章有機化合物的意見是,不要為了省時間上第六章,就上很快。這邊應該要配合生活中的實例,尤其是現在有太多網路影片可以擷取,像是醬油的生產、肥皂的製作,都可以邊上課邊輕鬆點的解釋,重點是連結到生活,讓學生覺得這些是值得看的。
不然一直背背背,都沒有給予吸收的時間,效率極差。
意思是,學習單應該是短而多,上課發一次、下課發一次,把預習單跟複習單的應用用到極致。學習單內容要力求簡潔,分類清楚,讓學生透過每天練習一次,達到記起來的目的。
以導師的狀況來講,就是到了這邊,每天早上10分鐘小考一點點的範圍就可以,寧可切割的細一點,也不要拖到一兩週來一次大考,當然背不完。
總之,到了這邊,化學就沒有了,下一章是物理的力,國二同學撞壁最多的地方。

宅編題外話雜感
這章王立老師寫得很精簡,來分享一點多少相關的心得(起心動念是因為編輯經驗有時碰到「有機」跟「無機」,實在搞得很亂……)。
有機(Organic)無機(Inorganic)的區別原本來自19世紀初仍流行的「生機論」(Vitalism),有機化合物被認為只能透過具有生命力的生物體來產生。雖然這種分別在科學進展下,至今已被打破將近200年,卻還是保留在科學命名法之中,雖然定義已經不一樣了,可見活力論綿長的影響。
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意外合成尿素,鬆動有機化合物的活力論學說,但人類仍不能解釋生命,生物學和醫學等許多不同領域都還有生機論、非物質生命能量的思想(可以說現代的一些靈性論述都還是如此);基於生命力的「有機」概念,也作為比喻進入19世紀晚期才萌生的社會學,相關術語也一直使用到現代。
「有機」跟「無機」的定義、區別也反映一種自然觀,比如20世紀肥料普及、農業開始工業化後被提倡的「有機農業」,大體定義就是對自然環境比較能和諧共存的農業。而以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最早打破「有機物質來自於自然生命」概念的化學領域,卻被當成一種「不自然」的代表,以致於現在還有標榜「不含化學成分」的商品,這種就科學觀點來說超詭異的說法。
說回化學,宅編最近才知道「碳水化合物」已經不能當作Carbohydrate(醣類)的正式翻譯,因為科學家發現這類物質的分子式未必都符合Cn(H2O)n。
人類在許多方面的進步真的很快,但歷史脈絡的影響仍然無法忽視。比如學習單的概念,跟宅編小時候只有小考大考的教育環境相比不知進步多少,但在推行時仍會有內外部的誤解。如果作為家長,陪小孩一起從頭學習,了解知識和教育方法的演變,應該才是最健康的心態。